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夏季熱播劇《長安最長的壹天》中,有許多唐代美食,如水盆羊肉和火水晶柿子,但更令人難忘的是胡兵。那麽胡兵在唐朝真的有那麽高的人氣嗎?
胡餅其實叫饢,漢代傳入中原人的飲食。不過經過壹些改進,更適合中國人的口味。晉王羲之愛吃胡餅,甚至在別人來招女婿的時候也睡在床上吃胡餅。在唐代,吃胡餅成為壹種全國性的時尚,尤其是對富人來說。《舊唐書》上說,妳的宴席基本上都是和胡壹起吃的,胡餅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唐代吃胡餅有多流行?安史之亂時,玄宗用胡餅充饑。這種保存時間長,飽腹感強的食物可謂是戰爭中的必需品。唐朝的士兵打仗基本都是隨身帶著胡餅。除了軍人,就連很多文人也非常喜歡胡餅。例如,白居易甚至寫了壹首關於胡餅的詩,因為他喜歡胡餅。
在以米飯和各種糕點為主食的唐代,胡餅是唐代食物的象征。香脆的烤胡餅上撒了壹把芝麻,又香又脆。熱的胡餅很脆,冷的胡餅很有嚼勁。無論是哪種吃法,都很好吃,而且胡餅裏還可以加入壹些餡料,形成不同的味道,滿足不同口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