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的臣子伍子胥去吳國為父報仇,想借吳國的兵討伐楚國。他來到吳國,幫助吳王闔閭坐穩江山,成為活躍在吳國的大臣。越國勾踐乘機出兵攻打吳國,包圍了吳國的都城。當時正值歲末,天寒地凍,城中百姓饑寒交迫,國家和人民真的危在旦夕。
人們不禁感嘆,伍子胥真是太有先見之明了!大家拿起糯米磚,砸碎,重新煮好,分開吃。後來,在楚天壹帶,每逢年關,人們都會像當年的“城磚”壹樣把糯米做成糍粑,以示對伍子胥的敬意。
擴展數據:
大部分地區的人們習慣在臘月玩糍粑;梅州客家地區的每壹個傳統節日或家庭慶典;四川人在中秋節前制作月餅,象征著豐收、慶祝和團圓。它們是中秋節和月餅的必備。
四川有些地方把桂花加到糍粑裏做成月桂糍粑,蘸上炒黃的黃豆和白糖。味道清幽淡雅,香甜爽口,別有風味。
還有的地方將煮熟的紅豆等豆制品包裹在熱餅中,加入適量的鹽,再切成橢圓形的片,放入煮熟的植物油中油炸,制成色香味俱佳的紅豆油餅。湖北人也習慣在臘月做糍粑,切成長條保存,吃的時候再切成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