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辣狗肉:
材料:鮮狗肉1500g,香菜200g,鹹菜100g,幹紅辣椒5個,冬筍50g,紹興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5g,味精1.5g,醋15g。
做法:1。將狗肉去骨,用溫水浸泡後刮幹凈,放入冷水鍋中煮,撈出,用清水洗兩遍,放入砂鍋中,加入蔥花、姜、桂皮、幹紅辣椒、紹酒和清水,煮至五成爛,切成5厘米長、2厘米寬的條狀。鹹菜、冬筍、小紅椒切碎,青蒜切段,香菜洗凈。
2.將炒鍋放在大火上,加入熟油50g,八成熱時放入狗肉聞香,噴上紹酒,加入醬油、精鹽、原湯,燒開後倒入砂鍋,用小火煨至酥爛,收汁裝盤。
3.炒鍋加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放入冬筍、鹹菜、紅辣椒,翻炒幾下,倒入狗肉原湯燒開,放入味精、青蒜,用濕澱粉勾芡,淋上香油、醋,澆在狗肉上,周圍放香菜。
砂鍋燉狗肉:
砂鍋燉狗肉是很多地方的名菜。這道菜色澤金紅,香味濃郁,汁多,脆而醇。
材料:狗後腿肉500克,薄荷100克,白糖10克,幹辣椒25克,白酒10克,蔥10克,姜10克,大料6克,草果10克,花椒2克,精鹽20克等。
制作方法:1。將狗肉切成4cm的方塊,用清水沖洗兩遍,控制水分,薄荷洗凈,挑嫩尖。
2.炒鍋大火,註入菜籽油,燒至七成熱,放入草果、大料、花椒、糖、鹽、幹辣椒、蔥、姜、醬油,將狗肉翻炒20分鐘,註入高湯,燒開後倒入砂鍋。將砂鍋置火上,分兩次加入白酒,改用小火,燉約1小時,待湯汁變濃時加入薄荷,與砂鍋同食;
註:1。用清水去除狗肉上的血漬,然後沖洗幹凈。煮熟後氣味大大降低,肉香。
2.砂鍋燉狗肉,大火煮開,小火慢燉,以狗肉酥爛為度。
3.薄荷放進去後,就可以燙了。如果煮了,香味就沒了。
切片燉狗肉:
材料:熟附子6g,姜100g,狗肉150g,調料適量。
制作方法:先將蒜和花生油放入炒鍋中煸炒,放入狗肉塊至皮變黃,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煮沸,放入熟附子片和煨姜片,用文火燉至狗肉熟爛,調味即可。
用法:隨餐食用。
功能:溫中散寒。用於四肢冰冷、凍傷、尿頻、頭暈、貧血等虛寒癥狀的體弱者。
吃狗肉也應該是禁忌:
患有非虛寒疾病的人忌吃狗肉。狗肉是熱性食物,壹次不宜吃太多。凡患有咳嗽、感冒、發熱、腹瀉、陰虛火旺等非虛寒疾病者,不宜食用。
第二,忌吃半生不熟的狗肉。食用未煮熟的狗肉,狗肉中滋生的旋毛蟲會感染人體。
三不吃瘋狗肉。瘋狗的唾液中含有狂犬病病毒。只要在手術過程中人體皮膚受到損傷,就有可能感染病毒。所以,瘋狗肉要堅決避免。
湘北狗肉習俗——辣狗肉
成分:
鮮狗肉-1500g,幹紅辣椒-5,紹興酒-50g,小紅辣椒-15g,精鹽-5g,青蒜-50g,醬油-20g,味精-1.5g,蔥-15g。
生產方法:
1.去骨狗肉,溫水浸泡,刮凈,腌制7小時(常溫),冷水鍋煮,撈出,清水洗兩遍,放入砂鍋,加入蔥花、生姜、幹紅辣椒、紹酒、清水、香料各25克,五成爛時切成長5厘米、寬2厘米的條狀。小紅椒切碎,青蒜洗凈,切花。
2.將炒鍋放在旺火上,加入熟油50g,八成熱時放入狗肉煸香,燒紹酒,放入醬油、精鹽、原湯,燒開後倒入砂鍋,小火煨至脆爛,汁七成幹時,用小火煨入剁碎的紅辣椒、切好的青蒜,燉熟食用。
註意:
1,選擇肥壯、健康、無疾病的狗狗為最佳。
2、狗肉有幹腥味,剛宰殺時腌制7小時(常溫),然後用溫水沖走。
3、小火煨,不要中途加湯,時間2小時左右。
4.選擇湖南辣妹的香料壹定要辨別真假。湖南辣妹正宗的香料是由30多種天然珍貴的中草藥制成。散了包裝,香味很濃,和五香粉、十三香有很大區別。
風味特征:
1,狗也叫土羊。它在所有家畜中歷史最早,出現在幾千年前。它的祖先是狼,它的馴化是人類歷史上的創舉。我國民間有句諺語“天上的鳥不如鵪鶉香,地上的動物不如狗肉香。”又稱“香肉”。民間還有壹句諺語“狗肉滾三圈,神仙站不穩”。湖南人喜歡吃狗肉,烹飪方法多種多樣,並在宴席上招待客人,成為具有湘味的名菜,如酸辣狗肉、紅燒狗肉、紅燒全狗等。
2.狗肉營養豐富,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本草綱目》中說,“狗肉能平五臟、輕體、益氣、補腎、養胃、腰膝、強筋、補五株七傷、補血管”。
3.這道菜味道濃郁,肉嫩爛,醬厚,辣中帶甜狗肉。最好是吃黃狗肉,其次是黑白狗肉。可用於治療衰老、陽虛、畏寒、腰膝酸軟、營養不良等。
狗肉粥的做法:用250g狗肉,切成小塊,少加姜,用粳米或糯米煮粥。它可以作為早餐、晚餐或甜點溫著吃。
沈強狗肉湯:
【食材】狗肉500克,菟絲子7克,附片3克,蔥、姜、鹽、味精各適量。
【做法】將狗肉洗凈切塊,放入鍋中焯透,取出待用,姜切片,蔥切段待用。將鍋內的狗肉和姜煸炒,放入紹酒炒鍋中煮熟,然後壹起倒入砂鍋中。同時將菟絲子、附子用紗布包好,放入砂鍋中,加入清湯、鹽、味精、蔥,用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燉2小時左右。待狗肉熟了,取出紗布袋即可食用。
【功效】溫補脾胃,補腎壯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