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吃貨們都很擔心春季吃多了導致體重增加,都在拼命減肥。但如果他們在元宵節前後看《食神之戰》,中西美食帶來的味蕾誘惑,可能會讓他們精心打造的減肥事業瞬間化為烏有。這部喜劇和所有聚焦食物的電影壹樣,也是以食物為表達載體,關心普通小人物之間的悲歡離合。食物競爭和真摯情感的結合產生了壹部激動人心的戲劇。
影片帶有壹些街頭生活喜劇的色彩,通俗,搞笑,充滿溫情,密而不俗,故事本身也很精彩,完全不同於那些惡搞喜劇,觀眾也不至於被當成傻子。劇情跌宕起伏,沒有廢話。人物內心豐富,形象飽滿。兩位年輕廚師的關系演變是劇情發展的主線。他們的經歷與參加美食大賽聯系在壹起,構成了人物與故事的紐帶。
根據劇情,高天賜和安·保羅的關系有壹個三段式的呈現。起初,他們是敵對競爭。生長在高天賜,他認為西餐華而不實,重而輕;從海外歸來的安·保羅認為中餐保守,不想改變。兩個年輕的名廚互不相讓,狹路相逢在老街春風,爭奪客源,觀念矛盾,使得兩人言語沖突頻繁,於是老店PK新奢餐廳,中餐VS西餐對決。生的和去皮的石斑魚的第壹次相遇,和牛肉的再次爆炒,以及國際廚師大賽資格的爭奪,也決定了他們的餐廳是否被拆的命運。兩人的廚藝比拼,不僅僅是中餐與西餐的比較,更隱含著傳統與現代的較量。他們的烹飪比賽就像壹場比賽,炒就像壹把劍。這種功夫烹飪技巧的練習非常明顯,吸引了觀眾的註意力。
爭奪美食之王的參賽資格,實際上導致了兩敗俱傷的局面。高天賜未能獲得準考證,身心受到重創;雖然安·保羅對自己的勝利並不高興,但他發現自己只是壹個被有錢老板利用的工具,被資質被出賣的女友取而代之。此時,兩只魯蛇向對方敞開了心扉,表達了對對方的仰慕之情,道出了自己心中隱藏的痛苦,暢談了自己的夢想追求,成為了彼此欣賞的好朋友。最終,兩人攜手參加廚神大賽,做出了中西合璧的美味菜肴,奪得五強爭霸,獲得挑戰美食王的榮譽。
作為影片的中心人物,劇情圍繞高天賜展開。除了與安·保羅逐漸發展關系的主線,他與父親的陌生關系是副錢。小時候,父親離家出走,對他當廚師的夢想冷嘲熱諷。童年記憶斷斷續續的畫面都是黑白的,鏡頭語言顯示他壹直沒有走出父親留下的陰影。而做壹碗感動父親的面條,得到父親對他廚藝的認可,成了他強烈的願望。但是當父子重逢時,面對壹直吃王榮耀的父親,高天賜總是很難說他是幸福的。得知高天賜的心願,安·保羅悄悄退出比賽,完成了父子間的美食對決。高天賜在眾目睽睽之下做了壹碗面,退了出來。這淡淡的壹碗面,卻帶著濃濃的親情味道,父親喜歡哭著哽咽著吃,享受著親情帶來的味道。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明白,有壹種食物叫親情。
參加演出的演員都演得很好。看來謝霆鋒是想將美食的節奏進行到底,再次展現自己廚藝的“前味”,刻畫高天賜勵誌的內心了。唐嫣發揮了顛覆性的突破,以邋遢的鋼絲頭形象示人,演繹了海膽姐姐的大膽率真。當然,片中最出彩的還是葛優葛,他飾演的洪七公,味王,說話慢條斯理,頻頻說出帶有人生哲理的金句。總的來說,這部電影有壹種溫暖的人情味,它給人壹種非常愉快和舒適的感受來欣賞。
對電影《與食神決戰II》的思考:
我不明白為什麽我得了兩星。可能是為了電影裏的那幾個美食片段和我的職業素養吧。作為壹名美食編輯,為了寫稿子,去看了這部片子。當我看到演員陣容時,我恰當地拒絕了。唐嫣的面癱壹直沒有翻身,杜海濤的爛片率是100%,連十個葛大爺都挽回不了。
但是這部電影出乎我的意料。沒想到謝霆鋒也沒有行動,這讓我壹開始就想離開,但是為了寫稿我忍了。
接下來我就來看看這部電影的槽點。
槽點壹:矛盾難破。我感覺作家對迫害有妄想癥。
壹條美食街經營了30年,即將拆遷,所以這部片子籠罩著壹層悲涼的色彩。妳說我該不該罵政府的市政規劃?
壹個七八歲的小孩把洋蔥切到手裏,他爸爸罵他沒有天賦,不配進廚房。天啊,切洋蔥能看出什麽天賦?更重要的是,他父親也和他斷絕了關系。這簡直就是切洋蔥引發的狗血故事,從此成了謝霆鋒飾演的天賜良機和永遠的痛。
然後他父親在壹個雨夜獨自離開了,背景是壹個小偷,還有壹份書面供詞。廚師的孤獨職業是什麽?如果妳選擇,妳必須忍受他。擺脫它,大哥。廚師沒有終身制。可以轉行。
最奇怪的是兩家餐廳的對立。第壹,傻子不排隊,就像傻子壹樣去吃飯找麻煩,這根本不是正常人能做的事。
第二條:電影中的廣告
當初之所以想離開,是因為壹開始有廣告播出。第壹,大閘蟹是從某個東方送過來的。我想問壹下,廣東順德人吃大閘蟹嗎?後來有壹個啤酒的廣告,又植入了壹個東。我笑著說,這部電影探索了壹種新的廣告模式!
插槽3謝霆鋒隨時切換失控模式。
我覺得這個編劇刻畫人物太隨意了,不,是分解。
壹方面,謝霆鋒餵唐嫣心靈雞湯,說米其林美食和大排檔是法式蝸牛和螺螄,各有千秋。妳看心態多平和。另壹方面,去別人家的餐廳,看到他們種的沙拉,拿起盆子去廚房砸場子,總是很尷尬。兄弟,妳為什麽激動?妳之前不是說了嗎?之後的故事我就不知道了,因為我看了70分鐘然後就退出了。我稱贊我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