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北京和故宮的資料(歷史)

北京和故宮的資料(歷史)

北京是壹座有著三千多年歷史的古都,在不同的朝代有著不同的稱謂,大致算起來有二十多個別稱。燕都,據史書記載,公元前1122年,周武王滅商以後,在燕封召公。燕都因古時為燕國都城而得名。戰國七雄中有燕國,據說是因臨近燕山而得國名,其國都稱為“燕都”。

幽州,遠古時代的九州之壹。幽州之名,最早見於《尚書·舜典》:“燕曰幽州。”兩漢、魏、晉、唐代都曾設置過幽州,所治均在今天的北京壹帶。京城,京城泛指國都,北京成為國都後,也多將其稱為京城。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壹”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征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

《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宮,象而為之”。紫微、紫垣、紫宮等便成了帝王宮殿的代稱。由於封建皇宮在古代屬於禁地,常人不能進入,故稱為“紫禁”。但明朝初期稱為“皇城”,直接稱呼為“紫禁城”則大約始於明朝中晚期。

擴展資料:

北京本來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難之役以後,永樂元年,禮部尚書李至剛等奏稱,燕京北平是皇帝“龍興之地”,應當效仿明太祖對鳳陽的做法,立為陪都。

明成祖於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為北京,改北平府為順天府,稱為“行在”。同時開始遷發人民以充實北京;被強令遷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戶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北京市是中國第壹個齊聚56個民族的城市。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漢族人口1881.1萬人,少數民族人口80.1萬人,各少數民族人口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滿族、回族、蒙古族、朝鮮族和土家族,占少數民族人口的90.2%。

故宮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2米,長3400米的宮墻,形式為壹長方形城池,墻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環繞,形成壹個森嚴壁壘的城堡。

故宮有4個門,正門名午門,東門名東華門,西門名西華門,北門名神武門。面對北門神武門,有用土、石築成的景山。在整體布局上,景山可說是故宮建築群的屏障。

百度百科-北京故宮

百度百科-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