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可食用的野生植物
在自然界中,可以食用的野生植物有很多種,按照分類主要有可食的野果、野菜、蘑菇、藻類、堅果、樹皮、地衣等等。
例1 蒲公英其主要成分為蒲公英素、蒲公英苦素、果膠、菊糖、膽堿等。可防治肺癌、胃癌、食管癌及多種腫瘤。婆婆丁,它的花粉含有維生素、亞油酸,枝葉中則含膽堿、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婆婆丁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消腫、利尿,具有抗菌的作用,能激發機體的免疫功能,起到利膽和保肝的作用。婆婆丁焯過後生吃、炒食或做湯都可以,可拌海蜇皮、炒肉絲,還能配著綠茶、甘草、蜂蜜等,調成壹杯能夠清熱解毒、消腫的婆婆丁綠茶。
例2 蒓菜其主要成分為氨基酸、天門冬素、巖藻糖、果糖等。
例3 魚腥草亦稱折耳根。其主要成分為魚腥草素(癸酰乙酸)。通過實驗將魚腥草用於小鼠艾氏腹水癌,有明顯抑制作用,對癌細胞有絲分裂最高抑制率為45. 7%,可防治胃癌、賁門癌、肺癌等。
例4魔芋其主要成分為甘聚糖、蛋白質、果糖、果膠、魔芋澱粉等。如甘聚糖能有效地幹擾癌細胞的代謝功能,魔芋凝膠進人人體腸道後就形成孔徑大小不等的半透膜附著於腸壁,能阻礙包括致癌物質在內的有害物質的侵襲,從而起到解毒、防治癌腫的作用。
例5 馬齒莧又名馬齒菜、馬齒草、五方草,壹般為紅褐色,葉片肥厚,像倒卵形。它含有蛋白質、核黃素、抗壞血酸等營養物質。馬齒菜的藥用功能是清熱解毒,涼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恒定,對糖尿病有壹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種,焯過之後炒食、涼拌、做餡都可以。如大蒜拌馬齒菜、馬齒菜炒雞蛋、馬齒菜餡包子、馬齒菜粥等。
例6 薺菜田邊地頭,經常能看到星星點點的薺菜花。它的食療作用是涼血止血、補虛健脾、清熱利水。春天摘些薺菜的嫩莖葉或越冬芽,焯過後可涼拌、蘸醬、做湯、炒食,薺菜水餃、薺菜餛飩是春天餐桌上不可缺少的美味,另外還可以做成鮮美的薺菜粥。
例7 蕨菜又名蕨兒菜、龍頭菜,在野菜中比較常見。蕨菜能起到清熱滑腸、降氣化痰、利尿安神的作用。蕨菜吃起來鮮嫩滑爽,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譽。蕨菜的食法很多,炒、燒、煨、燜都可以。在現代菜譜中,用蕨菜烹調出的名菜有木須蕨菜、海米蕨菜、肉炒蕨菜、脆皮蕨菜等多種。這些菜肴以色澤紅潤、質地軟嫩、清香味正而深受食客的青睞。蕨菜葉呈蜷曲狀時,說明它比較鮮嫩,老了後葉子就會舒展開來。
例8 水芹菜又叫水芹、河芹。水芹菜生長在沼澤地或濕地,它的嫩莖及葉柄供作蔬菜食用。水芹菜中富含多種維生素和無機鹽類,其中以鈣、磷、鐵等含量較高,具有清潔人的血液,降低人的血壓和血脂等功效,是既可食用又可藥用的高檔無公害草本蔬菜。水芹菜的生長期較長,秋冬春都可以隨時采收,既可以涼拌食用,也可以與其他葷菜炒煮。
例9 苦菜又名苦苣菜,莖呈黃白色;葉片為圓狀披針形,表面綠色,背面灰綠色;花鮮黃色。苦菜中含有豐富的鉀、鈣、鎂、磷、鈉、鐵等元素,能清熱消腫、化淤解毒、涼血止血。苦菜對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急性及慢性粒細胞白血病都有抑制作用。苦菜嫩葉可采食,生吃略帶苦味,用開水燙壹下,苦味可除。苦菜可炒肉、做湯,或加些大豆粉做成小豆腐吃,亦可沸水燙後蘸面醬食用,或做麻醬拌苦菜、苦菜粥等。
例10 車前草
又名牛舌、車輪菜。根莖短肥,密生須狀根。葉全部根生,葉片平滑,廣卵形,邊緣波狀,間有不明顯鈍齒,主脈五條,向葉背凸起,成肋狀伸人葉柄,葉片常與葉柄等長。春夏秋株身中央抽生穗狀花序,花小,花冠不顯著。結橢圓形蒴果,頂端宿存花柱,熟時蓋裂,撒出種子。車前草是壹種味道鮮美的野菜,可食用部位是嫩葉及種子,先以沸水燙過壹遍,再行炒食。其有利水、清熱、明目、祛痰作用,用於小便不通、淋濁、尿血、黃疸、水腫、熱痢泄瀉、目赤腫痛、喉痛、咳嗽、皮膚潰瘍等。
二、不可食用的植物
有毒植物:在自然界中,除了生長著大量可以食用的植物以外,同時也生長著大量有毒的植物,如果誤食了這些植物是很危險的。有些植物甚至是全身都有毒性,人們即使是不小心碰到了它,也可能會引起中毒。當人們誤食了有毒植物後,可能會有不同的中毒癥狀,有的是嘔吐、腹瀉、極度口渴、盜汗和痙攣;有的會感到腸胃不適、精神錯亂、非自主性扭動身體及隨時可能出現的昏迷;也有的會失眠、體溫下降、神經受損或感到眩暈。所以,對於要進行戶外活動的青少年來說,了解壹些有毒植物是很有必要的。
(壹)有毒蘑菇
在眾多的有毒植物中,有毒的蘑菇尤其要引起妳的重視,因為它們在野外分布較多且不易辨認,很容易被誤食。按照人們的經驗,壹般認為有毒的蘑菇通常有以下特征:有毒的蘑菇常有各種顏色,且較美麗;無毒的蘑菇多呈白色或茶褐色。有毒的蘑菇多生長在骯臟潮濕、有機質豐富的地方;無毒的蘑菇多生於比較幹凈的地方。有毒的蘑菇采後容易變色;無毒的蘑菇則不容易變色。有毒的蘑菇大都柔軟多汁;無毒的蘑菇則較致密脆弱。有毒的蘑菇的汁液渾濁似牛奶;無毒的蘑菇的汁液則澄清如水。有毒的蘑菇的味道多辛酸苦辣;無毒的蘑菇的味道則很鮮美。有毒的蘑菇菌蓋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環;無毒的蘑菇則沒有這些特征。煮蘑菇時,有毒的蘑菇能使銀器具變黑,如果加進牛奶,馬上凝固,放進蔥,蔥會變成藍色或褐色;煮蘑菇時,鍋裏放人燈芯草壹起煮,如果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證明有毒;如果是黃色,則無毒。蘑菇的外形、色澤、生態等與其是否有毒並沒有必然的聯系。以上這些只是人們的經驗總結,沒有壹條是完全可靠的,直到現在,人們也
沒有找到壹個十分簡單有效的區分有毒蘑菇與無毒蘑菇的方法。對於沒有豐富的野外生活經驗的人來說,記住這些經驗可以起到壹定的鑒別作用,但如果有可能,最好不要輕易地采集野外的任何壹種野生蘑菇。據目前掌握的資料,我國有毒的蘑菇約有80多種,其中大多數毒性較小,經過處理後可以將其毒性除去。
壹旦誤食有毒的蘑菇,應盡快設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溫鹽水灌腸導瀉外,對中毒後不嘔吐的人,還要飲大量稀鹽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嘔吐,用1%的鹽水或濃茶水反復洗胃,以免機體繼續吸收毒素。
(二)其他有毒植物
還有壹些有毒植物,例如,夾竹桃、咬認狗、曼陀羅等。
這裏介紹壹種最簡單的鑒別野生植物有毒無毒的方法,供緊急情況下使用。通常將采集到植物割開壹個小口子,放進壹小撮鹽,然後仔細觀察是否改變原來的顏色,通常變色的植物不能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