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嶽陽華榮美食菜單

嶽陽華榮美食菜單

壹晃“坑爹酸菜”被曝光十多天了,但酸菜事件仍在持續發酵。當地農民面臨芥菜滯銷,退貨,酸菜不敢腌制。企業面臨整改,近百億產業壹夜崩塌,農民哭了,網友卻不買賬。

滯銷和退貨

當人們看到“華容”二字時,大多數人可能會想到“華容路”,而酸菜從業者可能會想到“華容酸菜”。據悉,2021年,華容縣榨菜種植面積達24萬畝,年產值80多億元。當地有13萬人從事芥菜相關工作,或自己種植芥菜。

2017年,華容縣還公布了《華容縣榨菜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1)。計劃5年內榨菜行業總產值在100億以上,這個目標不是2021年完成,而是未來幾年。

因為,現在華榮酸菜面臨著滯銷、退貨等各種問題。

華容縣芥菜壹般在5438年6月+上年2月種植。在地下生長了壹個冬天後,在第二年的2月和3月收獲並腌制。因為當地的土壤非常適合芥菜生長,即使不用農藥化肥,壹棵芥菜也能長得跟兩歲小孩壹樣重。

壹般情況下,現在是本地芥菜收割腌制的關鍵期,但現在本地芥菜還在地裏,沒人要。

據報道,壹些農民在3月15日送了壹車3萬的芥菜到福建。沒想到3月16被退回。

32家企業關停並被要求整改。

農民榨菜滯銷退貨,當地與酸菜相關的企業也不好過。華容縣當地最有名的企業是切旗蔬菜業。在與統壹、康師傅等企業合作後,插旗菜業壹下子成為了當地酸菜行業的龍頭,而曾經的插旗菜業也是當地有望上市的企業之壹。

被曝光後,插旗蔬菜行業和其他31企業壹樣,被關停並要求整改。

目前,華容當地的榨菜正面臨絕境。芥菜賣不出去,只能爛在地裏。如果它不願意腐爛,只能用酸菜加工。加工酸菜只會增加成本,賣不出去。

於是,近百億的本土產業,65438+10萬人的產業,培育了30多年的產業,在“15年3月”壹夜之間崩塌。

農夫:眼淚。

酸菜產業崩盤後,農民和消費者壹樣成了受害者。

老毛是華容縣當地的芥菜種植戶。他種了30多畝芥菜。如果芥末不能正常銷售,他將面臨2萬元的損失。

對那些大種植者來說,損失更嚴重。肖旭是村裏少有的80後。2008年,他從廣東回到老家,開始種植芥菜。今年,他承包了450畝土地,雇了幾百名工人。每畝種植成本高達2400元。如果榨菜賣不出去,至少會有654.38+0.08萬元的損失。

面對損失,農民們淚流滿面。老毛面對損失提高了嗓門說:“這損失可不是壹般的損失。

"

記者:農民委屈但不丟人。

也許大多數人會認為農民遭受這種損失後會感到羞愧和懺悔,但壹位記者的話會讓人深思。“他覺得委屈,但委屈中不以為恥。

“在當地農民眼裏,坑坑窪窪的酸菜很正常。面對記者的采訪,農民們的說法異常壹致。“我們農民都是這樣腌的。

雖然網上壹直有報道稱“坑爹酸菜”是壹種傳統工藝,但當記者回顧華容榨菜的發展史時,可以發現坑爹酸菜的歷史只有30年。據了解,坑爹酸菜是壹位姓趙的農民為了滿足市場對酸菜的需求而發明的腌制方法。效果不錯後,被其他菜農效仿,酸菜也從以前的壇子腌制變成了坑式腌制。

面對記者的提問,發明坑浸法的老趙給出的答案竟然是“幾百年的歷史”。

看得出來農民在哭,唯壹的委屈就是丟了工作,種出來的榨菜賣不出去,對暴露出來的問題毫無了解。

難怪記者會感慨:“農民受了委屈,卻不以委屈為恥。

"

網友:賣慘了也沒用。

坑爹酸菜最讓人看不懂的不是坑爹腌制的方法。畢竟坑爹酸菜只是在腌制過程中添加了鹽等少量的東西,芥菜本身在種植時是不需要使用化肥和農藥的。其實坑爹酸菜也可以算是“綠色食品”。

網友不能理解的是,工人直接踩酸菜,腌制時亂扔煙頭,隨地吐痰。

腌制好的酸菜腌制後,追求的只是色澤和酥脆的外觀,根本沒有衛生指標。專家也明確表示,坑內腌制酸菜雖然可行,但空氣中的微生物會發生變化,衛生狀況問題是大概率事件。

更讓網友接受不了的是,無論是榨菜品種還是加工工藝,酸菜出口都遠遠超過國內酸菜。

出口酸菜用的芥末是當地稱為“芝麻芥末”的壹種芥末,國內酸菜用的是普通的芥末。

出口腌制酸菜用的是造價30萬的水泥池,腌制過程不需要踩腳。用的是標準的方石,家用的酸菜是踩土坑腌制的。

出口酸菜腌制後,需要機械洗4次,人工清洗4次,最後逐片清洗4次,共12道工序。最後通過x光機檢查就可以正常銷售了,而國內的酸菜只是簡單的切開裝袋。

據說華容縣當地人也流行吃泡菜出口。

不吃自己生產的,反而會吃到好吃的,所以不要怪網友評論淚流滿面的農民說賣不好沒用。

目前當地的農民和企業只有壹個辦法,就是反思自己的行為,消費者為什麽要抵制“華容酸菜”,大家的抵制有什麽意義,而不是壹味的用傳統工藝,都是當地保留下來的來搪塞大家。

只有真正意識到問題所在,然後制定相關的質量標準,保證生產出來的酸菜質量達標,壹步步改變大家對華容酸菜的印象,當地人民才能走出陰影。

就像前幾年國產奶壹樣,隨著奶業的整頓,現在國產奶的認可度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