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道菜來源於“肉餡糕”。制造他的人是鄭興文,他的家鄉是遼寧建昌縣。後來,他和父親去了北京。14歲的他對美食和烹飪非常有熱情。鄭興文曾經在北京的壹個官員家裏學會了做官方菜肴。學徒鄭興文經過幾年的刻苦學習,於光緒七年1881在北平的壹條街上開了壹家名為“真味居”的中檔餐館。1907年,經朋友推薦,鄭興文將14名技藝精湛的廚師帶入當時的道臺府做廚師,專門為薛瑩第壹道臺督餐飲。
?道臺樓經常招待外賓。因為俄羅斯人喜歡酸甜口味,北方的鹹味讓外賓不舒服。為了取悅使節,道臺的杜命令政府中的廚師改變菜肴的味道。鄭興文把原來鹹鮮可口的“燒臘肉”改成了糖醋菜,鄭興文根據菜肴的做法,稱之為“煎肉片”,現在叫“煎肉片”。
1911年,鄭興文在奉天(今沈陽)舉行的世界鼠疫研究會上,因其高超的烹飪技藝受到了與會各國代表的高度贊揚,並獲得了大會頒發的“河畔食客”榮譽牌匾。從此,鍋包肉出名了。?
所以,我總結了壹下。壹個遼寧人,在北京讀書,到哈爾濱工作,在哈爾濱發明,最後在沈陽出名。
這道菜在東北三省各地流行起來後,各有特色。黑龍江和吉林差不多,都是糖醋混合汁,遼寧是個例外,喜歡加番茄醬。
壹般人都喜歡加糖醋醬,也就是所謂的老式鍋包肉。但是我忘不了我爸臨死前給我做的番茄醬鍋包肉。好像肉裏面摻雜了爸爸對女兒的愛,所以我也覺得加番茄醬最好吃。
其實菜在哪裏並不重要。?
?尤其是現在,大家都在追求養生。這道菜是純糖和油的混合物,其實對身體不好。
?但還是很難忘記那種酸甜爽脆的味道,因為這種味道承載了很多人深深的鄉愁和對親人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