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粉,又稱通心粉,是國外最常見的面條產品之壹,國內上海、廣州、天津等地也有少量生產。通心粉有很多種,壹般是由澱粉質的谷物經過粉碎、糊化、調味、擠壓、幹燥制成。
18世紀,意大利那不勒斯附近的面條面店老板馬卡羅尼(Maccaroni),他的小女兒把面條卷成空心條,在玩耍時掛在晾衣繩上。馬卡羅尼將空心條煮熟,並與番茄醬混合。之後,他建造了世界上第壹家通心粉加工廠,並以自己的名字命名。
延伸資訊通心粉故事:二戰意大利戰俘的逃亡
二戰中,不僅盟軍戰俘和意誌堅定的納粹戰俘試圖逃離戰俘營,希望重返軍隊和前線;就連意大利戰俘也曾逃脫,但他們的“逃脫”可以說是“多姿多彩”的。其實意大利戰俘壹直都很配合,講究“騎士精神”,基本上不會有逃跑行為,但還是有壹些“不安分”的戰俘試圖逃跑,逃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意大利戰俘被關押在英國戰俘營197。這些戰俘非常合作和誠實,英國的管理也非常松散。突然有壹天,197名意大利戰俘從戰俘營逃出來,人們發現他們竟然挖了壹條幾十米長的地道來跑。這讓英國人民怒不可遏。沒想到意大利人還有勇氣逃跑,整個戰俘營都顏面盡失,於是我調動了戰俘營的所有力量,包括剩下的意大利戰俘(不知道指揮官怎麽想的,我讓戰俘去找戰俘)。
找了近半個月,也沒找到影子。我好像是憑空而來的。看來只能上報了,於是197戰俘營指揮官硬著頭皮上報了戰俘逃跑的消息。指揮官已經在等著被免職,甚至準備上軍事法庭。
幾天後,這群戰俘被發現。原來他們去了其他戰俘營。於是我準備把他們送回原來的戰俘營,但是這群“勇敢”的意大利人因為各種原因死活不回去。最重要的原因是這個戰俘營待遇優厚,每周可以吃意大利面,而那個戰俘營待遇並不好。結果原戰俘營的犯人聽說後也要求做對方戰俘營的“戰俘”。
這讓英國人哭笑不得,只好下令197號戰俘營每周供應壹次意大利面,讓這些“勇敢”的意大利人回去。仿佛贏得了戰爭,這群“勇敢”的“戰俘”排著隊,唱著歡快的意大利民歌,興高采烈地回到戰俘營等待“意大利面條”。
百度百科-通心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