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我還在醫院生孩子,晶晶的奶奶已經回家燉雞湯了。
後來剖宮產後不通氣就吃不下飯了,那碗雞湯也沒喝過。
還好我沒喝。小姑坐月子,我媽天天燉老母雞湯。喝了半個月後得了乳腺炎,半夜去醫院打點滴。而且生完孩子後,她的體重和孕晚期差不多,是130斤,也就是說生完孩子壹斤都沒減。
後來仔細研究營養學才知道老母雞脂肪含量比較高,蛋白質含量比較低。老母雞燉的湯會有壹層厚厚的油,其實是脂肪。吃多了,媽媽容易發胖,容易得乳腺炎。
後來有個同學問我能不能喝雞湯:可以,只要對媽媽身體好,孩子就能更健康。
學生按照我的方法喝雞湯。孩子出生的時候才5斤4兩,滿月稱重的時候已經9斤了,長了將近4斤。
孩子身高也長了5厘米,同學準備生的時候是130斤,生完之後是126斤,生完之後就變成了120斤。
為什麽有的人喝雞湯會胖,會乳腺炎,為什麽有的人喝雞湯會胖,會養肥孩子?
盡量不要選老母雞。
很多老人認為坐月子喝老母雞湯可以生奶。老母雞雌激素多。有人認為雌激素可以刺激產奶。其實雌激素和催乳素是有拮抗作用的,就是吃太多雌激素會抑制產奶。
其實幫助乳汁分泌的應該是老公雞中的雄激素,但是因為老公雞中的雌激素對人來說太少了,實際上對乳汁的影響不大。
雞越老,脂肪含量越高,尤其是老母雞脂肪含量高,蛋白質含量低。煮雞湯就是壹層厚厚的油。
所以不建議選擇老母雞。最好選擇壹些剛出欄的雞,因為它們的蛋白質含量更高。
只喝雞湯,不喝上面的油。
雞湯煮好後要撇去上面的油,只喝下面的清湯。下面的清湯含有大量的B族維生素,可以讓牛奶中的B族維生素含量更高,牛奶中還有少量的蛋白質,會讓牛奶感覺更甜。
少量的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可以更好的滋養哺乳期媽媽的身體。
牛奶最重要的原料其實是水。每天喝幾百毫升的雞湯,可以為乳汁分泌提供大量的原料。
雞湯盡量少放鹽。
雞湯裏放蘑菇或者胡蘿蔔,可以讓湯更甜,可以不加鹽喝。
壹般我們壹般喝幾百毫升的湯。如果我們放鹽,可能會導致鹽攝入量過高。如果我們的媽媽吃鹽過多,就會導致乳汁中鈉含量過高,不利於寶寶的健康。
原則壹:少吃米飯,多吃粗糧。
每天米飯不超過兩盎司,豌豆、鷹嘴豆等雜豆每天壹兩,燕麥、青稞、蕎麥等全谷物壹兩。土豆、紅薯、芋頭、山藥等土豆壹至兩個。
雜豆、五谷雜糧、土豆也含有豐富的B族維生素,含有較多的鉀、鎂、鐵、鋅、鈣等礦物質,可以使母乳更有營養。
而且富含膳食纖維,可以防止媽媽便秘,增加飽腹感,防止發胖。
原則二:蔬菜比水果多。
很多媽媽覺得水果又甜又好吃,裏面還有很多維生素和水分,每天要多吃水果。
我甚至覺得我吃了那麽多水果,吃不吃蔬菜都無所謂了。
水果確實好吃,但是含糖量比較高。如果媽媽吃得太多,很容易發胖。我們建議蔬菜應該比水果多。每天吃綠葉蔬菜可以補充維生素,防止便秘和肥胖。
原則三:魚、禽、蛋、肉不要超過半斤。
有的媽媽在坐月子期間,壹天吃壹只雞,壹條魚,甚至壹斤豬肉,確實有點誇張。我們建議母親在哺乳期間每天吃的瘦肉、雞肉和鴨肉不要超過兩盎司。魚蝦每天不要超過兩兩,每天吃壹個雞蛋就差不多了。
吃肉太多容易導致發胖,不利於媽媽控制體重。
原則四:牛奶不能少。
建議每天400毫升左右的牛奶可以用奶粉、純牛奶或酸奶制成,可以幫助媽媽補充鈣質,防止因哺乳缺鈣而引起的腰酸背痛,牛奶中的鈣也更加豐富,有利於孩子身高的增長。而且牛奶中的優質蛋白質還可以增加牛奶中的蛋白質含量。
原則五:不吃動物油,也要控制植物油。
產後媽媽盡量不要吃豬油、雞油等動物油。吃植物油壹天控制25克就夠了。
寫在最後
母乳媽媽不需要白白吃胖,學會正確飲食,健康養育孩子,媽媽也能減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