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孫勇玉雕的神韻與意境

孫勇玉雕的神韻與意境

上海玉雕以其寬容的學術精神、深刻的設計思想、獨特的創作趣味和精湛的雕刻技藝,在當今中國玉雕藝術界處於領先地位。時至今日,上海玉雕的發展正趕上玉雕創新和市場繁榮的又壹個春天。但他創新、包容,樂於“三年壹雕玉”,是因為小玉器中蘊含的中國古老而燦爛的文化,他的作品帶給人們的是壹種精神,壹種文化精髓。他就是上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當代上海玉雕傑出代表孫勇。

如果說欣賞珠寶在於欣賞其形與色,那麽玉雕作品主要帶給人的是意境之美。在中國古代,神韻側重於表達主觀的審美體驗,追求壹種生動、自然、令人回味的境界,使人從所寫的東西中看到未寫的東西,從所說的話中看到未說的東西,即寓意、象外之象和古人常說的無窮美感。那麽孫勇玉雕作品的魅力在哪裏呢?仔細品味他的作品,不難發現,孫勇的玉雕作品將自己題材內的意義和環境與玉本身的意義和環境融為壹體,從而用自己的藝術技巧將這種結合變成壹種不僅僅是供人欣賞的藝術形象。

他從小熱愛書畫,非常推崇傳統書畫“形神兼備”、“氣韻生動”的藝術特點。他多次拜名師後又去專業學院深造,就是為了用雕花表現玉的自然魅力,使之與玉渾然天成。在設計理念上,孫勇堅持材料與工藝完美結合的原則,每壹種玉料都有自己的生活特色。完好的原料盡量少做,不破壞原生態的美,有缺陷的原料用手法掩蓋。與“玉不琢,不成器”相反,孫勇會在沒有問題的原材料上盡可能少下功夫,以追求玉石材料的自然美。

用這句話來形容孫勇的玉雕作品“凝重而富有精神氣度,深刻而雋永的刀意”。作為壹名玉雕藝術家,孫勇壹直強調,要想提高,必須不斷從書畫中汲取營養。他平時從木雕、竹刻、牙雕、瓷器、青銅器的藝術中尋求借鑒,並經常運用詩詞書畫,使作品充滿詩意,創造藝術構圖。經過多年的刻苦訓練,孫勇的玉雕技藝日趨成熟,不斷創作出令人驚嘆的作品。而且每次有新作出來,往往都會被收藏者視為珍寶。他的作品用料考究,造型美觀大方,形神兼備,無不體現出高超的藝術匠心和非凡的功力。在2010的翡翠百花獎獲獎作品中,孫勇的《四面八方必有愛》既符合當代審美的需要,也符合時事政治的需要。對宣傳中華民族團結拼搏抗震救災的精神做出了藝術的詮釋,取得了理想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