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福建美食有什麽小眾冷知識?

福建美食有什麽小眾冷知識?

福州人設宴或家飲,不喜歡用白酒、紅酒,而是用本地的青紅酒。

本質上來說,這種味道生澀回甜的酒,與江浙黃酒、日本清酒壹樣,是壹種純米釀造的過濾酒。區別在於,清酒磨掉了米粒表面的蛋白質,力求其清冽;黃酒利用“煎酒”過程中蛋白質和糖類的美拉德反應,甚至加入壹定的焦糖色,兌出晶亮的明黃,並獲得壹種微妙的鮮味。

而青紅酒則在釀制之初,就在糯米和酒曲中加入了紅曲米,帶著天然的紅色素,所以酒體亮紅。蘇軾詩裏寫到的“夜傾閩酒赤如丹”就是此物。

和黃酒壹樣,青紅酒過濾之後也有酒糟。江浙人把黃酒糟制成糟鹵,用以醉雞、醉肉、醉蝦、醉毛豆、醉鳳爪、醉豬舌頭,這是著名的糟缽頭。

但青紅酒糟,卻在福州的食物譜系有著更廣泛的應用。福州人都說,紅糟為福州菜註入了靈魂。

江湖野氣

武夷山以南的閩東地區,自古就與中原文明崇山阻隔,卻直面浪濤翻湧的臺灣海峽。它不同於中國傳統的農耕文化的保守中庸,更接近於外向勇敢的海洋文明。如今大量福州籍的海外華僑就是良證。當然,這種江湖氣,也反映在福州的紅糟菜裏。

紅糟爆蜆子是最常見的福州排擋菜。紅糟和蔥姜蒜糖壹起小火炒香,再放入蜆子大火爆炒,鑊氣燎人。

蜆子殼厚肉小,別處不屑吃也不懂吃,但福州人卻用紅糟賦予了它新的意義。小小的蜆肉充盈了酒香,佐清粥和下酒皆宜。紅糟蜆子盤底的鹵還可以用來蘸菜、煮米線,我最喜歡用它蘸油條,真是壹絕。

紅糟田螺也有和蜆子類似的滋味,汁水更豐盈,大塊的螺肉嚼起來也更有江湖快意。

紅糟配下水也不錯,尤其是大腸或小腸做的紅糟炒腸。糟汁能有效祛除肥腸的異味,並與肉中的蛋白質發生美拉德反映,提升鮮味。最後小腸嫩滑爽口,大腸酥糯入味,壹筷入口,伴隨著滿足的嘆息,在周圍人眼裏,這就是老福州做派。

紅糟小腸

螃蜞酥是閩東地區獨有的江湖小菜,也少不了紅糟。螃蜞是壹種淡水小蟹,在閩江邊上就可以釣到。用清水養凈,除去尾部並剁碎,入油鍋炸到肉酥殼脆,再加入紅糟和鹽,這就是福州人宵夜佐粥不能少的螃蜞酥。和大多數江湖菜壹樣,螃蜞酥都有其貌不揚的外表,和壹勺入口驚為天人的鮮美。

家常風味

在海外,福州人應該算是最團結的華僑群體之壹。馬來西亞檳城、新加坡、美國舊金山、澳洲墨爾本、加拿大溫哥華,幾乎所有的海外華人聚居區,都有福州會館、福州會堂。

這是貫穿於每個福州人心底的家文化,而紅糟,也在福州的家常菜中,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

紅糟去腥解膩,是豬肉的良配。用紅糟烹的五花肉、排骨,顏色紅亮,好吃好看。

用紅糟和鹽腌的豬肉叫糟母肉,酒香和肉香交織,是福州人家常待客的好菜,最好的吃法是用酥脆的面餅夾著啃,福州人叫它“光餅糟肉”,肉中濃郁的糟汁滲入到餅中,濃郁的酒香在口中持續不散,是很讓人難忘的味覺體驗。

紅糟雞也是福州人極其講究的家常菜,做法口味都類似於上海糟雞,但紅亮的皮色卻占了幾分優勢。雞肉細膩、雞皮收緊脆韌,是自己在家暗地裏朵頤的美饌,也是拿出來待客的面子。

福州靠海,也是黃魚產區。當地人把大黃魚叫成“瓜魚”,用紅糟和鹽腌過的瓜魚肉質收緊,蒜瓣狀的魚肉層層分明而有嚼頭,是家常菜中的上品。做法也很簡單,把多余的鹽和糟簡單清洗,上蒸籠就可以。唯有清蒸,才是對待紅糟魚最大的尊重。

此外,福州人在家裏還會用紅糟來烹筍、拌蕨菜、煮面、做酸蒜頭,甚至用紅糟腌桃子。這是與龍眼、荔枝蘸醬油齊名的嶺南水果的獨門吃法。

紅糟筍

福州版黑暗料理:荔枝蘸醬油

當然,灴糟羊也許是眾多紅糟家常菜中,最重要的壹味。做法沒什麽特殊:買壹塊上好的羊腩肉、加紅糟煮上壹大鍋即成。但對於老福州們來說,灴糟羊的出現,代表了過年、團圓等等溫馨和歸屬的名詞,它對於福州人的意義,近似於盆菜之於廣東人、酥鍋之於山東人、蛋餃之於上海人、臘肉臘腸之於重慶人、餃子之於東北人壹樣重要。對於老福州人來說,沒有壹鍋灴糟羊過年,大概這年味就顯得寂寥。

它是春寒峭料裏才有了年的溫熱,再配壹壺家釀青紅酒,就能讓全家的年夜飯吃得熱熱鬧鬧。

登堂入室

詩書傳家,大概是福州的又壹大地域文化。

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紓、林徽因、冰心、陳景潤、許江……壹連串的福州籍文化名流,幾乎照亮了半個中國近現代的文化界。

而福州的紅糟菜,也有著極其厚重的書卷氣。

如果說以慢功夫為精髓的佛跳墻,是福州菜的狀元;那麽榜眼,則非淡糟香螺片莫屬,不管老派新派的福州菜館,只要廚子功夫過硬,都會把它放在菜譜的最顯眼處。

長樂出產的香螺色黃殼薄、肉質肥嫩、味鮮質脆、色澤潔白,大廚功夫厲害,把螺肉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入熱水壹汆,旋即撈起。這汆燙功夫的把握,多壹分則老,少壹分則不脆,盡掌在廚師的壹雙手中。

再把螺片稍稍腌制,起壹個炒鍋,冬筍片過油,蒜米、姜末、再加上紅糟稍微煸炒,用青紅酒酒調和這壹鍋之味。用香菇和冬筍片增加口感的豐富度,最後把事先汆燙好的螺片回鍋裝盤。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最考校廚師的功力。

最後上桌的螺片,被紅糟染成胭脂淡紅,酒香沈醉,而搭配的西芹、黑木耳、山藥,讓翠綠、白玉、胭脂紅這些鮮艷的色系碰撞在這壹盤之中,賞心悅目。

紅糟鰻也是福州菜的保留菜色,將鰻魚去皮改刀成小段,用魚露姜絲黃酒腌透;再裹上粉漿煎到外酥裏嫩,噴香撲鼻;最後把炸好的鰻段放入紅糟、白糖、五香粉和魚露調制的醬汁中翻炒煨制。

油炸的外皮在這個過程中會回軟,盡情吸取紅糟中的酒香,最後酥化可口。這是比日式蒲燒更具味道的鰻魚料理。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福州另壹道名菜荔枝肉,除了酸甜口的做法,也可以炸完之後加入紅糟炒,過程類似於紅糟鰻。而口味除了酸甜之外,更會多壹分酒香和鹹鮮。在不少老福州的眼裏,用紅糟上色的荔枝肉,才是真正的荔枝肉。

-END-

如果說佛跳墻裏的那些山珍與海鮮,代表了福州人的山海盛情,這是福州菜的骨骼,那麽紅糟壹定就是讓福州菜成為盈盈美人的血肉肌膚。

壹勺紅糟入菜,那赤紅油亮的色澤,和糟香四溢的口感,足以讓遠行的遊子瞬間淚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