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吃西瓜
江南地區在立秋的這壹天會“嚼秋”,也就是吃西瓜。相傳明朝時,有壹年南京有許多人患痢疾,生瘡。有人效仿瀘州崔相公的女兒吃瓜,使“痢疾”自愈。於是,逐漸形成了壹種習俗。在秋來,每年家家戶戶都要割西瓜,這被稱為“啃秋”。
民國時期出版的《京城誌》記載:“立秋前壹日吃西瓜,謂之啃秋。”意思是迎接秋天。後來,人們把在立秋的同壹天吃西瓜稱為“吃秋”。
2.吃燉肉
立秋時節,民間稱為“秋膘”。“貼秋膘”在北京、河北壹帶民間流行。這壹天,普通人吃燉肉,講究的人吃水煮肉、紅燒肉,還有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
3.包餃子
在山東,立秋的習俗是包餃子,老百姓稱之為‘咬秋’。在立秋的同壹天,年長的人會在大廳中間提供壹個裝滿五谷雜糧的碗,並在上面放上三炷香,以祈求立秋後的豐收。大多數人會在立秋後剁肉包餃子,壹家人聚在壹起“咬秋”。
4.吃秋天的桃子
秋桃過去在杭州很受歡迎。立秋時,大人小孩都要吃秋桃,壹人壹個,吃完後保留果核。除夕之夜,桃核被扔進爐子裏燒成灰燼。人們認為這將拯救瘟疫壹年。
5.吃茄子
民間有個說法,長夏種茄子,立秋吃茄子。初秋是吃茄子的好時候。這個季節吃點茄子,可以降“上火”,消除秋燥。秋天剛收獲的茄子叫“秋茄”,香味獨特,口感細膩,所以味道比壹般的茄子要好。
參考以上內容:鳳凰。com-立秋節氣的飲食習俗粘秋嚼秋。
參考以上內容:人民網-立秋吃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