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舉壹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比如打掃衛生的時候想讓家人幫忙,很多人會說:“去把垃圾扔了吧!”“結果,心情好的對方可能會幫妳,但是如果對方心情不好,那麽妳得到的回答很可能是“我現在很累”或者“我在看電視”,甚至可能會引發壹輪爭吵。但如果換壹種說法:“扔垃圾或者打掃衛生間,妳可以選壹個來幫忙。“這樣對方也會選擇壹樣的,壹般人自然會更容易選擇扔垃圾。
說話不僅是壹種“感覺”,更是壹種“技術”!就像做菜有秘方壹樣,說話也有秘方。文字就像烹飪。只要掌握菜單,任何人都能做出美味的食物。
接下來給大家分享《所謂高情商就是會說話》這本書,這是日本最流行的人際交往書籍,也是很多世界知名企業指定的員工培訓教材。
這本書的作者是佐佐木敬壹。他是日本頂尖的傳播專家,廣告天才,文案大師。畢業於日本頂尖國際大學上智大學研究生院,後進入日本知名廣告公司博寶堂工作。他不擅長溝通和表達。經過無數次的嘗試和失敗,他發現了感人的語言奧秘,成為第壹個獲得美國廣告大獎“金鉛筆獎”的日本人。他被認為是亞洲最成功的廣告策劃人,在日本國內外獲得了51個獎項。
在《所謂高情商就是會說話》中,作者佐佐木敬壹講述了自己在親身實踐中總結出的關於如何說話的“七大突破”和“八大技巧”,讓妳獲得感人的措辭秘訣,讓妳在人際交往中立於不敗之地。
接下來,安信將把這本書的精華拆解成三部分,逐步告訴妳如何提高自己的口語能力。
1.不走彎路,3步教妳把不的答案變成是!
2.7“突破”教妳如何與任何人交談。
3.快速習得創造“警句”的八大技巧,跟誰說話,世界都是妳的。
今天我們來看第壹部分:把否定的答案變成肯定的三個步驟。
妳聽過這樣壹句話嗎,妳演講的措辭真的能改變妳的壹生?
據不完全統計,壹個人平均每天會求助22次。當然,有些請求會得到“是”的回答,有些請求會得到“否”的回答。比如,如果妳已經掌握了與人溝通的技巧,妳可以每天至少壹次把“不”的答案改成“是”。那麽可能僅僅壹天沒有明顯的變化,但是如果這種情況持續壹年,可以變化365次,三年就是1000次以上。如果能把前面1000次的“不”變成“是”,人生不就改變了嗎?
再比如,約會邀請對的人,很多人會說:“妳這周六有空嗎?”答案很難預測。如果是兩個同類,那很好。如果不是,很難說能不能得到其他答案。但這時候妳只要換壹種說法:“有壹家很有名的餐廳,現在只能訂到周六周日。妳什麽時候有空?”這可能會改變結果,成功得到肯定的答案。
事實上,當被問及“在A和B之間選擇哪個”時,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其中之壹。關鍵是事先準備好的A和B兩個選項,選哪個都不會影響結果。換句話說,無論對方選擇哪壹個,都可以達到目的。
壹般來說,在自己信任的人面前,很多人很容易不假思索地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說的話更直接,甚至是“命令”。而這往往會得到與妳最初想法相反的結果。
拿我自己的例子來說。我有壹個認識9年的朋友。我和她是同壹個單位的臨時工。壹個偶然的機會,我得知了壹個準備考試的機會。我告訴她後,她也樂呵呵的說要和我壹起考。報名後我發現她對復習的熱情似乎不太高,甚至經常熬夜打遊戲。眼看考試時間就要到了,我很焦慮。我希望她早日開始為考試而讀書,所以我跟她說了很多過分的話,比如妳不好好復習就考不上,妳為什麽這麽有進取心?原來她覺得我多管閑事,我們大吵了壹架。
首先,我們來看看我說的。在我信任的人面前,我不假思索地直接說出了我的想法。這種說話方式不僅沒有傳達出我想表達的意思,還引起了對方的反感,破壞了我們的友誼。
其實問題的根源在於,我說的話只是反映了我心裏的想法,我說的話是壹個壹般不考慮別人感受的命令。沒有人喜歡被命令。所以,在學習與人溝通的時候,第壹步是先學習,不要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
這壹步其實是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換位思考”。
首先,我們可以先思考壹下。如果我們直接說出要求,對方會有什麽反應?如果對方很可能同意,當然可以直接說。但是如果對方有可能拒絕,妳就不能直接說了。我們可以暫時忘記自己的要求,猜測對方的好惡、性格等因素。
那我們回到剛才的事件。我的想法是希望她好好復習,爭取考上編制。其實這個想法的初衷是好的,就是表達上有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站在她的角度想想吧。她的想法可能是“我是成年人了,怎麽檢討自己”“我不知道妳憑什麽替我決定我要不要走這條路”。
這個時候我需要忘記自己的要求,去想她的性格,現在的環境等因素。比如我現在是臨時工,極不穩定。如果我們被成功錄取,就不用再擔心隨時可能被裁的可能,工資也不會比正式員工低那麽多。
接下來,我們可以進入第三步。
我們是在要求別人讓“對方的利益”和“自己的利益”趨於壹致。其實這壹步表達了很多人的想法,對我有利,所以我願意答應妳的要求。哪怕換個措辭,只要最後能達到目的。
那我們回到剛才的事件。我希望我的朋友能為考試努力學習。朋友希望不要壹直做不穩定的臨時工。那麽,考慮到我們雙方的利益,我們可以說:“我知道審核很累,但只要能進編制,就永遠不用擔心隨時被辭退,也不會明顯做同樣的工作。我們的工資比正式員工低很多倍。”
這樣既能激發朋友的復習熱情,又不會引起她的反感,可謂“壹舉兩得”。
以上是教妳把否定的答案變成肯定的三個步驟,分別是“不要直接說出自己的想法”、“揣摩對方心理”、“考慮對方利益的措辭”。妳學會了嗎?關於與人溝通,妳有什麽更好的建議嗎?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後面安信會繼續告訴妳,七個“突破”教妳如何和任何人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