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夕宮的故事》主要講述了乾隆後宮貴妃的故事,而如意宮中禦愛的女主角則是《朱桓公主》中的反派角色烏娜拉皇後。
相比之下,《顏夕宮的故事》則是蘇王秀蘭披著後宮的外衣,扮演惡魔並升級為公主。如意的宮廷愛情在現實中有點殘酷。比如易和,從青春到厭惡,都是充滿負能量的中年男女。
值得壹提的是,兩部劇的古裝道具精致,可圈可點。尤其是如意的皇家愛宮,已經投入了3000億元!
皇宮裏的皇後們只能吃壹種塑料蔬菜,而霍建華版如意宮中的乾隆皇帝可以在他的妃子們去的任何地方被餵食。反正每壹集不是吃就是喝。
為了深入展現人物性格,如意的《宮中情緣》為甘桂圓安排了很多喝茶的場景,每集都是關於茶和杯子的。
茶葉有很多種,如雲起瓜片、西湖龍井、武夷巖茶和雲南普洱
裏面的茶具也是極為精致,尤其是清朝人喜愛的蓋碗,每集出現五六次。並不是主角比主角好,出現頻率比後宮妃子高。
顏色也是紅、橙、黃、綠、藍、紫,拼成了壹道彩虹召喚龍。
所以這根本不是壹部功夫片,而是壹部關於清代茶文化的紀錄片。
我們來看看乾隆皇帝喝的是什麽茶。
1.雲起瓜片
《如意宮中禦愛》第五集,乾隆半夜來見如意。他從紅木桌子上拿起茶,想喝。如意連忙制止,說茶涼了。他讓丫環阿若端來熱茶,乾隆喝了壹口,問道:“是雲起瓜片嗎?"
阿若瀟灑地答道:“我猜皇上剛吃過晚飯,天氣冷是必然的。此茶以祛汙化滯為佳。”
乾隆聽後,給如意講了壹段甜蜜的“情話”:“怪不得我想妳的茶,原來妳也想我。”懂茶的人連撒狗糧都不壹樣!
劇中提到的雲起瓜片就是六安瓜片,產於安徽六安雲起山。
高山環繞,氣候溫和,茶葉已拔,芽莖已除。它是中國唯壹壹片去梗去芽的綠茶。
李白有詩壹首,吟誦六安茶雲“水在長江,茶在頂”。
雲起瓜片炒綠茶時,用的是原鍋,芒帚,栗炭,火翻烤,手工炒制,前後達到81次。單片茶無梗芽,色澤翠綠,潤如霜,形成湯色清綠,香氣高,回味悠長。
乾隆時期的“雲起瓜片”非常昂貴,是皇家貢品。據史書記載,慈禧生下同治皇帝後,每月可享受14兩雲起瓜片的待遇。
從這個細節也可以看出,易如在當時是非常受寵的,雖然他的職位並不高。
2.奶茶
如意宮中禦愛第六集,乾隆早上來到慈禧太後的壽康宮說話,把奶茶遞給慈禧太後。
牛奶就是我們現在的牛奶。清朝初期,清宮還保留了壹些遊牧民族的生活習慣,以喝奶茶為主,用牛奶泡茶,後來改為清飲。
奶茶不僅是清宮的日常飲品,也是宴席中的重要角色。奶茶會用在年夜飯宴席、壇廟祭祀、喪葬儀式等正式場合。
清宮金塊雲龍鑲嵌飾品葫蘆奶茶壺
清宮用茶主要來自雲南、福建、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四川等著名產茶區的70多個縣。故宮茶葉年消耗量為1.39萬斤。
“乾隆禦制”和缺壇白玉鑲寶石奶茶碗
從乾隆皇帝到後宮嬪妃,每天制作奶茶所需的牛奶量都是按照奶牛的頭數來計算的。
按照大清帝國的規矩,皇帝和皇後壹天有65,438+000頭牛,其中包括7個皇妃和4個嬪妃。甘龍六次下江南,每次都特意帶了75頭奶牛,為奶茶提供鮮奶。
甘龍曾為奶茶寫過壹首詩:“奶油煮牛奶,玉碗仿羊脂。皇宮贊,茶賜。”可以說,甘龍也是奶茶的真愛粉。...
3.麥冬茶
在《如意宮中情緣》第十集裏,乾隆正在書房看書,讓貼身太監李煜端茶倒水。李煜奉夫差之命給乾隆送去了麥冬茶,因為天熱,需要降火。
麥冬茶,名為茶,其實是壹種中藥,味甘,微苦,性寒,有生津止渴、潤肺止咳的功效。飯前喝麥門冬茶有養脾胃的作用,適合兒童、老人等脾胃虛弱的人飲用。
據清代檔案記載,甘龍晚年每天服用人參麥冬茶,因為麥冬的寒性中和了人參的熱性,五味子可以克制他的情緒。吃了這個方子,甘龍有了很好的滋補潤澤作用。
4.大紅袍
在如意宮中的皇家愛情的第三十八集,乾隆想把他的女兒和靖公主嫁給蒙古人。怕公主不同意,他讓貼身太監李煜轉告如意去勸公主。
春天到了,如意坐在暖閣裏,欣賞風景,品茶。壹邊是俏丫鬟用小竈給她燒水,桌上的器皿全是功夫茶的擺設,她在喝武夷山大紅袍。
正是在明末清初,功夫茶的壹系列節目和序列才正式形成。最早記載功夫茶茶道的書籍是乾隆年間賈超嶽峰的《夢工廠雜記》。
大紅袍產於福建武夷山東北部天心巖下的九龍山高崖上。泉水常年從巖頂滴落,滋潤著茶田,使大紅袍出類拔萃,被譽為“茶中狀元”。
大紅袍制作工藝復雜,耗時長。傳統工藝有烘幹、晾曬、搖青、碰撞、油炸、揉撚、初烘、風選、采摘、復熱、篩選、堆垛、勾兌等十余道工序。
泡武夷巖茶大紅袍更多的是功夫,重在吃水,以味取香,講究巖韻,所以要細心,從容,投入。
大紅袍也是乾隆的最愛,曾經寫過壹句詩:“壹方面武夷最好,氣味清,有骨。”大紅袍的“巖韻”特色寫得淋漓盡致。
在《如意宮中情》第七十壹集裏,乾隆因為兒子張永不尊重香妃的冷香而遷怒於純貴妃。比如如意來到養心殿,勸說乾隆不要因為香妃而傷害他父子,為他泡了壹杯他壹直愛喝的龍井。
這時乾隆說不再喝龍井,讓貼身太監李煜拿沙棗花茶。沙棗花是來自費翔故鄉的茶。
甘龍迷戀費翔,喜愛我和吳蓮最愛的龍井。
如意看著甘龍無助的眼神,覺得當初那個心有靈犀的男人已經不存在了。
歷史上,在各種茶中,西湖龍井是甘龍的最愛。
西湖龍井之所以出名,是因為甘龍六下江南,四次來到西湖茶區,為龍井寫了四首詩,並將龍井公戶廟旁的18棵茶樹命名為“禦茶”,要求每年進貢。
西湖龍井,產於杭州西湖龍井茶區,是中國十大名茶之壹。屬於壹種扁滑的綠茶。因產地、制法不同,可分為龍井、奇強、大方。
西湖龍井有1,200多年的歷史。它最早產生於宋代,在明朝被列為上品,在清朝被列為貢品。
清明前稱為“明前茶”,谷雨前稱為“雨前茶”。明前茶又叫“女兒紅”,“院外風笑,明前龍井女兒紅”,是西湖龍井茶的絕妙寫照。
龍井茶采摘有三個特點:早、嫩、勤。采摘後的芽葉要經過攤青、炒青、回潮、篩選、蒸青、篩選、分揀等幾道工序。
油炸技術很復雜。根據不同鮮葉原料和不同炒制階段,分別采用“搖、拍、壓、攤、拋、扣、立、抓、壓、磨”十種工藝。
龍井茶沖泡時,芽直立,湯色清澈,香氣鮮高,滋味鮮甜,葉嫩如花。
五種茶,從雲起的兩片壹模壹樣的瓜片到雨前的冷漠疏遠的龍井,成為如意《宮中禦愛》中易如和甘龍感情的象征,見證了他們從少年到中年,從相愛到分離的過程。
人生是壹壺茶,壹杯茶,壹個世界。
歷史上的乾隆更是愛茶。在85歲的嘉慶登基大典上,壹位老臣說:“國家壹天不能沒有君主。”聽了這話,甘龍哈哈大笑,意味深長地答道:“妳壹天不能沒有茶。”
由此可見茶在乾隆心中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