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我媽媽今年 50歲了,白天做工很辛苦,到晚上又睡不著覺,睡覺時小腿經常酸軟,抽著的感覺,還經常上廁所,

我媽媽今年 50歲了,白天做工很辛苦,到晚上又睡不著覺,睡覺時小腿經常酸軟,抽著的感覺,還經常上廁所,

看描述應該是氣虛,壹般氣虛泛指身體虛弱、面色蒼白、呼吸短促、四肢乏力、頭暈、動則汗出、語聲低微等。包括元氣、宗氣、衛氣的虛損,以及氣的推動、溫煦、防禦、固攝和氣化功能的減退,從而導致機體的某些功能活動低下或衰退,抗病能力下降等衰弱的現象。人的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講就是元氣升降出入的運動;元氣不足會造成疲乏無力、腰膝酸軟、語聲低懶微言、胸悶氣短、精神不振、頭暈目眩、失眠健忘、食欲不振等諸多不適。

氣虛是壹種多發癥,原因多是先天不足、營養不良、年老虛弱、久病未愈、大手術後及疲勞過度。

如果兼有畏寒肢冷、自汗,脈沈緩或遲而無力,舌質胖淡舌苔白,那就是氣虛陽虛。

食療預防

對於氣虛者的飲食宜忌,應兼顧到五臟之虛的宜忌原則。 凡氣虛之人,宜吃具有補氣作用的食物,宜吃性平味甘或甘溫之物,宜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平補食品。忌吃破氣耗氣之物,忌吃生冷性涼食品,忌吃油膩厚味、辛辣食物

合理膳食

平時應註意飲食如:

1.甘平

 為主食,如葡萄、檸檬、木瓜、草莓、李子、蘋果、菠菜、紅蘿蔔、茼蒿、花椰菜、包心菜、豌豆、四季豆、花生、黑木耳、白木耳、玉米、栗子、橄欖、豆漿、白米、糙米、黃豆、黑豆、赤小豆、冰糖、魚肉、豬肉、雞蛋……等。

2.甘溫

 油菜、大頭芥菜、番瓜、龍眼、荔枝、櫻桃、番石榴、金桔、楊梅、桃子、杏子、李子、糯米、紅糖、麥芽糖、大蒜、香菜、生姜、蔥、茴香、醋、沙茶醬、牛肉、雞肉、蝦、黃鱔、淡菜、羊奶。

3.甘涼

 菱角、蓮藕、香菇、冬菇、蘑菇、瓢瓜、綠豆、豆腐、茶、麻油、生姜皮、蓮霧、西紅柿、甘蔗、香瓜、柳丁、無花果、蜂蜜、鴨、蟹、鱉、蛋白、枇杷、菠蘿。

以上食物輪流食用。盡量不要常吃冰冷寒涼或未熟食品,如西瓜、香瓜、水梨、柚子、葡萄柚、椰子、橘子、楊桃、柿子、香蕉、芒果、桑椹、奇異果、黃瓜、苦瓜、空心菜、筊白筍、豆芽、紫菜、海帶、西洋菜、豆豉、荸薺、白砂糖、蛤蠣、蚌類,以免影響血液循環。當不可避免時,盡量在白天食用,因當外界陽氣旺盛時,身體也較有抵抗寒氣入侵的能力。

補氣食材

粳米 性平,味甘,能補中益氣。早在《別錄》中即有主益氣的記載,唐代食醫孟詵亦雲:粳米溫中,益氣。清·王孟英還把粳米粥譽之為貧人之參湯,他說:貧人患虛癥,以濃米湯代參湯。氣虛者宜常食之。

牛肉 性平,味甘,有益氣血、補脾胃、強筋骨的作用。名醫《別錄》中說:牛肉安中益氣,養脾胃。《韓氏醫通》還說:黃牛肉,補氣,與綿黃芪同功。足見牛肉補氣之力,尤為顯著,故氣虛者宜常食之。

狗肉 性溫,味鹹,能補中益氣,對氣虛兼有脾虛或腎虛或肺虛或陽虛者更宜。《日華子本草》雲:狗肉補胃氣,壯陽,暖腰膝,補虛勞,益氣力。《醫林纂要》中還說,狗肉補肺氣,固腎氣。尤以秋冬季食之為佳。

雞肉 性溫,味甘,有溫中、益氣、補精、養血的功效。無論氣虛、血虛、腎虛,皆宜食之。民間對氣虛之人,有用黃芪煨老母雞的習慣,更能增加補氣作用。

鰱魚 性溫,味甘,能入脾肺而補氣。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鰱魚溫中益氣。清代食醫王孟英也認為:鰱魚暖胃,補氣,澤膚。故氣虛者宜食。

鱔魚 性溫,味甘,有補虛損、益氣力、強筋骨的作用,氣虛者宜常食之。《千金·食治》就曾說它主少氣吸吸,足不能立地。《本草衍義補遺》亦雲:黃鱔善補氣。

鱖魚 俗稱桂魚。可以補氣血,益脾胃。《日華子本草》雲:鱖魚益氣。《開寶本草》認為益氣力,令人肥健。尤以氣虛兼脾虛者最宜。

大棗 性溫,味甘,為常食之物,它有益氣補血的功效,歷代醫家常用之於氣虛病人。《別錄》說它補中益氣,強力。唐代食醫孟詵亦雲:大棗補不足氣,煮食補腸胃,肥中益氣第壹。所以,氣虛者宜用大棗煨爛服食為佳。

櫻桃 性溫,味甘,既能補氣補血,又能補脾補腎。《滇南本草》中記載:櫻桃治壹切虛癥,能大補元氣。

葡萄 性平,味甘酸,是壹種補氣血果品,除有益氣作用外,古代醫藥文獻還認為葡萄有健脾胃、益肝腎、強筋骨的作用。如《本經》說它益氣倍力。《滇南本草》認為葡萄大補氣血。《隨息居飲食譜》亦記載:補氣,滋腎液,益肝陰,強筋骨。所以,凡氣虛伴有腎虛、肺虛和脾虛者,皆宜食之。

花生 性平,味甘。《滇南本草圖說》稱花生補中益氣,不僅如此,花生還有補脾和補肺的作用,這對氣虛而兼有肺虛或脾虛者更宜,且以水煮花生食用為妥。

山藥 為補氣食品,凡氣虛體質或久病氣虛者,宜常食之,最為有益。山藥可以補肺氣,補脾氣,補腎氣,故凡肺氣虛或腎氣虛或脾氣虛的方藥中,都常用到它。

燕窩 性平,味甘,有益氣補虛、養陰補肺的作用,對氣虛又兼肺虛者尤宜。《本草再新》曾說它大補元氣。《食物宜忌》也有燕窩壯陽益氣的記載。《飲食辨錄》中還指出:燕窩,性能補氣,凡脾肺虛弱,及壹切虛在氣分者宜之,又能固表,表虛漏汗畏風者,服之最佳。

人參 性溫,味甘微苦,為中醫最常用的有力的補氣中藥,也是眾人皆知的補氣食物,它能大補元氣。《藥性論》中說它補五臟氣不足。《醫學啟源》還認為,人參治脾胃陽氣不足及肺氣促,短氣、少氣,補元氣。氣虛者食用人參,頗有功效,對氣虛兼有陽虛或脾虛或肺虛者,食之更宜。同樣的道理,黨參和太子參也有人參相同的作用,也適宜氣虛體質服食。《醫學衷中參西錄》亦雲:能補助氣分,並能補益血分。故氣虛者宜食。由於西洋參性偏涼,且有養肺陰和降虛火作用,所以,對氣虛而兼有肺陰不足者更為適宜。

黃芪 性微溫,味甘,也是中醫極為常用的補氣中藥,是民間常用的補氣食品。不少醫書都稱黃芪補壹身之氣。《本草求真》認為: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是以有耆之稱。根據醫家習慣,黃芪常與黨參或太子參或人參同服,則補氣之力愈佳,氣虛體質食之更宜。

紫河車 性溫,味甘鹹,是筆者最常用的補氣之物,它有著顯著而有力的補氣強壯作用。明代醫家吳球說它益氣補精。《本草再新》認為它能大補元氣。凡氣虛體質者,經常少少服食,確有卓著的補氣效果。

此外,氣虛者還宜食用糯米、粟米、玉米、青稞、番薯、南瓜、白扁豆、黃豆、牛肚、烏骨雞、鵝肉、兔肉、鵪鶉、青魚、魷魚、章魚、熟菱、海松子、胡蘿蔔、豆腐、豆漿、馬鈴薯、香蕈、草菇、平菇、蜂王漿、紅糖、白木耳、白術、甘草等。

食療菜譜

壹、山藥鯽魚湯

主料:鯽魚 500克

輔料:山藥 50克 糯米 10克

調料:花生油 35克 料酒 5克 大蔥 10克 鹽 8克

烹飪方法:

1. 鯽魚去鱗、鰓、內臟,洗凈,加少許精鹽稍腌壹會兒

2. 把山藥去皮,洗凈,切成片

3. 鍋置於旺火上,倒入花生油燒熱,放入鯽魚兩面煎壹下

4. 烹入料酒,加鮮湯、山藥煮熟,撒上精鹽、蔥花,淋香油即可。

食譜營養

鯽魚:鯽魚具有益氣健脾、消潤胃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能,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膽堿、澱粉、糖類、蛋白質和氨基酸、維生素C等營養成分以及多種微量元素。

二、木瓜鯽魚湯

主料:鯽魚 500克 木瓜 500克

調料:鹽 10克 料酒 15克 胡椒粉 2克 姜 5克 大蔥 10克 味精 2克

烹飪方法

1. 將鯽魚宰殺洗凈,在魚兩面各刻壹定花刀

2. 木瓜去皮、籽,切成片,洗凈

3. 鍋中倒入油燒熱,放入鯽魚煎至兩面出現硬皮取出

4. 鍋中倒入油,加入姜片、蔥段,爆出香味後,烹料酒,加雞湯、木瓜,水沸後再加入煎好的鯽魚,加蓋用小火燒至湯色乳白

5. 去掉姜、蔥,調味並加入胡椒粉即可食用。

制作提示 本品需雞湯約750克。

食譜營養

1. 健脾開胃,利尿。適於久病體虛、水腫、小便不利者食用。

2. 鯽魚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等。鯽魚具有益氣健脾、消潤胃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能,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木瓜有健脾消食的作用。木瓜中含有壹種酵素,能消化蛋白質,有利於人體對食用進行消化和吸收。

三、鹹菜鯽魚

主料:鯽魚800克

輔料:大白菜(青口)100克 腌芥菜頭50克

調料:姜10克 大蔥15克 花椒2克 八角5克 味精2克 鹽2克 醋10克

烹飪方法

1. 將洗凈的大白菜葉四、五片鋪入高壓鍋底

2. 將去鱗去臟洗凈的鯽魚2~3條放在白菜上面

3. 將疙瘩鹹菜切成片擺在魚的上面

4.主料放好後加靠開水與主料平

5. 用紗布將姜、蔥、花椒、大料包好放如入鍋中(不能放鹽

6. 然後放點醋和味精,上蓋起火15分鐘即可。

食譜營養

鯽魚:鯽魚具有益氣健脾、消潤胃陰、利尿消腫、清熱解毒之功能,並有降低膽固醇的作用;大白菜是現今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壹道家常美食,大白菜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老人氣虛食譜

山藥湯圓 適用於食少倦怠,氣血不足,心神不寧,健忘失眠等。山藥粉80克,蓮子去心20克,紅糖15克,糯米粉300克。先將蓮子煮熟,搗爛,然後合山藥粉與紅糖為餡,用糯米粉如常法制成湯圓。糖尿病患者應去紅糖,加赤小豆15克。倦?質者可久服。

雞肝粥 適用於老人肝氣虛,眼暗,視物不清,夜盲等。用烏雞肝壹具,洗凈,切細,加豆豉少許,***煮粥,或煮羹食用。每周1~2次。無烏雞,壹般三黃雞肝亦可。

菊花粥 適用於老年人頭眩目花,肝風上擾,眼屎多,眼結膜易充血等。杭菊花5克,枸杞子10克,粳米適量,***煮粥。每周1~2次。亦可用開水沖泡代茶飲用。

豬腎粥 適用於老年人腎虛耳聾,腎氣虛虧。用豬腎壹對,去表層白膜,剖開,洗凈,切細,加蔥白2根(連根須),加韭白7根(去根須),三者加白米適量,慢火煮食。壹周1次。

柿餅粥 適用於老年人耳聾同時伴有不聞香臭的肺氣不宣者。幹柿餅3個, 切成細絲,和粳米適量,***煮粥食,加醬油少許。此方適用於燥紅質者,遲冷質者忌。

羊肉羹 適用於老年人脾胃虛寒,胃口不佳,四肢乏力,面色萎黃消瘦。取白羊肉200克,洗凈、切細。另擠生姜汁10毫升,加水煮成羹,煮爛後加白面粉適量再煮。然後加胡椒末和蔥末少許。壹日壹服,連食壹周。遲冷質者宜,燥紅質者切不可輕嘗!

鯽魚湯 適用於老年人脾胃氣弱,食不下,虛劣消瘦及氣力衰微、水腫等。取鯽魚肉半斤,切細。加醬油及姜煮熟,加胡椒末少許。適用於膩滯質之舌苔白膩者。有過敏性疾病者忌!

綠豆湯 適用於老年人消渴、熱中,飲水量多而不解渴。綠豆500克,加水適量,煮沸,壹沸即將上清液倒出,待綠豆煮爛後再將上清液倒回鍋中。口渴時取食或飲湯。此方適用於燥紅質者,寒體當忌。

鮮藕汁 用於老年人煩熱,口幹,內有積血,熱淋。肥鮮藕半斤,洗凈,絞取汁,加蜂蜜20毫升。壹日1劑,到渴解為止。此方適用於燥紅質。

甘蔗粥適用於老年人肺胃津傷咳嗽。凡幹咳無痰,口幹舌燥,涕唾濃黏,內有虛熱者皆適用。取甘蔗汁300毫升,青粱米100克。洗凈,***煮粥,分兩次吃。

綠豆蒲公英湯 適用於老年人小便莖中作痛,煩熱,小便澀少不利。取綠豆250克,新鮮蒲公英100克,加水500毫升,***煮,壹沸即止。倒出上清液,分數次飲完。壹日1劑,連服3~5日。遲冷質慎用此方。

薤白粥 適用於老年人胸悶不舒或心絞痛、慢性腸炎。每次取新鮮薤白25克,粳米100克,加水400毫升。***煮成粥。壹日2次,溫食。壹周為壹療程。此方適用於晦澀質。

此種體質的保健原則是補氣養氣,可以適當地做壹些運動,具體方法如下:

1. 屈肘上舉:端坐,兩腿自然分開,雙手屈肘側舉,手指伸直向上。與兩耳平,雙手上舉,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隨即復原,可連做十次。該動作對氣短、吸氣困難者,有緩解作用。

2. 拋空:端坐,左臂自然屈肘,置於腿上。右臂屈肘,手掌向上,做拋物動作3—5次,然後右臂放於腿上,左手做拋空動作,與右手動作相同。每日可做五遍。

3. 蕩腿:端坐,兩腳自然下垂,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然後,兩腳懸空。前後擺動十余次。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4. 摩腰:端坐,寬衣,將腰帶松開,雙手相搓,以略覺發熱為度,再將雙手置於腰間,上下搓摩腰部,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搓摩腰部,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待搓至發熱之時,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的作用。

5. “吹”字功:直立,雙腳並攏,兩手交叉上舉過頭,然後彎腰。雙手觸地。繼而下蹲。雙手抱膝,心中默念“吹”字音。可連續做10余次,屬於“六個決”中的“吹”字功。常練可固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