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填海建造壹條長2194米的新跑道,由九龍灣延伸至維多利亞港,以取代舊跑道。這就成了啟德機場關閉前仍在使用的跑道13/31。九龍灣填海工程於9月1958完成,跑道於9月12正式啟用。該項目將啟德機場移至南部。原有跑道部分改建為停機坪,北部建有新蒲崗工業區和太子道東。舊跑道成為房協位於啟德村和黃大仙安置區的廉租房的巴士總站(運營的九龍巴士先後顯示為九龍城/朱元),而鉆石山村壹側修建的壹個皇家空軍機庫沒有被拆除。1959,跑道照明系統投入使用。
1962年啟德機場新客運大樓及停車場竣工投入使用,管制塔臺移至新客運大樓,1965年舊客運大樓拆除。1970,跑道擴建至2541米,滿足新壹代大型噴氣式客機需求。同年4月11,第壹架預定的波音747航班降落在啟德機場,由泛美航空公司運營。1974 65438+10月7日,機場安裝了進近儀表導航系統,使得飛機可以在惡劣天氣下降落在13的跑道上,機場使用率大增。1975年跑道填海擴建至3390米,當時香港有31家航空公司在運營。自1970年代初,皇家空軍停止使用啟德機場,啟德成為國家機場。
1976,貨運站正式開通;二次監視雷達也被用於加強空中交通管制。同年10月5日,165438,可超音速飛行的協和式飛機首次降落啟德機場。翌日,協和式飛機再次經由新加坡抵達香港進行正式訪問。啟德機場當年的客運量是400萬人次。
1982,機場客運大樓第四次擴建工程竣工。同年,富豪機場酒店開業,成為啟德機場附近唯壹的酒店。
機場從65438遷至0998後,改名為富豪啟德酒店,後改名為富豪東方酒店。
1986年,啟德機場年客運量首次突破10萬人次。在1987期間,政府繼續擴建和改善啟德機場,以在新機場最終建成前增加客運能力。1988年,機場客運站五期擴建工程竣工,每年可處理旅客18萬人次,機場入境管制全電腦化。
從65438到0996,啟德機場以國際客運量排名全球第三繁忙機場,處理國際旅客2950萬人次。在國際貨運吞吐量方面,共處理來自世界各地的貨物654.38+0.56萬公噸,位居世界第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