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三足鼎立到六強對峙
四年前的鹽湖城冬奧會,挪威、德國、美國三國的金牌均達到了兩位數,形成三足
鼎立之勢。
本屆都靈冬奧會,首先讓行家們大跌眼鏡的是上屆霸主挪威軍團的慘敗。挪威是世界傳統冰雪強國,前19屆冬奧會,該國累計奪得96枚金牌,位居世界第壹。上屆冬奧會,他們依然以13金傲視群雄。而本屆挪威居然只收獲兩金,被擠到了第13位。
挪威人失利的主要原因是被寄予厚望的眾多老將大都不在狀態。鹽湖城冬奧會,該國有4枚金牌出自冬季兩項。其中比約恩達倫便獨得3枚個人項目金牌,加上接力項目,該屆冬奧會冬季兩項全部男子4枚金牌盡歸挪威。而本屆比約恩達倫大失水準,只領到了兩銀1銅;挪威人在該項目也寸金未得。
德國、美國是上屆金牌榜的第二、三名。挪威人退出了爭奪,他們自然當仁不讓。尤其是德國,時隔八年之後,又壹次以11金躍居冬奧會榜首位置。
與挪威形成鮮明對照得是,德國的老將們在都靈個個狀態奇佳。29歲的冬季兩項選手格雷斯上屆冬奧會的最好成績只是第15名;此次,他先在都靈冬奧會奪得首枚金牌,接著又連搶兩金。
德國人除保持了在雪橇、速滑等項目的傳統優勢外,還不斷拓展新的奪金領域。本屆冬奧會***增設了6個單項,其中冬季兩項男子15公裏、女子12.5集體出發公裏兩個新項目的金牌,都進入德國人囊中。
美國能以9金維持自己冬奧會金牌的老三地位,得益於多名新人的冒尖。該國所獲金牌有5枚來自23歲以下的年輕選手,其中兩名冠軍只有19歲。
俄羅斯、奧地利瑞典是本屆冬奧會三個進步明顯的軍團。尤其是奧地利和瑞典:奧地利上屆冬奧會只以3金位列獎牌榜第十;本屆他們在高山滑雪項目就收獲4金,加上北歐兩項、跳臺滑雪和無舵雪橇角逐中的進賬,金牌猛增至9枚,坐上了獎牌榜第二把交椅。瑞典上屆沒有金牌,此番在男子冰球、女子冰壺和越野滑雪團體競速等集體項目做足了“文章”,最終以7金擠進六強。
俄羅斯上屆冬奧會只以5金排第5位。本屆憑借花樣滑冰、越野滑雪等的出色表現,以8金排獎牌榜第4。加上獲7金的加拿大,德、奧、美、俄、加、瑞六國雖金牌數不等,但獎牌均超過14枚,以明顯的整體強勢構築了本屆冬奧會的六強對峙格局。
各國實力呈現接近趨勢
上屆冬奧會,有18個國家染指金牌、24個國家登上獎牌榜,是冬奧會史上獲金牌、獲獎牌面最廣的壹屆。都靈冬奧會,獲獎牌的國家達到26家,染指獎牌國家之多超過歷屆;獲金牌的的雖然仍為18家,但金牌的分布卻愈加均衡。
四年前的鹽湖城冬奧會,挪威、德國、美國席卷了全部金牌的四成多。本屆在都靈,排名獎牌榜前三位的德國、奧地利、美國的金牌總數為29枚,只占全部金牌的不到三分之壹。
冰雪項目的特點,決定了冬奧會染金奪牌的國家短時間很難有較大幅度增加,但從本屆冬奧會不難發現,那些已經成為冬奧會“金牌俱樂部”成員的國家的實力,卻呈現愈加接近的趨勢。鹽湖城冬奧會金牌數不足10枚的國家有15個,本屆增至17個,便是又壹個證明。
愛沙尼亞系歐洲波羅的海沿岸的壹個小國,人口只有區區140多萬。鹽湖城冬奧會上,該國的韋爾帕魯獲越野滑雪男子15公裏冠軍。這是該國歷史上的首枚冬奧會金牌。本屆冬奧會,34歲韋爾帕魯蟬聯15公裏桂冠成功;該國女將斯米古恩也冒了出來,連奪越野滑雪10公裏和15公裏兩枚金牌。愛沙尼亞從而以3枚金牌首次進入冬奧運獎牌榜前12位。
自1980年美國普萊西德湖冬奧會以來,每屆冬奧會都有速滑、或短道速滑世界紀錄產生;1988年的第15屆和上屆在鹽湖城冬奧會,新的世界紀錄都有8項之多。都靈冬奧會卻沒有打破壹項世界紀錄,只有兩項冬奧會紀錄,這可是26年來從未有過的。
1988年卡爾加裏冬奧會,速滑項目能夠全面改寫世界紀錄,主要得益於首次進入全封閉的體育館比賽,不受外部自然條件影響。而鹽湖城冬奧會之所以得名“世界紀錄高產”的冰雪盛會,則與鹽湖城1307米的高海拔不無關系。而都靈是壹個低海拔舉辦地,自然就制約了新紀錄的產生。
未能改寫世界紀錄,心氣甚高的世界紀錄保持者們並非就能在都靈帶回冠軍,因為各國對手們的水平越來越高,大家的實力在伯仲之間,每個項目的爭奪都非常激烈。美國的赫德裏克是男子速滑1500米世界紀錄創造者。都靈冬奧會該項比賽,他卻輸給了名不見經傳的意大利大學生、24歲的法布裏斯,只獲得銅牌。
德國的佩奇斯泰因系冬奧會女子速滑5000米的“三連冠”和該項世界紀錄保持者,都靈冬奧會,這位32歲的“常勝女將”也惜敗於荷蘭選手休斯。
亞洲多線突破活力四射
都靈冬奧會,亞洲參與、出頭的項目盡管還比較有限,但在短道速滑、花樣滑冰、自由式滑雪等幾條戰線活力十足,上升勢頭不可逆轉。
首先是韓國的短道速滑。他們壹舉拿下了該項目全部8個單項中的6枚金牌,創亞洲壹國在壹屆冬奧會上的奪金最高紀錄。加上中國選手王蒙 的女子500米短道速滑冠軍,亞洲選手***奪得短道速滑的7枚金牌。
韓國人在短道速滑中還造就了兩位“三冠王”――陳善有和安賢洙。17歲的前者獨得女子1000米、1500米和3000米接力三項冠軍; 20歲的後者將男子1000米、1500米和5000米接力金牌戴在胸前。本屆冬奧會***三位“三冠王”,韓國就有兩位,這在亞洲也是空前的。
亞洲的第二個突破來自男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中國21歲的韓曉鵬力壓歐洲多名壹流高手,奪得該項目金牌。打破了該項目進入冬奧會12年來歐美男子選手稱霸的壹統局面。這也是中國雪上項目的壹次歷史性突破。
花樣滑冰是冬奧會最早設立的項目之壹。在以往的19屆冬奧會上,亞洲該項目的最好成績出自女子單人滑,只是壹枚銀牌――1992年在阿爾貝維爾舉行的第16屆冬奧會上,日本選手伊藤綠獲該項目亞軍。
本屆都靈冬奧會,女子單人滑奪金的最大熱門本是俄羅斯的斯魯茨卡亞。誰料日本24歲的荒川靜香比賽中超水平發揮,短節目較量雖然只排位第三,自由滑的發揮卻幾近完美,得到了125.32的高分,“逼得” 斯魯茨卡亞出現了失誤。結果,荒川靜香出人意料地登上該項目“後位”,成為冬奧會單人滑、乃至花樣滑冰歷史上的首個亞洲冠軍。
過去,亞洲有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烏茲別克斯坦、中國獲得過冬奧會金牌,整個亞洲冬奧會金牌累計為23枚。其中1998年在長野舉行的第18屆冬奧會,亞洲收獲金牌最多,為8枚。都靈冬奧會,亞洲所得金牌累計為9枚,創造了壹屆冬奧會收獲金牌的新 “紀錄” 。
亞洲在都靈的奪金者多位新人,後勁不可限量;亞洲的項目也都很有特色,具備了較強的沖擊力和持續發展、提高的陣容結構。而且,亞洲參加冬奧會比賽的國家和地區的數量,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參賽面也越來越廣。
都靈冬奧會的表現和成績再次證明,今後相當壹段時間,亞洲將是冬奧會最活躍的金牌增長點之壹。
2金4銀5銅——盡管都靈冬奧會中國金牌與上屆持平,11枚獎牌卻已經創造了歷史。在之前所參加的七屆冬奧會上,中國冰雪軍團累計奪得22枚獎牌,其中收獲最多的是四年前在美國鹽湖城舉行的第19屆冬奧會,當時也只是收獲了8枚獎牌。
雪上參賽面廣首度收金
冰雪項目中,論水平和成績,中國壹直是“雪不如冰”。都靈冬奧會,由於韓曉鵬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項目“壹鳴驚人”,奪得金牌,此不平衡狀況已經開始發生變化。
自由式滑雪是中國雪上項目“蓄謀已久”的突破口。早在1998年的長野冬奧會上,徐囡囡就奪得女子空中技巧銀牌,改變了中國雪上項目冬奧會與獎牌不搭界的尷尬。此番在都靈,中國“四朵金花”全部躋身空中技巧前十二名決賽,李妮娜、徐囡囡、郭心心分別獲得第2、4、6名,顯示出強大的整體優勢。
男子空中技巧,中國以往的最好成績只是第17名。本屆冬奧會不僅有韓曉鵬、邱森同時闖進決賽,前者還在資格賽和決賽中均位居首位,無可爭議地領回金牌。這不僅是亞洲選手首次問鼎自由式滑雪金牌,也是中國男子冰雪健兒首次在冬奧會上占得鰲頭。
上屆鹽湖城冬奧會,中國僅參加了冬季兩項、越野滑雪和自由式滑雪***三個雪上項目的17個小項的爭奪。都靈冬奧會,除了上述三個大項,中國健兒還出現在高山滑雪、跳臺滑雪、單板滑雪賽場,涉足的雪上大項首次增加到六個;小項則猛增至27個。
而且,中國雪上項目的參賽人數還首次超過了冰上項目。都靈冬奧會84個單項中,雪上項目占三分之二。中國大幅度增加雪上項目參賽規模,顯示出全面進軍冬奧會的初衷和姿態。
本屆都靈盛會與上屆鹽湖城冬奧會均參加的單項***15個。若加以比較,就會發現,本屆有三分之二項目的成績更好些。其中冬季兩項可比較的有7個單項,4項成績好於上屆。男子10公裏個人項目,過去的最好名次只有第41名。這次,23歲的張成燁位居第18。女子10公裏個人,上屆中國選手最好成績為44名;本屆28歲的劉顯英名列第9。如果中國提高射擊水平,該項名次還會較大幅度提高。
女子12.5公裏集體出發是本屆冬季兩項新設立的單項,劉顯英位居第7,前六名皆為歐洲選手。這已是中國本屆冬奧會冬季兩項的最好名次。
越野滑雪中國表現最突出的是22歲的王春麗。她在女子10公裏、20公裏個人項目比賽中,分別位居第18、21位,均創中國歷史最佳水平。
冰上多數單項成績看漲
上屆冬奧會,楊揚奪得女子短道速滑兩枚金牌,打破了冬奧會歷史上中國金牌為零的僵局。都靈冬奧會,中國***派出34名選手參加了冰上項目3個大項、22個小項的爭奪。雖然只是由王蒙 收獲了1枚金牌,但比較都靈與鹽湖城兩屆冬奧會均參加的17個冰上項目,除1項名次持平外,中國本屆卻有10項的成績優於上屆。
中國速滑項目未能實現染指金牌的目標,整體實力的提升卻有目***睹。在都靈,中國15名冰上健兒參加了11個項目比賽,以上屆和本屆***同參加的全部7個項目相比較,本屆各項的成績都有不同程度提高。
女子最值壹提的還是500米項目,因為中國的王曼利、任慧包攬了該項目第二、三名。1992年第16屆冬奧會上,葉喬波曾奪得女子速滑500米銀牌。可獨得壹個項目兩枚獎牌,對中國速滑而言還屬首次。自1998年第18屆冬奧會起,500米速滑改為以兩次滑行的總成績排定名次,難度增加。王曼利的銀牌還是實行新規之後,中國運動員首次獲得500米速滑獎牌。
男子速滑,中國表現最好的還是500米項目。21歲的於鳳桐本屆冬奧會位居第5,也是1994年第17屆冬奧會劉洪波所獲該項第4名之後,中國男子速滑的最好表現。
花樣滑冰三個項目,都靈冬奧會中國表現最搶眼的是雙人滑。上屆冬奧會,申雪、趙宏博奪得銅牌。這既是該單項中國歷史最好成績,也是中國花樣滑冰在冬奧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之壹。
本屆冬奧會,中國派出張丹/張昊、申雪/趙宏博、龐清/佟健***三對選手出戰雙人滑比賽,結果依次包辦第二到四名。這在冬奧會史上也並不多見。
短道速滑歷來是中國奪金的重點,這次的金牌、獎牌數均未能超越上屆冬奧會,8個參賽項目有5項較上屆名次下降,僅男子1000米、女子1500米的成績優於上屆。
冠軍大器早成新人冒尖
與夏季奧運會相比,冬奧會奪冠者年齡相對偏大。然而,中國都靈冬奧會金牌得主王蒙、韓曉鵬的年齡卻分別只有20歲和22歲,稱得上大器早成。
王蒙雖然是首次參加冬奧會,卻已“久經沙場”,近兩年在短道速滑女子500米項目幾乎戰無不勝。本屆冬奧會又獨得500米冠軍、1000米亞軍、1500米季軍,是中國軍團獲三枚獎牌的唯壹壹人。
上屆冬奧會,韓曉鵬在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30名參賽者中僅僅位居第24;而且還從未在世界性比賽中染指金牌。本屆冬奧會,他從資格賽到決賽“壹黑到底”,最終奪金,表現出超乎其年齡的難得的心理素質。這對於壹名高水平選手是最寶貴的。
豈止是冠軍,本屆冬奧會中國其他帶回獎牌的選手也大多十分年輕。張丹、張昊是第二次參加冬奧會,年齡分別不過20、21歲。他倆奪得雙人滑亞軍,已經是亞洲選手在該項目的壹次突破。都靈冬奧會該項目***20對選手參賽,張丹、張昊是前九名中最年輕的壹對,前途不可限量。
李妮娜是賽前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奪冠呼聲最高的。遺憾得是她最終惜敗於瑞士29歲的魯厄,獲得壹枚銀牌。不過,她剛剛23歲,今後的路還很長。
還有女子速滑500米銅牌獲得者任慧,身高1米80,條件非常好。去年世界大學生冬運會曾獲1000米速滑冠軍。本屆冬奧會,若非1000米比賽中出現失誤,22歲的她還有可能獲得好成績。
另外,中國還有壹些年輕選手在都靈經受了鍛煉,顯示出喜人的發展前景。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郭心心,資格賽排名第二;決賽第壹跳位居第壹,第二跳只要站穩就是冠軍,可惜落地時出現失誤,結果名列第6。她不過22歲,動作難度已經達到世界第壹,今後若在穩定性上再下功夫,完全可以沖擊世界大賽金牌。
中國此次首度參加了冬奧會單板滑雪女子U型槽角逐,兩名參賽者為17歲的潘蕾、不足15歲的孫誌峰。她倆資格賽分別排在第28、31名,未能擠進決賽,但還是表現出較高的起點。
單板滑雪是壹個年輕的項目,1998年才進入冬奧會。中國開展該項目時間很短,能有兩人獲得冬奧會“入場券”已經非常不易。潘蕾去年曾獲得世界大學生冬運會亞軍。孫誌峰是都靈冬奧會年齡最小的參賽者,曾經練過武術。目前,她的動作難度已經趕上了世界壹流選手。
U型槽項目很適合以靈巧見長的中國選手。隨著時間的推移,該項目完全有可能成為中國在冬奧會上壹個新的奪金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