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北漂愛情故事》——在北京,窮人能不能奢望愛情

《北漂愛情故事》——在北京,窮人能不能奢望愛情

《北漂愛情故事》——講的是幾個青年男女,在北京天通苑壹套合租房裏,發生的故事。

壹、吳宇超與呂曉嫣

男主吳宇超為了追尋已經離異的大學初戀女神呂曉嫣,搬到了天通苑。他以為憑努力就能重新贏回自已在大學時代錯過的愛情。可是除了他自已,所以人都壹眼看得出那個呂曉嫣並不適合他。

呂曉嫣壹邊住著離婚前夫留給她的房子,用著前夫提供的贍養費,壹邊又指責他出軌,哭訴著自已的婚姻不幸,遇人不淑。但同時,呂曉嫣似乎很享受著被吳宇超壹邊寵成公主,壹邊又指責他不能滿足她的物質需求。吳宇超還是大學時代那個純情的男生,而呂曉嫣卻早已不是大學時代的純情女生了。

吳宇超為了給呂曉嫣做壹頓晚餐,上班時間就壹直在查菜譜,下班就直接去超市買牛排和紅酒,希望能夠為他心愛的女神做壹次燭光晚餐。當然,這只是想像。呂曉嫣嫌棄他買的牛排不新鮮,紅酒不夠上檔次。呂曉嫣帶著吳宇超去買東西,她會因為他付不起錢,甚至付錢不爽快而不高興。但是,每次跟呂曉嫣吃完燭光晚餐以後,吳宇超都不得不出去在重新補充壹份雞蛋餅,似乎這也在暗示著他們並不合適。他壹直在謙就著她,而她卻並不再乎。

最後壹次呂曉嫣提出去吃日本料理,壹言不合又要離開。吳宇超對她說:"坐下,吃完在走。我每個月的工資除掉房租就只剩下四千,這四千塊平均下來,每天不到壹百三十塊。妳點的這壹盤刺參就要二百九十八,吃完在走。“呂曉嫣直接扔了他壹句:”沒錢就不要去談戀愛。“好現實的臺詞,但更現實是生活!

如果自已在合租房裏壹起做飯,不追求這種小資情調,估計兩千塊還能吃得蠻好。兩個人壹起打工賺錢,壹個人的工資開銷,另壹個人的存起來,壹年還能有不少節余。可是呂曉嫣並不是那種願意陪著吳宇超壹起吃苦打拼的女人,吳宇超也不是那個能夠給呂曉嫣錦衣玉食的男人。

吳宇超愛情上失意,工作上同樣也不如意。他在公司兢兢業業的工作了三年,以為這次肯定能做到主管的位置,結果,主管的位置給了來公司不到半年但卻有家庭背景的新人,他找經理提出離職。經理給他畫了壹個大餅,讓他去大興駐廠看能不能把公司的重大客人簽下來,如果簽下這個客戶,以後就讓他當商務部的經理。哥們告訴他,這就是壹大餅,到時候又指不定怎麽變動呢?可是他還是決定去了,畢竟,有錢才能讓自已在北京有活下去的底氣,而這種底氣對於沒有背景的北漂人來說,就只能通過工作來獲得。

北漂的生活絕對沒有想像當中的那麽美好,像王寶強、嶽雲鵬這種草根逆襲的神話,不可能發生在每壹個普通人的身上,但是這個城市的確又給了許多有夢想的年輕人希望。這是中國的首都,是全國人民的北京。雖然這種城市房租貴,消費高,但同時機會多。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些什麽,只要努力過就不枉費熱血的青春!

二、做壹個好人太難

《北漂愛情故事》裏的張建是壹個懦弱的好人形像。

故事壹開場,他的同居女友萍萍就選擇離開他。萍萍對他說受夠了跟他在壹起的生活,連吃份醬牛肉都要想半天,這樣的生活讓她根本就看不到希望。張建還傻傻地追著她說,我現在就去跟妳買醬牛肉,妳等著我。而萍萍依舊對他不理不睬,直接提著行李向遠方走去。

張建的工作是壹家房產公司的中介,他每個月的業績都是最後壹名。他每天都要承受著來自公司各個同事和主管的冷嘲熱諷,為了保住這份工作,他還兼職了公司的衛生打掃。他默默的付出,不但沒有換回諒解,反而讓人更加肆無忌憚地嘲笑他。

作為他的同事兼前女友的萍萍讓他主動提出離職,這樣還能維持壹份自尊。他說我為什麽要離職,只要我堅持做下去,我還能多拿壹個月的全勤獎。也許這點錢對妳來說不算什麽,但對我而言,卻是壹個月的夥食費。萍萍問他,妳壹點都不需要尊嚴嗎?他說,要不起。

張建是壹個好人,可他卻是壹個沒有能力的人。每個月的房租夥食費已經讓他焦頭爛額了,當他失意的時候,室友東東走向了他。他和東東也在慢慢的走近過程中,彼此產生了壹些情愫,可是很快就被東東的媽媽蘭姐把這個苗頭掐死了。

當張建失意的時候,蘭姐會告訴他,壹個女人的眼淚是征服男人最強大的武器,可是對於壹個男人來說,眼淚卻是最沒有用的。就如我們經常說的那樣,男人可以流血流汗,卻唯獨不可以像個女人壹樣的流淚。

作為室友,張建是壹個不錯的人,他待人真誠而又熱情,但作為女婿,蘭姐壹下就否定了他。張建連自已都養不活,更加不要說結婚生子這種事了。

張建最後選擇離開北京,回老家種玉米。他告訴吳宇超,也許種玉米比較適合他,不用天天跟人打交道。他很喜歡北京,可是來北京的人太多了,但是每個能在北京留下來的人,都是大浪淘沙之後留下來的。做為壹個沒有背景,自已又沒有實力的人,也許離開並不是壹個太壞的選擇。

退房離開的時候,他去跟小區裏的流浪狗說再見,他說他要走了,希望以後還是有人可以經常給它餵食。壹個連自已都顧不上的人,居然還有閑情去操心小區裏的流浪狗,只能說張建實在太善良了。

這個社會變得越來越現實,大家都只看中結果,而忽略了過程。曾經,當我們評價”妳是壹個好人“,這句話裏蘊含了太多正能量,對妳人品的肯定,對妳行為處事的肯定。但現在,這句“妳是壹個好人”,更像是壹種委婉的表達,妳是壹個無用的人,妳是壹個沒有能力的人。

不壹定每個去北京的人,都能功成名就,但是每壹個在北京漂泊過的人,都有著屬於各自的心酸和眼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