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區:奧竈面
說到昆山主城區的美食,不可避免的要數著名的奧竈面。奧竈面,產於奧竈閣,位於仙亭林路,已有近百年歷史。中國十大面條之壹的奧竈面,選材考究,味道鮮美,深受顧客喜愛。最著名的煮面是紅油炸魚面和白湯燉鴨肉面,紅油炸魚面,白面粉和紅湯醬。紅燒鴨湯面,白湯面,原味。昆山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在奧竈閣吃壹碗胡辣湯面。
周:真的嗎?
周易鴨名揚江湖,是昆山著名的特產之壹。它的特點是色、香、味俱佳,滿街都是帶香的奧地利廚師。;第壹項的意思是煨,這是最原始的烹飪方法。做菜時有丁香、肉桂、山茶、茴香、肉桂、甘草等十余種中藥。與黃酒、蔥姜等七種調料壹起制成高湯,原料經過水煮浸泡。肥而不膩,嫩而不爛,鮮香可口。它不僅營養豐富,而且老少皆宜。現在鴨子賣點很多,泰和鴨是當地人推薦的。
城市:陽澄湖大閘蟹、正義青年團、泡泡餛飩。
巴城位於陽澄湖畔。美食很多,不僅有享譽海內外的陽澄湖大閘蟹,還有當地人愛吃的正義青年團和泡泡餛飩。
秋風初起,蟹腳癢。每年秋天,來自全國各地的美食愛好者聚集在巴城,品嘗最正宗的陽澄湖大閘蟹。陽澄湖大閘蟹背綠、肚白、爪金、毛黃。它們煮熟後呈濃稠的鮮橙紅色,味道鮮甜。
鄭意慶餃子是正義鎮的節日習俗,鄭意慶餃子在餡上下了很大功夫。百仁,用大棗切成細粒,加糖、玫瑰花、松子;另壹種是紅豆沙。這兩種餡料做成的餃子,內嵌壹小塊閃閃發光的豬油,甜而不膩,肥而不肥,壓舌留香,口感醇厚。
除了大閘蟹和綠丸子,正壹S浸餛飩也很好吃。由於餛飩的空間很大,煮的時候鍋裏的小餛飩就像是大雨在池塘水面激起的氣泡,故名泡泡餛飩。餛飩湯很重要,壹般是肉骨湯或雞湯,用鹽、味精、雞精泡,味道最好。
錦溪:襪底酥,河(湖)鮮。
襪底餅是千年水鄉古鎮金溪鎮的傳統名點。襪底酥的流行在於用料考究,做工精致。襪子的鞋底酥脆精致,原料搭配嚴格。同時,采用烘焙技術的襪子鞋底非常酥脆。烤的時候主人壹定要盯著壁爐,直到酥餅呈現出明亮的光澤,散發出香味,這樣烤出來的襪子底部又脆又薄又透明,口感酥脆爽口。
作為壹個古老的水鄉,金溪水產豐富,味道鮮美。尤其是白仙湖,以新鮮聞名。白仙湖長約5km,俗稱白仙河,因白仙河水量豐富而得名。
千燈:石浦羊肉
石碌羊肉歷史悠久,深受美食愛好者的追捧。與蘇州、蒼樹、太倉雙峰並稱中國三大羊肉品牌。白切羊肉是石浦羊肉的經典特產。煮熟的白切羊肉不需要任何調料,只要蘸壹點鹽花或者鮮醬油,入口即化。
三味源,俗稱湯面筋,以水面筋為皮,餡料以雞胸肉、鮮蝦、豬腿、蔥、姜、黃酒等調料制成。用雞湯煮,皮薄餡嫩。晶瑩剔透,集小吃、菜肴、鮮湯於壹盆,非常美味。
張普:水果,金華臘肉。
漳浦盛產水果,壹年四季都香氣四溢。這個季節,漳浦的草莓陸續上市,市民朋友可以去漳浦采摘,又好吃又好玩。
除了水果,漳浦金華村的金華臘肉也很有名。雖然這個金華不是那個金華,但是臘肉的味道是壹流的。臘肉含有豐富的磷、鉀、鈉、脂肪、蛋白質等元素。此外,臘肉還有開胃、散寒、消食的功效。
澱山湖:菜餅
菜餅是澱山湖的民間食品,口感綿軟,香氣誘人。菜餅以面粉和蔬菜為主要原料,風味獨特,成本低廉,制作簡單,深受農村人民的喜愛。
花橋:紅糖蛋糕和天府餃子。
紅糖蛋糕是由紅糖和面粉制成的。紅糖除了提供熱能外,還含有微量元素,如鈣、鉀、鐵、鎂、葉酸等礦物質,營養價值很高。老少皆宜,尤其適合老人和小孩。
天團又大又薄,餡很多。圓圓的皮又軟又粘,吃的時候能拉出壹縷絲來。餡有鮮肉、棗泥、豆沙等。當地人娶媳婦時,總是在宴席上吃餃子,餃子象征著好運和幸福。
魯:四橋豆腐
陸家鎮出產的思橋豆腐腦,采用傳統方法和工具制作,沒有壹道工序使用現代工具。在制作的過程中,充分保留了大豆的風味,大豆中的蛋白質含量高,所以味道好,新鮮。(樂居昆山網)
昆山官方客戶端為您提供本地新聞、國內外熱點新聞、服務信息。更多信息可以下載掌上昆山豌豆莢、騰訊應用商店、360手機助手、蘋果應用商店等客戶端。開始迷人的鹿城之旅。
昆山的幾個美食。
到了昆山,就不得不品嘗三大美味:具有地方特色的奧竈閣紅油炸魚面、正義青年團子、陽澄湖大閘蟹,清代已聞名全國。熬棗博物館的炸魚面紅油熬棗博物館位於馬南麓玉山鎮林挺路;鞍山。這是壹座兩層樓的仿古建築,有壹座半山橋。店門上掛著百年奧陶紀博物館著名畫家宋文治的作品。館內紅油炸魚面是昆山的壹處著名景點。澳門紅油炸魚面的特點是三熱兩折。三是加熱:加熱碗——將碗浸入開水中備用;熱騰騰的魚——將煎好的魚放入炒鍋中保溫;熱面條——面條不在溫水中取出。雙:重紅油,是煎魚用的熟油;綠色的意思是多放蒜葉。不喜歡蒜味的可以提前聲明不含綠色。香噴噴的面條端上來,壹看沒有壹絲熱氣,但是不仔細喝湯,就會燙到舌頭。這是因為紅油覆蓋了熱空氣。洪浦的魚面選料很有講究。只用肥嫩的鯡魚包餃子。炸魚講究切勻,蘸汁入味,蔥姜調味,曲酒去腥。在熱鍋中倒入植物油至嫩黃色,再放入蔥、姜、冰糖、黃酒,煮至棕紅色,保溫備用。魚油吸收了蔥姜魚的汁液,又紅又鮮,用作紅油。這種湯是在活鯡魚的粘液、血液、魚鱗和鰓中加水制成的。現有的面條都是機制細面。它們在鍋裏煮的時候,水足夠大,很少經常去撈,以保持水的清澈。面條撈出來放在碗裏,軟糯、緊實、滑爽、濕潤。而且由於面的邊緣有微孔,新鮮的味道能穿透人,所以更美味。點評:據說來昆山壹定要嘗嘗奧竈面。面館的位置還是不錯的。昆山最繁華的地段,仿古小樓,以仿古桌椅為主。面條的味道其實壹般,主要是湯汁不飽滿,澆頭各種各樣,但是冬天吃又冷又不舒服。不過作為昆山小吃的代表,我去過壹次昆山,呵呵。壹個清湯圓壹個清湯圓曾經是清明節的掃墓祭品,江南壹個地方。它的皮和糯米混在壹起,餡很粗糙,壹般農民都吃。傳說清朝末年,正義鎮壹個叫佐伊的女人發現,壹種醬油麥稭是制作綠色湯圓的好原料,手工磨出來的湯圓更加柔軟細膩,不粘膩,存放數日也不會開裂、板結、變色。後來,正義鎮南部壹家糕點店的陳奶奶從佐伊那裏得知了這個秘方。從此,這種綠色的餃子開始供應市場,成為壹種色香味俱全的地方特色小吃。從那以後,人們努力改進餃子的餡。用100堅果,將大棗去皮切成細粒,加入糖、玫瑰花、松子。另壹種是紅豆沙。這兩種餡料做成的餃子,內嵌壹小塊閃閃發光的豬油,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肥,舌尖留香,口感醇厚。從此,鄭意慶水餃在色、香、味上超越了蘇州黃天元和上海沈大成,聞名於蘇州和上海。早在清代,陽澄湖蟹就聞名全國。據清代宣彤時期《信義鎮誌》記載,產自陽澄湖的螃蟹稱為湖蟹,特點是金爪、黃毛、綠背、白腹,分量重味美。;陽澄湖的大閘蟹被列為國際市場和香港酒店的上等佳肴。
昆山88路昆山125路(40分鐘| 8.35公裏)
昆山111路昆山109路(42分鐘| 9公裏)
昆山路88號昆山路112 (45分鐘| 8.13公裏)
昆山210路A昆山27路昆山109路(48分鐘| 7.67公裏)
2.從昆山火車站到丁聖元小吃街:
昆山210路A昆山132路昆山k29路(42分鐘| 8.73km)
昆山210 A路昆山29路昆山k29路(44分鐘| 8.73km)
昆山210路A線昆山29路(44分鐘| 8.88km)
昆山210路A線昆山旅遊6線昆山k29路(47分鐘| 8.73km)
參考:昆山-百度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