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記憶中的家鄉美食——血鴨

記憶中的家鄉美食——血鴨

在家鄉的壹個微信官方賬號裏,看到壹個介紹家鄉美食——永州血鴨的視頻。這個視頻裏的血鴨很精致,看起來很好吃。但是,別人做的血鴨再精致,我覺得也沒有我媽做的好吃。

從我記事起,每年農歷春節假期,比如端午節、七月中秋節(我們老家叫鬼節)、八月十五中秋節,家裏的飯桌上都少不了這道血鴨。當然,當我們年輕的時候,我們只能在春節假期吃肉和家禽。當時我這個沒出過我們縣城的人以為全國都是這樣吃鴨肉的。走出我們縣城,到外面的世界學習,才發現原來血鴨的吃法只有我們縣城才有。把鴨肉做成血鴨是我們家鄉特有的做法。

小時候家裏做血鴨的場景還歷歷在目。我記得那時候,要想吃到好吃的血鴨,我們的孩子也要幹活。把壹只活潑的鴨子變成鴨肉是壹項復雜的工作。

那時候雞鴨都是自己家宰的,尤其是血鴨,鴨血應該是要留的。殺鴨子的時候,大人負責抓住鴨脖宰殺,我們負責抓住鴨子的腳和翅膀,防止它撲打,收集鴨血。屠宰完成後,需要清洗鴨毛和鴨血。要不停地攪拌摻水的鴨血,用家裏的土話來說,就是要把鴨血裏的筋攪拌出來,直到鴨血凝固不下來。

清理鴨毛也是壹些細致枯燥的工作。當妳拔完長長的鴨毛,妳以為妳就成功了。結果塌陷發生了,裏面有壹層壹厘米左右的短發。大人跟妳說,那層短發也要拔。為了鴨肉好吃,只能繼續耐心拔。當我們的手在水中起皺時,我們終於清理了鴨毛。

那時候家裏人多,壹只鴨子不夠全家吃。於是,媽媽想了壹個辦法。有新鮮毛豆的時候,鴨肉加壹碗毛豆;沒有新鮮毛豆的時候,在鴨肉裏加壹碗炸花生米,增加血鴨的重量。

我們加的毛豆和花生都是自己地裏種的,所以剝毛豆或者花生也是我們小孩子的活。做那些準備工作的時候,對於很貪玩的孩子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的。但是因為我們很久沒有吃肉了,所以我們對吃肉的強烈欲望終於戰勝了我們的懶惰。總的來說,幫助大人還是很積極的。

小時候總覺得媽媽像個魔術師。她將鴨肉、鴨血、蔥、姜、蒜等材料放入鍋中,飯後做了壹鍋美味的血鴨。那時候我們都是用柴火做飯。我在下面負責給爐子添柴,我媽在上面煎鴨肉。很快壹股香味飄了出來,讓我直流口水。

我媽是血鴨的好廚子,可惜我做菜總是笨手笨腳的,還沒有拿到我媽的真傳。目前我唯壹記得的我媽教的血鴨制作方法就是多放姜片去腥,其他的就不知道了。

寫好了,突然想吃媽媽做的血鴨。其實現在每次回去,血鴨都是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壹道菜,因為我媽知道我愛吃。媽媽做的血鴨,我好像永遠吃不厭。上次回去,看到媽媽全身銀裝素裹。我在想,是時候自己學學血鴨這道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