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幹的制作工藝與豆腐基本相同,不同的是澆制時厚度相對較小,壹般為5~6cm,壓制時間為15~30min。要求壓制後的豆腐幹含水量為60%~65%,然後根據不同成品的要求切成豆腐幹胚,即成品。具體生產過程如下:
豆漿-煮沸冷卻-打腦-蹲腦-灌註-壓榨-包裝-切塊-成品。
豆腐幹的含水量是豆腐的40%-50%。制造方法如下:
1,材料準備
上等黃豆3斤,精鹽600克,醬油250克,桂皮15克,生姜25克,香蔥15克,味精10克。
2.制漿
先將黃豆洗凈,用清水浸泡壹晚,然後磨成漿,濾渣備用。
第三步:煮果肉
磨好的生豆漿入鍋煮熟後,加入20%-25%的水,降低豆漿濃度,減緩疑似凝固的速度,從而減緩蛋白質凝固物網絡的形成,減少水和可溶性物質的包裹,以利於壓榨時水分的順利排出。
4.凝固
當漿液溫度降至80-90℃時,可以用鹽水訂購漿液。點漿時註意均勻壹致,勤攪拌,但防止無序攪拌。果肉出現芝麻大小的顆粒時停止,蓋上蓋子約30-40分鐘,待果肉溫度降至70 ~ C左右時包好。
5、腦中風
將豆腐剁碎後再包邊,不僅有助於斷網和釋放包邊水,還能使豆腐均勻地鋪在包邊布上,做出的產品質量接近,可避免厚薄不均,縫隙較多。
6、包裝上
先在網格上鋪裹布(網格上的網格根據所需豆腐幹的大小而定),然後將豆腐幹加到裹布上,這樣豆腐幹要壹層壹層鋪,可以比網格略高幾毫米,數量根據豆腐幹的厚度而定,但每批的厚度要壹致。然後將布紮緊,壓制成型,1小時後取下布,將豆腐幹按網格印用刀切開,用清水浸泡30分鐘左右,取出。
浸泡
先將500克精鹽放入3公斤清水中攪拌均勻,然後將豆腐幹放入幹鹽水缸中,浸泡半天,再取出瀝幹水分。將7公斤清水倒入鍋中,放入100克精鹽、姜末、桂皮(用紗布袋裝)、醬油、香蔥、味精,制成鹵水。
8.煮幹
將準備好的鹵水帶回鍋中,加入豆腐幹,煮30分鐘左右。取壹塊豆腐幹觀察。如果是棕紅色的,很好吃,就拿出來。
擴展知識:如何讓豆腐幹好吃
1,雪菜炒豆幹
將卷心菜用水沖洗幹凈,然後切成丁。將豆腐幹洗凈,切成條狀。鍋中倒入少許油,加熱後將白菜翻炒,再放入豆腐幹。炒好後,嘗壹下鹽,因為白菜本身就含鹽,所以根據個人口味加點鹽,炒菜前加味精調味。
2、芹菜炒豆幹
芹菜去葉去筋,洗凈,切段,豆腐幹洗凈,切條。將部分蒜切末,鍋中倒油,燒熱,放入蒜末炒香,再放入豆腐幹翻炒。待豆腐幹表面微微起泡,放入芹菜、鹽、醬油,大火翻炒,出鍋前放入味精,再倒入香油。
3.臘肉炒豆腐幹
將臘肉洗凈,切成薄片,豆腐幹切成條狀,然後將蒜葉洗凈,切成段,蒜切碎。鍋中倒入少許油,加熱後放入蒜末翻炒,再放入臘肉翻炒。因為臘肉裏面有很多脂肪,可以慢慢的把油炒出來,等油開始出來的時候,就可以加入豆腐幹壹起炒了。臘肉中還含有大量的鹽,調味時要註意適量,加點醬油上色。炒菜前加入蒜葉,翻幾下,再加入味精即可食用。
4.韭菜炒豆腐幹
韭菜洗凈,瀝幹,切段,豆腐幹切條。鍋裏倒油,油溫八分熱的時候把豆腐幹炒出來。等豆腐幹變色了再放韭菜,不然韭菜炒太久會變黃。炒菜過程中加鹽,炒勻後在鍋裏加入味精。
5.幹腌豆腐
鍋裏放水,倒入醬油、鹽、五香粉、茴香、八角、桂皮、蔥、姜片。如果妳想吃辣的,現在就可以加胡椒粉,把水燒開。如果有紅燒牛肉湯就更好了,可以直接用。豆腐幹可以切也可以不切,放入湯中,大火再次燒開後轉小火,慢煮,讓豆腐幹完全吸收汁的風味。完全入味時,加入味精,攪拌均勻,然後取出豆腐幹即可食用。壹般妳吃多少拿多少,剩下的還是泡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