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部分人會想到美食。
2012年《三聯生活周刊》做了壹期關於潮汕的封面故事——《鄉愁裏的潮汕味道》,讓潮汕美食也進入了中國大眾傳播的主流視野。之後《舌尖上的中國》播出,使更多人了解了潮汕和當地美食。
城市的文化輸出,首先靠通訊,再者靠美食。
潮汕牛肉火鍋當仁不讓成了宣揚潮汕美食文化的布道者。在2015年,上海街頭壹夜之間冒出300多家潮汕牛肉火鍋,從此四川火鍋不再獨占鰲頭。人們有了新的排隊好去處,爭相恐後得奔赴火鍋店裏品味牛肉丸,和各個部位不同學名的牛肉;發朋友圈打卡,討論哪家牛肉丸最好吃,哪家的火鍋湯最地道。
餐飲的周邊延伸是包裝食品。而在國內電商行業發達的情況下,快遞電商幫助了潮汕美食順利北上。其中,潮汕牛肉丸成了最佳代表。
在淘寶隨便搜索“ 牛肉丸 ”會跳出幾百個牌子,大多數牛肉丸都要加上“潮汕”(或汕頭、潮州)作為定語。這些牛肉丸是不是真的地地道道的“潮汕出品”,這裏無從考證,但肯定的是,兩者的綁定,讓潮汕的美食文化,在傳播時多了更具象的標簽。
順應著馬太效應,越來越多品牌進入,它們希望借著“潮汕”的名號提高收益。殊不知,無形中它們助推了“潮汕”的品牌傳播和知名度。
今年國慶,不少自媒體人都不約而同得報道了潮、汕兩城的當地特色美食,讓無數外省人種草。於是,國人開始不滿足在本城品嘗這個菜系,不少人吃下了這份安利,選擇了專門去潮汕體驗壹次美食之旅。
這當中就有我和朋友們,我們先去廣東的另壹個美食之都順德打了卡,然後坐火車來潮汕。
好在相對於成都和重慶這樣的老牌美食旅遊城市,潮汕比較冷門,遊客並沒有很多。“沒有那麽多外省遊客”讓操著普通話的我們看起來有些格格不入,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在汕頭壹天吃8頓。
如何概括那邊的菜?
大概就是 食材新鮮,好吃且不油膩,配上功夫茶,就算吃很多都不會有負擔 。這是粵菜相較其他菜系最好的差異化了。對比之下,上海本幫菜裏我最愛的響油鱔絲紅燒肉和蔥油拌面有多少油。
(友情提示,文末有高清無碼食物圖,請謹慎往下拉)
從市場營銷學裏,壹個品牌的成功,必然不只有壹個正面的標簽,對新用戶來說當品牌可以擬人化,或10秒內描述出十幾個跟它有關的詞語,其品牌形象在妳心中就是豐滿,也預示著它是個成功品牌。
成都 是個成功的品牌:
火鍋、烤腦花、串串香、香辣、大熊貓、美女帥哥、盆地、太古裏、錦裏武侯祠、麻將、地震……
杭州 是個成功的品牌:
西湖、雷峰塔、靈隱寺、杭幫菜、西湖醋魚、外婆家、交通好堵、民宿、阿裏巴巴、網易…
大部分國人其實還不了解潮汕。有多少人總誤以為潮汕是壹個城市?
若把潮汕這個地區當做壹個品牌,似乎它還欠點火候。它的正向標簽還太少了,甚至當妳身處潮汕,還是會有這樣的感受。
汕頭是壹個除了吃外就無他可看的城市。從潮汕站打車到酒店,壹路上我們對這個經濟特區充滿了疑問,這是經濟特區該有的容貌麽?破舊的基礎設施、斑駁的房子總讓我感覺穿越到了抗戰時期的民國。
若不是誠心誠意來尋吃的吃貨,妳可能會被驚到折返。
公***交通並不發達,這對外來遊客很不友好,基建的不到位,也提高了旅遊業發展的門檻。
那些美食博主們應該不會告訴妳,潮汕的“美食之旅”要比想象中困難哦。
相較汕頭,潮州文化更完整些。
潮州的歷史古跡和傳統小食店大多集中在老城區,尤其是牌坊街壹帶,既有始於唐朝的開元寺、永濟橋這類的典型古建築;又是本地美食集中地:粿汁、牛雜、糖蔥博餅、綠豆爽、芝麻茶、老藥桔…
我們去了壹家叫幹庭茶舍的茶館小憩,這間茶館也曾是壹個古建築瀏覽下來,品茶的同時,這個場館同樣是壹個讓遊人了解潮汕文化的場所。
走在老城區裏,心自然會平靜下來,少了在城市裏的浮躁,這才是此趟旅途的寶貴體驗。
相較汕頭,潮州更有血有肉。把它塑造成文化品牌,會更有潛力壹些,它的標簽多元、形象飽滿。只是這些元素還未傳播出來。
如何將城市品牌打造更加飽滿?
據說希爾頓即將在潮州開業,以彌補潮州沒有好酒店的空缺。提高本城的基礎建設、打造某個街區特色可以某壹程度上改善地區的旅遊。讓更多人來體驗當地文化。這是對內的做法。私以為更重要的是品牌理念的對外輸出。
2015年,媒體人李梓新老師在上海創立了潮汕文創活動品牌“聽潮”,並舉辦了2次大型活動,這在圈子掀起了不小的水花。除了更好宣傳家鄉潮汕(尤其是潮州)的文化,更是為了鏈接更多在外打拼經商的潮汕人,為家鄉謀引入和輸出更多文化交流的機會。
幫助潮汕文化輸出,讓更多中國人了解潮汕。
對於潮汕文化的品牌打造,李老師認為,潮汕文化裏美食只是壹部分,還有手工業、戲劇、當地民俗等都沒有被挖掘出來,是可以做成文化創意產業的,否則這些傳統文化不經過改良升級,非潮汕人可能也沒有那麽感興趣。
相較之下,美食是最容易成為潮汕品牌的傳播體,而目前眾多潮汕美食裏,已經真正“走出去”的也只有牛肉火鍋和牛肉丸,快遞包裝產品可以幫助傳播,但這還不夠,雖然上海已有類似潮堂、家府這類餐館,但並不具有 普適性 ,有普適性的是連鎖小吃店。
如果潮汕的牛肉粿條有朝壹日能像桂林米粉那樣開滿神州大地,那這,也許就是打來潮汕文化品牌奠基之路的重要壹步。
最後,還是不免落個俗,推薦壹下我們這幾天在順德、汕頭、潮州三地打卡不錯的地方,還是推薦吃貨去感受下不同於本幫菜和川菜,更博大精深的粵菜,當地美食是這個地方的文化縮影,願地方文化和美食並存,永不消逝:)
撰文:銳裘
排版:丁貓
鳴謝:《聽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