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孩子厭食怎麽辦?

孩子厭食怎麽辦?

小兒厭食癥是指小兒(主要是3-6歲)長期厭食或厭食。它是壹種癥狀,不是壹種獨立的疾病。壹些慢性疾病,如消化性潰瘍、慢性肝炎、肺結核、消化不良和長期便秘,可能是厭食的原因(僅占9%)。但是,大多數孩子的厭食癥不是由疾病引起的(86%),而是由不良的飲食習慣、不合理的飲食制度、不良的飲食環境以及家長和孩子的心理因素引起的。

兒童厭食癥的(非疾病)原因—

飲食不規律,沒有固定的進食時間,進食時間延長或縮短,正常的胃腸消化規律被打亂。

片面追求高營養,不加控制地進食肉蛋奶,損害胃腸道,引起消化不良。

零食,嘴,胃,導致胃腸蠕動和分泌紊亂。

飲料、冰淇淋、巧克力等高熱量使血糖始終處於較高水平,而不會感到饑餓。

飲食環境差,邊吃邊玩,或者吃飯時父母的戲弄、訓斥,使大腦皮層的食物中樞無法形成顯性的興奮焦點。

父母過分關註孩子的飲食,使孩子產生逆反心理,進而以拒絕進食作為籌碼。

運動量不足,新陳代謝下降,胃腸道消化功能無法加強。

服藥過多或濫用保健品,增加胃腸消化吸收負擔。

其他:生活不規律、睡眠不足、過度疲勞、便秘、身體不適等。,也是厭食不可忽視的原因。

兒童厭食癥呢-

首先,帶孩子去正規醫院的兒科或消化科進行全面詳細的檢查,排除可導致厭食、缺鐵、缺鋅的慢性病。

飲食有規律、有規律,保證飲食衛生;生活規律,睡眠充足,排便規律;營養要全面,多吃粗糧和果蔬;限制零食和甜食,少喝飲料。

改善飲食環境,讓孩子專心吃飯,保持好心情。

家長應避免過分關註孩子的“追著餵”等進食行為;當孩子故意拒絕進食時,他們無法適應。比如他們壹頓兩頓不吃,家長不要擔心。這說明孩子攝入的能量足夠了,到了壹定時間孩子自然會索要食物;千萬不要把符合要求作為孩子吃飯的條件。

加強體育鍛煉,尤其是長跑、遊泳等耗氧運動。

不要盲目吃藥,不要濫用保健品;可以服用調理脾胃、促進消化吸收的中西藥,但要註意:壹是要看兒科醫生或消化專科醫生,不要聽信遊醫、巫醫的甜言蜜語;第二,不要過度依賴藥物。孩子的腸胃消化功能潛力很大。如果嚴格遵循以上幾項,大部分孩子的厭食癥是可以不用藥物治愈的。

介紹幾種常用的治療小兒厭食癥的中成藥——

(摘自人民健康網-& gt;在線健康中醫-& gt;中醫中醫醫療)

1.健兒消食口服液:

具有健脾益氣、理氣消食的功效。適用於小兒厭食癥,屬氣陰兩虛。3歲以下兒童5 ~ 10~20ml,3歲以下兒童10~20ml,壹日兩次。

2.小兒小薺丸:

具有消食化滯、理氣止痛的功效。適用於厭食、食滯的兒童。3 ~ 6個月服用10粒,6個月至1歲服用20粒,1 ~ 3歲服用30粒,3 ~ 6歲服用50粒,每日2次。

3.兒童最喜愛的平板電腦:

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適用於兒童各種原因引起的厭食癥。1 ~ 3歲2 ~ 3片,3 ~ 5歲3 ~ 5片,5歲以上更多,每日3次。

4.健脾糕片:

具有開胃健脾的功效。

用於脾胃虛弱的厭食患者。咀嚼,1 ~ 3歲6 ~ 8片,3 ~ 6歲8 ~ 12片,每日2次。

5.大山顆粒:

具有增進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

用於各種原因引起的食欲不振。

0 ~ 3歲65438+3g,3 ~ 6歲6g,6 ~ 9歲9g,每日2 ~ 3次。

6.健兒散:

具有開胃健脾、生津消食的功效。用於脾虛、津液不足引起的小兒厭食癥。3 ~ 6歲服用2 ~ 3g,6 ~ 9歲服用3 ~ 5g,每日兩次,連續服用1 ~ 2個月。

讓寶寶吃好的秘密法寶;

第壹招:給寶寶制定壹個簡單的用餐時間表。

沒必要太詳細,主要是算出寶寶壹周內要吃的主食。不是所有的飯菜都做好了,只要保證寶寶能在這壹周內吃到菜譜就可以了。比如這周給寶寶做兩次排骨湯;還給他燉雞;保證每天都能吃到蔬菜。然後簡單列出蔬菜的名稱。具體哪壹天吃什麽,要看實際情況。

第二招:不要連續餵孩子太久,尊重孩子的饑餓意識。

大人可以在壹歲半之前幫孩子吃飯,吃飯的時間要控制好。千萬不要養成孩子邊吃邊玩的習慣。給孩子餵奶時,不要突然在孩子嘴裏放壹口,並為此沾沾自喜。吃飽了就是飽了,吃多了對他的胃也是壹種負擔。當孩子可以自己吃飯的時候,盡量讓他們自己吃。雖然開始弄了壹桌子的米粒,臉和身體都極度尷尬,但這是必要的開始,也是壹個好習慣。而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妳要問他:“妳吃飽了嗎?”即使那頓飯孩子吃得不多,他也說:“我吃飽了。”妳不能強迫他再吃了。這樣他才能逐漸體會到什麽是吃飽肚子。

第三招:不要恐嚇引誘寶寶過早使用筷子。

千萬不要做出類似“寶貝,吃了這壹勺,媽媽給妳買什麽?”這個承諾什麽時候結束?讓他意識到吃飯和睡覺壹樣正常,壹樣重要;不要說吃飯就讓他玩電腦遊戲,養成習慣。不玩電腦遊戲就不吃飯,正好給他壹個不吃飯的理由。不要大聲對他吼,這樣會讓寶寶產生逆反心理,對食物更有抵抗力。筷子在中國食物中仍然被廣泛使用,筷子文化是我們應該提倡和發展的。早早教寶寶用筷子,我覺得好處多多。我兒子不到兩歲時就會用筷子。現在他用筷子很熟練,無論拿什麽菜,對他來說都很難。這樣也增加了寶寶自己吃飯的信心。

第四招:經常搞小動作。

有壹段時間,兒子對早餐不感興趣,只是喝了壹杯牛奶就不吃了。他還說學校老師會給點吃的。我知道學校的零食是10點才供應的,所以壹杯牛奶的營養是維持不了這麽長時間的,而且經過壹夜的消化,肚子基本是空的。我大概是吃膩了雞蛋,面條,面包蛋糕,就給他煎了餃子。好久沒吃湯圓了,饞死了。冰箱裏有現成的。有黑芝麻,五仁,花生,豆沙餡。我不相信沒有他喜歡的東西。果然,當我端上炒湯圓的時候,他壹開始並沒有太大的反應。吃了壹個,他連說好吃。他吃了壹頓非常美味的飯,吃了很多。

第五招:給食物壹個美麗的故事。

在給寶寶介紹壹種新食物時,可以嘗試給這種新食物披上漂亮的外衣。就是給孩子們講這個食物背後的故事。比如洋蔥,兒子剛接觸洋蔥的時候問我:“洋蔥和羊有什麽關系?”我先告訴他,洋蔥和羊沒有關系,它的老家在西方國家。有壹次,壹個小女孩偶然發現了它。她拿給別人看,問他們能不能吃。別人沒吃過,也不敢嘗。只有勇敢的小女孩嘗過。雖然眼淚來自於辣,但人們知道洋蔥是可以吃的,是生的辣,不是熟的辣,而且很有營養。這個故事是我兒子對洋蔥有感性認識,喜歡洋蔥是因為喜歡別人說他勇敢。當然,這個故事是我杜撰的,說起來容易。

第六招:嚴格控制零食數量。

其實有些零食壹點營養都沒有,比如壹些膨化食品,沒有營養,相當油膩,味精太多。如果寶寶吃多了,會覺得肚子餓,直接影響正餐。家裏準備壹些餅幹之類的還是很有必要的。有時候寶寶餓了,自己做飯不做飯也能暫時充饑。

第七招:讓寶寶參與進來,嘗嘗當小管家的感覺。

當寶寶有意識的時候,要尊重他的意識。妳可以問他想吃什麽樣的食物,這樣就有針對性了。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讓他跟著,選壹些他喜歡的菜。等他回來了,讓他幫他選菜,或者讓他做壹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讓他在勞動中有成就感。

第八招:以身作則,給寶寶做個好榜樣。

記住,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在要求孩子的同時,不要忽視自己的責任。如果有挑剔的媽媽,不要怪寶寶挑剔。孩子很容易受家庭環境的影響,如果媽媽挑食,不自覺的就做自己喜歡吃的,我怕他們連不喜歡吃的都不買。所以首先要給寶寶壹個健康的環境,從自身做起,嚴格要求。

好了,我暫時教妳這八招。記住:給寶寶壹個好習慣,會讓他終身受益。寶寶是要哄的,不是要騙的,更不是用來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