草原上隨處可見哈薩克蒙古包藝術。氈房四周都是掛壁,地上掛滿了掛毯,各種掛飾都是刺繡藝術品,讓人賞心悅目,仿佛置身於壹座藝術殿堂。許多哈薩克族婦女可以被稱為民間藝術家。他們編織的蒙古包周圍的主帶(哈薩克語叫巴舒爾)是用彩色羊毛按照壹定的圖案編織而成,主要用於加固木柵欄和美化蒙古包。制作花氈有很多工序。最基本的材料是民用的各種呢子和布片。這些呢子、布片被剪成羊角花、鹿角等圖案,小心翼翼地縫在氈上。構圖嚴謹,色彩協調,外觀優雅,同時,經久耐用。尤其是作為女孩子的結婚嫁妝,壁掛是每個氈房必不可少的裝飾。姑娘們要在上面繡上、鉤上自己喜歡的花朵、蕾絲圖案,有的還在圖案周圍放上金絲、銀珠,是極具欣賞價值的巧妙裝飾品。氈室地板上鋪設的用於防潮防寒、美化室內環境的拼布氈(哈薩克語稱為“西爾達克”),多繡有毛角、鹿角、樹枝、雲朵等圖案。用紅、黑、橙、綠、藍等顏色剪裁,逆著錯落有致,圖案豪放,色彩對比強烈,艷麗奪目,充滿草原氣息。
哈薩克族蒙古包裏有各種各樣的花墊,哈薩克語稱之為“斯爾馬克”。女人們用別出心裁的想法設計出各種各樣的圖案,用各種顏色的染色羊毛沿著布料剪出圖案,將兩層新氈壹絲不茍地縫制在壹起。有黑底紅花,白底黃花,黃邊綠葉,綠邊白花,五顏六色,使整體感覺華麗美觀,充滿濃郁的民族特色。這些掛毯的大小、形狀和用途都不壹樣。長方形,大多鋪在地毯地板上,供客人坐;扇形地毯是根據圓形氈房的墻角平面圖制作的,柔軟舒適,可以防潮防寒。
在新疆遼闊的草原上,有白色蘑菇狀的蒙古包。因為蒙古包是用白氈制成的,內部非常精致,所以人們稱之為“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