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師是壹個有幾千年傳統的職業。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餐飲業的日益繁榮,人們越來越重視它。他們用高超的廚藝和辛勤的勞動為人們奉獻了精美的食物,不僅滿足了人們的溫飽,也創造了中國博大精深的飲食文化。在人們的心目中,廚師壹直是勤勞、團結、敬業、尊重公德、坦誠待人的。然而,隨著就業競爭的加劇,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個別廚師做出了不守規矩、不誠信、缺乏廚德、敗壞廚師聲譽的事情,嚴重損害了廚師形象和企業利益,甚至影響了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廚師重新樹立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質和職業道德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現代職業廚師應該具備哪些素質和職業道德?我來說說自己的看法。
第壹,現代廚師應該具備的素質。
壹名合格的廚師不僅要有健康的身體和紮實的技能,還要有良好的綜合素質。它包括壹個人的天賦、學識、思想、行為、能力、風度、舉止、衣著、外貌等諸多方面。我個人認為,壹個人能否在事業上取得成功,不取決於他的家庭背景、性別、年齡等客觀因素,而取決於他自身的素質。下面我將列舉壹個廚師應該具備的主要素質如下:
1,應該有紮實的基本功和高超的廚藝。
俗話說:“不習武,則空虛。”這句話充分說明了基本功的重要性。廚師是技師,有很多專業基本功,比如刀工、配菜、烹飪、原料、漲發等。基本功不紮實,就無法科學的加工、換刀、配菜、烹飪原料。也可以說,沒有紮實的基本功,是做不出香、味、形俱佳的好菜的。
另外,除了紮實的基本功,還要有高超的廚藝。所謂“賣什麽,喝什麽。”作為現代廚師,如果沒有幾項“絕活”,就很難得到食客的滿意。如果食客不滿意,就無法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如果企業沒有經濟效益,廚師很快就會面臨失業,這是相互關聯的。所以,對於壹個現代廚師來說,基本功的提升和自身的烹飪技術是非常重要的。
2.廚師要有壹定的文化知識。
由於中國的各種歷史原因,傳統廚師大多因為家裏窮,吃不上飯,開始在餐館打零工。他們中的大多數受教育程度低,從未讀過書,有些人甚至不會寫自己的名字。他們基本都是通過師徒來學習烹飪,這極大的制約了烹飪的快速發展。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對傳統烹飪行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沒有壹定的文化知識,就無法利用報紙、雜誌、網絡等現代媒體快速補充知識。也可以說,沒有文化知識,就會被社會淘汰,這是不爭的事實。所以,作為現代廚師,不僅要向師傅學習技術,更要學習文化知識。這樣才能了解烹飪相關的原料、營養、烹飪化學、烹飪美學等等。只有這樣不斷學習新知識,才能不斷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和競爭力。
3.廚師應該有強烈的創新意識。
創新,廣義來說,就是把原來的東西變得更好。它包含的內容非常廣泛,幾乎涵蓋了任何行業。廚師也不例外。那麽廚師應該在哪些方面創新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壹個是觀念創新,壹個是烹飪創新。
觀念創新是最難的壹個,因為烹飪的舊觀念是幾千年積累下來的,有壹定的繼承性和普遍性,現在已經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創造力和思維,制約了我們對新形勢的判斷和接受能力。落後的觀念也限制了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所以作為現代廚師,壹定要打破舊觀念,抱著去粗取精的精神,與時俱進,否則就會被社會和歷史淘汰。
傳統的“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壹招鮮,吃遍天”已經無法適應現代餐飲業。再好的品種,也只能適應時間。如果長期不變,必然會讓人疲憊,從而影響企業的發展。因為現在的餐飲行業已經從傳統的“賣方市場”轉變為“買方市場”,從過去的菜決定客人到現在的客人菜,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那麽就要求我們新時代的廚師在烹飪材料、烹飪技法、口味造型、用餐方式等方面進行大膽的改革和創新。有了創新的理念,烹飪才能進步,企業才能發展,國家才能繁榮。所以,創新是廚師的生命,發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
4.廚師應該有相互合作的精神。
俗話說:“壹根筷子輕輕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握在壹起。”“眾人拾柴火焰高”等民間諺語。這些簡單的話充分說明,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團結壹致,才是力量的真理。因為無論壹個國家,壹個民族,壹個企業,壹個團隊,都需要人與人之間的合作,沒有什麽事情是完全可以靠個人英雄主義來完成的。在壹個企業或團隊中,沒有誰重要誰不重要,只是每個人分工不同。
作為現代職業廚師,必須樹立虛心好學、團結協作的精神。因為壹個人不可能什麽都懂,什麽都比別人強。以酒店為例,有配菜、炒菜、配菜、服務、收銀、保潔。如果不團結協作,即使妳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壹個人完成所有的工作。因此,建立團隊意識和相互合作的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5.廚師應該有良好的廚房道德。
未來的餐飲行業,競爭會更加激烈,廚師之間的競爭必然會加劇。更多的用人單位在選擇廚師時不僅僅局限於技術,還會考慮理論知識、綜合素質和隱形人格。對於廚師來說,個性是烹飪的美德。道德是人才的老師,是成功的基礎。如果壹個廚師欺上瞞下,損人利己,偷菜奪食,損人不利己,道德敗壞,誰願意和妳交朋友,做同事?誰願意雇傭妳?俗話說,要想有所成就,先要做個好人。因此,具有高尚的人格和良好的烹飪道德是現代廚師最重要的素質之壹。
6.廚師要有壹定的商業素質。
質量是看不見的,看不見的,摸不著的。業務素質也是如此。壹個人業務素質的高低,是決定個人或企業能否快速發展的重要因素。作為廚師,業務素質的主要內容是服務質量和數字化理念。如果廚師沒有服務質量和服務意識,不能及時聽取客人或他人的反饋意見和要求,就不能及時調整現有的菜品和品種,滿足客人的要求。我們可能經常會遇到前臺客人提出某道菜太甜或太鹹、太黑或太幹的要求,很多廚師會馬上說:“他根本不懂,這道菜就是這麽做的。”但是,也許這道菜就是這樣的水準,那麽作為服務行業,是不是應該根據客人的不同要求來做呢?妳能提供更好的服務嗎?這是壹個人的服務質量。
所謂數字化理念,就是廚師在日常工作中是否能熟練掌握各種數字化工具。比如入住率、毛利率、成本、經營狀況等等。我認為:壹個不懂數字的廚師,只是壹個做簡單工作的“機器”。這聽起來可能不太好聽,但是仔細想想還是有道理的。因為,作為壹個現代廚師,尤其是廚師長,如果不了解或者不能及時掌握這些數字的變化,又怎麽可能為企業準備原料、控制成本、創造利潤呢?所以不具備商業素質的廚師是不合格的廚師。
二、現代廚師應該具備的職業道德
所謂職業道德,簡單來說就是行業規範和個人的行為意識。廚師的傳統職業道德主要表現在學徒和老板之間。沒有成文的規定,但是大部分都是成立的。然而,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經濟的快速發展,餐飲業和廚師之間的競爭加劇,廚師的職業道德變得越來越重要和迫切。以下是我自己的看法和心中的廚師職業操守,希望改正不足。
1,到國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國家和民族。作為壹名職業廚師,首先是熱愛祖國,忠於國家。只有樹立這樣的信仰,把國家和民族的利益放在至高無上的位置,才能有基本的職業道德。
此外,還要遵守中華民族普遍認可的社會公德和優良傳統,遵守國家制定的法律法規。只有全社會、全國人民共同遵守、共同維護,國家才會繁榮穩定,人民才會幸福平安,餐飲業才會繁榮發展,廚師才會有用。
2.為了職業
廚師是壹個職業,做好並做出成績並不容易。我認為:對待這個職業,首先要尊重她,也就是說,首先要喜歡和熱愛這個行業。因為,就職業而言,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如果妳看不起自己,不喜歡,怎麽談得上敬業愛崗?既然選擇了廚師,就要把它作為職業,學會做。只有給自己的工作定下目標,才會有充實感,才會有方向,才會讓自己的人生不斷升華,才會成就壹番事業。
3.對於客戶
顧客,有的叫“上帝”,有的叫“父母”。有人說客戶是“老板”。作為壹名廚師,如何做到顧客滿意應該是最高目的。
我認為對待顧客,首先要真誠服務,用心對待。也就是說,對待我們的顧客,只有發自內心的熱情和真誠的服務,才能讓客人感到親切和愉快。就像著名酒店的創始人希爾頓先生說的那樣,“我寧願住在破舊的地毯和簡陋的環境裏,也不願走進壹個只有豪華設施卻沒有真誠微笑的地方。”
此外,我們應該盡力讓我們的顧客滿意。因為客人來自四面八方,飲食習慣千差萬別,作為壹名廚師,妳要盡量根據客人的喜好調整菜品,盡量讓食客滿意。只有客戶滿意了,企業才能受益,妳的工作才能得到別人的認可。所以壹定不能馬虎和客人打交道,壹定要以認真的態度保證每壹件產品。
4.對於企業
現代餐飲管理有很多頭疼的事情,其中廚房和廚師的管理是最難的。現代企業的壹些廚師素質不高,導致很多原材料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造成了資源的浪費,增加了經營成本。還有壹些廚師人為的不關心設備,不服從分配,偷菜奪食,損公肥私等影響企業生存發展的現象,而且這種現象有很大的蔓延性。那麽,壹個廚師應該如何對待壹個企業呢?我認為:首先要以店為家,忠誠勤懇,其次要樹立主人翁精神。因為家庭給妳帶來生活,把妳帶大,企業給妳提供學習和工作的場所,給妳事業和成就的平臺和空間。只有把企業當成自己的第二個家,才能發自內心地奉獻忠誠和勤奮,發自內心地愛護和維護這個家的財產和榮譽。
另外,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因為只有妳充分發揮自己應有的技術和專長,企業才能取得效益,企業有了效益,才能維持酒店的壹切開支。有了效益,企業和個人才能更好更快的健康發展,兩者是相互關聯,共存的。
5、向領導匯報
既然有企業,就有領導。有領導就要有層級。那麽,作為壹名廚師和壹名經理,妳們是如何相處的呢?我認為:首先要尊重和服從,其次要理解和配合。因為任何壹個團隊都需要領導來組織、分配、協調各種事情,只有周密的組織安排,才能圓滿完成各項接待任務。所以,作為廚師或者廚師長,妳要對上級給予尊重、理解和足夠的支持。只有了解上級的意圖和目的,才能有效配合,共同完成任務。否則大家互相不服氣,各行其是,互相為難,互相推諉,最後大家都要不歡而散或者被開除。
另外,要敢於和領導或老板說話,敢於提出合理的意見,敢於在客人和上級之間分配輕重緩急。只有這樣,才能保證企業健康長遠的發展。
現在很多廚師都有壹種錯覺,認為只要老板或者領導滿意,壹切都好。他們信奉“做事不從東,累死也沒用”的格言。他們在做菜譜或者設計菜品的時候,往往是按照領導的口味或者喜好來做的,尤其是老板或者上級請客的時候。廚師做菜很快,質量也不錯。至於是否耽誤其他食客上菜,就沒那麽重要了。也有壹些廚師是服從領導或者老板的,做什麽事都是對事不對人。隨著時間的推移,廚師們為市場開發了“惰性適應癥”。其主要表現是缺乏市場和服務意識,只要上級不要求,就做不到被動的局面。如果換個角度來做,也就是先市場再領導,結果就完全不壹樣了。在制定菜單之前,我們首先仔細調查食客的要求,找出這家餐廳消費群體的喜好,然後根據結果設計菜單,制定價格,提供高質量的菜肴。那麽,生意自然會好,企業會有經濟效益,廚師也能有更好的生存環境和發展空間。所以要敢於發聲,對錯誤的領導說“不”。
6.給主人
千百年來,廚師這個職業非常註重尊師重道。有“壹日為師,壹生為父”的說法,也有“飲水不忘挖井人”的說法。這些話雖然簡單,卻壹針見血,說明了徒弟應該如何對待師傅。即使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仍然需要重新審視這個問題。那麽,壹個廚師應該如何對待自己的師傅呢?
首先要尊重老師,虛心學習。因為大部分廚師都是師傅教的,即使烹飪學校畢業了,他還是要去酒店打工,還是要向師傅學習書本上學不到的技能和經驗。只有尊重師傅,不厭其煩地虛心學習,師傅才願意主動把他從心裏學到的東西教給妳。所謂“誠至,金石為開。”
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跟師傅學藝期間,壹定不能偷懶,也不能耍小聰明。如果妳只想得到,不想失去,那麽妳學不到大師的精髓,也不會有多大成就。然而,在現代廚房行業,我們經常看到師傅毫無保留地將技藝傳授給徒弟。徒弟們學會技巧後,翅膀變得堅硬。經常有人說師傅觀念陳舊,技術跟不上時代,看不起師傅。甚至還有過河拆橋,反目成仇的事件。我個人認為,無論大師現在在做什麽,對錯都不是絕對的。作為學生,他應該懂得“壹日為師,壹日為父”的道理,他應該尊敬、感謝、回報老師。這無非是性格問題。
7.敬學徒
俗話說“有老師的地方就有弟子”。經歷了學徒的過程,每個廚師都要自己創造世界,自然也會帶徒弟。那麽,作為壹個大師,應該如何對待弟子呢?
作為師傅:首先妳要把本事給徒弟,耐心教,然後嚴格管理,全力支持。換句話說,就是要打破傳統行業“教徒弟,餓師傅”的教條。學徒應該傳授他們與人相處的技巧、經驗和成功方法。只有妳耐心細致地教,毫無保留地教,妳的徒弟才能出類拔萃,有所作為。只有這樣,大師才有面子和成就感。不要像個別師傅壹樣,收徒弟只是為了給自己打工,擴大名聲,或者貪圖徒弟的恩賜。這不是壹個大師應有的職業操守。
另外,要嚴格管教,對徒弟要嚴格。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師傅在某種意義上就是父親。既然收了徒弟,就要嚴格管理和要求,因為只有這樣,徒弟才能有所成就。否則就像壹棵成長中的小樹,不加修補,不足以成為有用的樹。
8.給同事
任何餐廳都是壹個群體,任何廚師都有他的同事。與同事相處的好壞會直接影響到企業或個人的發展。那麽如何和同事相處好,應該註意哪些問題呢?
我認為:同事之間要想和睦相處,共同進步,首先要互相團結。俗話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尺短寸長”。每個人都有他的長處,尤其是作為壹名廚師。壹個人不可能知道所有的技巧,妳也不可能完成廚房所有的工作。每個人都必須互相配合,完成上級交給的各項任務和指標。
另外,同事之間要友好,互相幫助。因為大家來自四面八方,在壹起工作是壹種緣分,即使工作中有壹些小摩擦和不同意見,也沒必要成為敵人。只有大家互相幫助,用真誠的行動和善意的提醒,才能交換微笑和友誼,實現共存共榮。所以壹定要幫助別人,團結友愛,互相學習,才能共同發展進步。
9.烹飪技巧
眾所周知,做壹名職業廚師靠的是廚藝。烹飪是廚師的技能。手藝的好壞是決定壹個人能否成為名師或大師的重要標誌。那麽,作為壹名職業廚師,妳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廚藝的呢?我認為:要想在這個行業裏立足,得到別人的認可,就必須對自己的手藝嚴格要求,精益求精。
俗話說“好飯是做出來的,不是吹出來的”。妳不能說學了三兩年,能做幾十個菜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覺得學做飯也不過如此。妳的食物真的很到位,真的無可挑剔嗎?廚師的廚藝不斷變化,永無止境。作為壹名廚師,妳要用壹生的時間去精心雕琢妳所從事的技藝。只有不斷學習別人的長處,不斷發現自己的不足,才能得到食客的滿意和認可,才能名副其實的“名廚主”。
現在交通的便利,各種菜系之間的交流越來越多,也為廚師提供了更多更廣的學習機會。那麽,這個時候就要像海綿壹樣吸收別人的精華,更新自己的廚藝。也就是說:只有不斷超越自己和他人,始終追求第壹,才能超越他人,才能有所成就。所以壹定要精益求精,博采眾長,不斷超越自己,大有作為。
10,給妳自己
對自己,首先要誠實。因為,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壹旦欺騙了社會或者欺騙了別人,就會被別人厭惡,所以就不會想和妳打交道,就會失去很多很好的發展機會。其次,勤勤懇懇,嚴格要求自己。因為任何成功的人都不是壹帆風順的,他要吃別人吃不到的苦,生別人的氣,做別人做不到的事。只有付出比別人多,他才會收獲更多。每個人每天都要對自己提出要求,哪怕壹點點進步,最終也會做出成績,揚名立萬。
另外,要勇敢面對問題,敢於承擔自己的錯誤,做到:“發生的事情我負責,吃虧是福。”在人格和職業道德方面,要加強修養,做壹個廚藝好、烹飪道德好、烹飪業績好的“三好廚師”。
最後,我對以上的職業道德做壹個簡單的總結,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