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蘇東坡,壹個吃貨,老鼠,蝙蝠,蟾蜍,他可能都嘗過。

蘇東坡,壹個吃貨,老鼠,蝙蝠,蟾蜍,他可能都嘗過。

只是用“最好”來形容蘇東坡貶低了他。孟子曰:“君子遠離廚房。”這意味著美食家要吃別人做的菜,自己做不出來。好吃的人不壹樣。他們能吃但不會做飯,或者他們不想做飯。這不是標準的美味。要說詩人是“好吃的家夥”,只有蘇東坡壹個。現在很多人自稱“吃貨”。恐怕我們的“吃貨”在蘇小姐眼裏是不合格的。他愛吃愛做飯,屬於“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寫得文章”的新三好男人。他不僅會吃,還會創造壹種吃的方式。現在江南的幾個特產都和蘇小姐有關。

先說東坡肉,四月再去江南。這道菜是必點的。江浙菜清淡,不像湘菜那麽辣。東坡肉肉質細嫩,肥而不膩,入口微甜。顏色很好吃。我總是說我要減肥。遇到東坡肉,忍不住伸出幾筷子。關於東坡肉的起源有很多傳說,但這些傳說都離不開蘇東坡。

蘇東坡的優秀不僅僅在於吃,更在於把吃變成了壹門藝術,古往今來,愛吃肉的文人騷客不計其數,卻沒有在文學作品中體現出來。就連詩人李白也只寫過“Yummy玉盤”之類的羞澀句子。但著名學者蘇愛劍,誤入歧途。在他的作品中,涉及的食物還真不少,委婉的“河豚上來的時候”,直白的“壹天300個荔枝”,直接的烹飪教學。“洗鐺幹凈,水少,柴火頭抽不起火苗。等他成熟了不要催他。等溫度夠了,他就美了。黃州的豬肉很便宜。富人不吃飯,窮人不會做飯。早上起來玩兩碗,完全由自己掌控。”這首名為《豬肉頌》的打油詩,現在看起來有點震撼。他的文采遠非《紅墻賦》可比,卻能在食譜史上留下深刻的印象。

蘇東坡晚年被貶到儋州,也就是現在的海南。雖然現在是富庶之地,但當年卻荒廢了。海南當時不產大米,要從外地運過來。“北船不到米如珠,喝醉了,郁悶了半個月。明日社是祭爐,唯鬥雞酒為我立。”即使不吃年夜飯,蘇東坡也樂於“推陳出新,把紅薯做成玉餅,色香味俱全。”天上的酥脆不為人知,世界上也沒有這種味道。蘇東坡似乎從來不會為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而尷尬。不過這個湯是不是真的好喝還不清楚。偉大的外行有時喜歡誇大其詞。據說東坡去世後,經常有人向他兒子要“蜂蜜酒”的秘方。蘇果回答說,我父親做過壹兩次酒,橘子酒嘗起來像酥脆的酒,壹點也不好。朋友在黃州喝蘇東坡的“蜜酒”經常拉肚子。

但是,蘇東坡敢於親自去品嘗。作為壹個饕餮之徒,沒有勇氣是沒有資格嘗試新事物的。儋州沿海牡蠣很多,肉很好吃。吃完後,東坡幽默地寫道:“小心不要每次都說再見,怕北方的老師聞到,爭論東坡,求海南分享我的美。”妳不僅敢嘗海鮮,還跟我說很好吃。不要和我競爭。對於蘇先生這個海鮮來說還不夠。“當地人每餐都吃土豆和芋頭。建議抽老鼠,燒蝙蝠;當我第壹次聽到蜂蜜和嘔吐的味道時,我有點接近習俗了。”在這短短的四句話裏,我已經感覺到詩人在文壇的形象突然發生了變化。他可能嘗過老鼠、蝙蝠和蟾蜍。他們只是“文學李時珍”!

蘇東坡不如意的仕途壹直豁達,與“吃”有關。在現代,《舌尖上的中國》的制作人壹定是他。畢竟他是壹個即使被扔到沙漠裏也能寫出菜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