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又名馬鈴薯(學名:Solanum tuberosum,英文:Potato)。馬鈴薯是我國五大主糧之壹,營養價值高,適應性強,產量大。它是世界上第三重要的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和玉米。馬鈴薯是塊莖,可以入藥。性平味甘,可治胃痛、肺結核、癰等癥。作為食品,其儲存期不宜過長,必須低溫、幹燥、密封保存。在中國各地,馬鈴薯在東北叫洋芋,在北方叫山藥蛋,在西北叫洋芋,在江浙叫洋芋,在廣東香港叫洋芋。
問題二:土豆、紅薯、地瓜、土豆有什麽區別?土豆和土豆是壹個東西,只是叫法不同。
紅薯和地瓜也是同壹個品種,只是顏色不同。紅薯是白色和橙色的。在福建閩南叫紅薯。
問題3:地瓜是地瓜嗎?紅薯不是紅薯!
甘薯
開放分類:植物,紅薯,地瓜。
地瓜(又名地瓜、地瓜、地瓜、蘑菇、地瓜、沙奶奶)有地瓜、涼薯、涼薯、葛、葛、地方蘿蔔(《中國藥用植物誌》)、草瓜茹(《陸川本草》)、沙葛、地方蘿蔔(《江西本草手冊》)等不同的名稱。
北方地區主要指紅薯(地瓜、地瓜);在南方的壹些地方,馬鈴薯是壹個不同的品種。
甘薯:旋花科,甘薯的重要栽培種,又名地瓜、番薯、地瓜、地瓜、地瓜、地瓜、紅土瓜。甘薯原產於南美洲的秘魯、厄瓜多爾和墨西哥。甘薯因其適應性廣、繁殖力強、栽培簡單、高產穩產、營養豐富、用途廣泛,在全世界111個國家或地區均有栽培,其中101屬於發展中國家。歐洲第壹批紅薯是1492年哥倫布帶回的,後由葡萄牙人傳入非洲,由太平洋諸島傳入亞洲。甘薯在明朝萬歷年間首次傳入中國。當時福建華僑陳振龍經常到呂宋(今菲律賓)做生意,發現呂宋出產的紅薯產量最高,於是耐心地向當地農民學習種植方法。後來經過陳家的推廣,紅薯在全國各地廣泛種植。其主要產地位於北緯40°以南。目前甘薯總產量居世界糧食產量第七位,預測21世紀將上升為世界第五大糧食。世界甘薯總種植面積近年來壹直穩定在940萬公頃左右,總產量約為654.38+0.3億噸。其中,亞洲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甘薯產區,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分別超過世界的80%和90%。
甘薯種植在中國已有400多年的歷史。據史料記載,甘薯的種植分布很廣,南起南海諸島,北至內蒙古,西北達陜西、隴南、新疆,東北經遼寧、吉林延伸至黑龍江以南,西南達藏南、雲貴高原。四川盆地、黃、長江流域及東南沿海省份是我國甘薯的主要產區。
目前,我國甘薯總種植面積約620萬公頃,總產量穩定在6543.8億噸以上,分別占世界的70%和80%。中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紅薯生產國。在我國主要農作物中,甘薯排在水稻、小麥、玉米之後,居第四位。
,含有多種維生素,每百克含維生素B10.12毫克,維生素B20.04毫克,維生素C30毫克,鈣18毫克,磷20毫克,鐵0.4毫克,煙酸0.5毫克,粗纖維0.5克,碳水化合物29。5克,蛋白質655毫克。具有和中、利濕、健脾的作用。中醫認為紅薯是壹種利水健脾的減肥食品。
紅薯有潤腸的作用,可以減少脂肪吸收,吃紅薯可以增加飽腹感,降低食欲,從而達到減肥瘦身的目的。
馬鈴薯簡介
馬鈴薯;馬鈴薯
茄科茄屬壹年生草本植物。又名土豆、洋芋、洋芋、山藥、山藥蛋、蒸蛋、洋芋(香港、廣州俗稱)等。國外對它的稱謂主要有:意大利:甜豆;法國:磨碎的蘋果;德國:梨;美國:愛爾蘭土豆;俄羅斯:荷蘭土豆。塊莖可以食用,是重要的糧食和蔬菜作物。有學者認為,馬鈴薯有7個栽培種,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及其附近沿海的溫帶和亞熱帶地區。最重要的馬鈴薯品種是四倍體。四倍體栽培馬鈴薯遍布世界各地。最初是1570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引入歐洲的西班牙,經過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型。後來,它傳播到亞洲、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亞。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即使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能種植並獲得高產。世界上主要的馬鈴薯生產國是前蘇聯、波蘭、中國和美國。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為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東北。其中西南山區種植面積最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山東滕州素有“魯南糧倉”之稱,農作物323個品種,牲畜145個品種。被國家和山東省列為企業......> & gt
問題4:土豆,紅薯是根還是莖1?紅薯是塊根,是植物的畸形根之壹。
根的壹部分或全部因為儲存養分而呈肉質,這是植物最常見的畸形根。按其來源和形態可分為肉質直根和塊根。肉質主根主要由主根發育而來,壹般與相連的肥厚下胚軸壹起形成肉質結構(如圖),如胡蘿蔔、蘿蔔、甜菜等。其肉質部分可以是韌皮部或木質部,具有不同的形狀,如白芷和黨參的圓錐形根,黃芪、甘草和丹參的圓柱形根,以及瑞香和蘿蔔的球形根。塊根壹般由側根或不定根發育而來,形狀往往不規則,多為紡錘形或塊狀。壹株植物往往可以形成多個塊根,如紅薯、何首烏、三七、天冬、麥冬等。
2.土豆是塊莖。
塊莖是植物學術語。它是植物莖的壹種變態,呈塊狀,故名。既然是莖,就具有植物莖的主要特征,如芽和葉痕。我們經常吃的土豆是最典型的塊莖。其中壹種地下改良地下莖是具有短節間的橫向莖,它具有不同的形狀,並且通常肉膨脹成不規則的塊,儲存壹定的營養以在不利的氣候條件下生存。根系從塊莖底部發生,節向下凹陷,如眼窩,芽生於其中,但不明顯,鱗片退化或脫落早,如半夏、天麻、馬鈴薯。
問題五:土豆和紅薯的起源名字根據土豆的起源、味道、形狀,人們給土豆起了很多有趣的名字,比如:意大利人叫紅薯,法國人叫紅薯,德國人叫梨,美國人叫愛爾蘭紅薯,俄羅斯人叫荷蘭土豆;中國的雲南、貴州兩省叫芋頭或土豆,廣西叫紅薯,山西叫山藥蛋,東北大部分省份叫土豆。鑒於名稱的混亂,植物學家給它取了壹個世界性的學名——馬鈴薯。
土豆自古就有,支撐了人類幾千年的生存。馬鈴薯的原產地是南美洲,它已經成為世界各國飲食和烹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壹部分。馬鈴薯是世界上第四大糧食作物,僅次於小麥、水稻和玉米,在全球約125個國家廣泛種植。
大約公元前200年,秘魯古印加國的印第安人首先開始種植土豆。印加人也用土豆來計量時間,以煮土豆所需的時間作為單位時間。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地區是“愛爾蘭”馬鈴薯的發源地。
最初在1570年,短日照型從南美洲的哥倫比亞引入歐洲的西班牙,經過人工選擇,成為長日照型。後來,它傳播到亞洲、北美、南非和澳大利亞。馬鈴薯產量高,營養豐富,對環境的適應性強,現已遍布世界各地。熱帶和亞熱帶國家即使在冬季或涼爽季節也能種植並獲得高產。世界上主要的馬鈴薯生產國是前蘇聯、波蘭、中國和美國。我國馬鈴薯主產區為西南山區、西北、內蒙古、東北。其中西南山區種植面積最大,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黑龍江省是中國最大的馬鈴薯種植基地。
西班牙殖民者最早於1537年在安第斯山脈的村莊裏“發現”土豆,並帶回歐洲。然而,土豆並沒有很快在歐洲得到認可。後來,在普魯士、法國和英國的領導人和思想家的幫助下,土豆很快在整個歐洲廣泛使用。
土豆於1621年引入北美,當時百慕大總督送給弗吉尼亞兩個大箱子,裏面裝著土豆和其他蔬菜。
直到美國外交官本傑明?富蘭克林在法國發現了土豆,土豆在美國開始流行。本傑明?當富蘭克林擔任美國駐法國大使時,他參加了壹個宴會,在宴會上,他欣賞了二十種不同的制作土豆的方法。富蘭克林回到美國後,稱贊土豆是最好的蔬菜。此後,美國人跟隨富蘭克林引領的潮流,在殖民地和偏遠的西部地區也種植了土豆。
1802,托馬斯?傑斐遜總統在白宮用炸薯條招待客人,炸薯條從此進入美國。之後,炸薯條迅速成為美國最常見的土豆烹飪方式。
薯片的發明是壹個巧合。1853,壹個富有的商人正在紐約壹個時髦的度假勝地吃晚餐。他抱怨炸土豆太厚,並把它們送回了廚房。為了讓傲慢的顧客難堪,廚師切了壹些薄如紙的土豆,放在油鍋裏炸,然後撒上鹽。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這位客人喜歡廚師做的“薩拉托加薯片”,從此薯片開始流行。
馬鈴薯起源於非洲,西班牙人把它傳播到菲律賓。菲律賓的土著人用它來充饑,在菲律賓做生意。
中國商人陳振龍將其引入福建種植(當地人因其外表呈紅色而稱其為紅薯,但這壹名稱其實是陳振龍自己發明的)。當然土豆的顏色不只是現在的紅色)。此時福建農作物遭受風災,人民遭受饑餓。
陳震龍的兒子把紅薯的好處和如何種植紅薯獻給了省長金和。
曾經下令全省種紅薯。這壹年紅薯大豐收,百姓靠紅薯熬過了饑荒。所以人們競相講述關於紅色的故事。
紅薯因其存活而被稱為金薯。清代,在我國東南沿海各省、中部、西南、西北均有發現。
各省都種紅薯。
紅薯傳入中國,可以說是中國古代貿易史上最重要的成就之壹。因為它的引入,它拯救了千千。
遭受自然災害的人們。如果能盡可能把世界上各種物種和科學帶到中國來,
那麽更多人將受益,中國將不再擁擠...> & gt
問題6:有壹個關於紅薯和土豆區別的表格,抄下來可能不好看。讓我告訴妳網址。
馬鈴薯粉營養成分表
(根據100g)組件名稱內容組件名稱內容組件名稱內容
可食用部分100水分(克)12能量(千卡)337
能量(千焦)1410蛋白質(克)7.2脂肪(克)0.5
碳水化合物(克)77.4膳食纖維(克)1.4膽固醇(毫克)0
灰分(克)2.9維生素A(毫克)20胡蘿蔔素(毫克)120
視黃醇(毫克)0硫胺素(毫克)0.08核黃素(毫克)0.06
煙酸(毫克)5.1維生素C(毫克)0維生素E(噸)(毫克)0.28
a-E 0.28 (β-γ)-E 0 δ-E 0
鈣(毫克)171磷(毫克)123鉀(毫克)1075
鈉(毫克)4.7鎂(毫克)27鐵(毫克)10.7
鋅(毫克)1.22硒(微克)1.58銅(毫克)1.06
錳(毫克)0.37碘(毫克)0
甘薯的營養
《本草綱目》、《本草綱目補遺》等古代文獻記載,紅薯具有“補虛益氣、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病”。還能補中、活血、暖胃、養五臟。當代《中華本草》說:“味甘,性平。歸脾腎經。”“補中和血,益氣金聖,寬胃,通便。主治:脾水腫、瘡腫、腸燥便秘。”
富含澱粉、膳食纖維、胡蘿蔔素、維生素A、B、C、E,以及鉀、鐵、銅、硒、鈣等10多種微量元素和亞油酸等。營養價值很高,被營養學家稱為最均衡的健康食品。這些物質可以維持血管的彈性,對防治老年人習慣性便秘非常有效。可惜大多數人認為吃紅薯會讓人發胖,不敢吃。其實恰恰相反,吃紅薯不僅不會讓妳發胖,還能幫助妳減肥、健身、預防亞健康、通便排毒。每100克新鮮紅薯中僅含0.2克脂肪,產生99千卡熱能,約為大米的1/3。是壹種低脂肪、低熱能的好食品,同時能有效防止糖分轉化為脂肪,有利於減肥健美。紅薯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在腸道內無法消化吸收。可強腸、增強蠕動、通便排毒,尤其對老年性便秘療效顯著。吃紅薯要註意蒸熟、煮透。吃紅薯不宜過量,中醫診斷為濕阻脾胃、氣滯者慎用。
日本國立癌癥研究中心最近公布的20種抗癌蔬菜名單為:紅薯、蘆筍、菜花、卷心菜、西蘭花、芹菜、南瓜、甜椒、胡蘿蔔、菜花、莧菜、薺菜、大頭菜、芥菜、番茄、大蔥、大蒜、黃瓜、大白菜等。其中,紅薯。日本醫生通過對26萬人的飲食調查發現,熟紅薯(98.7%)的抑癌率略高於生紅薯(94.4%)。美國費城的醫院還從紅薯中提取了壹種活性物質——雄酮,可以有效抑制結腸癌和乳腺癌的發生。
紅薯葉,即紅薯秋季成熟後地上苗莖頂端的嫩葉。試驗表明,每百克鮮紅薯葉含蛋白質2.28克,脂肪0.2克,糖4.1克,礦物質鉀1.6毫克,鐵2.3毫克,磷34毫克,胡蘿蔔素6.42毫克,維生素c 0.32毫克,與普通蔬菜相比,礦物質和維生素含量優越,胡蘿蔔素含量甚至高於胡蘿蔔。因此,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將紅薯葉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稱之為“蔬菜皇後”。研究發現,紅薯葉具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血糖、解毒、預防夜盲癥等保健功能。經常食用可以預防便秘,保護視力,保持皮膚細膩,延緩衰老。近年來,歐美、日本、香港等地出現了壹股“紅薯葉熱”。用紅薯葉做的食物甚至被擺上了賓館和飯店的餐桌。在中國,城市超市裏沒有紅薯葉賣。非常可惜的是,農民收獲後將紅薯葉連同莖壹起扔在地裏,或者用作牲畜的飼料。紅薯葉的吃法有很多種。下面簡單介紹壹下。選擇投標提示...> & gt
問題7:紅薯和土豆哪個好?說起土豆類食物,最著名的是土豆和紅薯。土豆被稱為最萬能的蔬菜,紅薯也是第壹抗癌食品。哪個更有營養?最近,美國健康堡壘網站對這兩位健康明星做了壹個對比。總體來說,土豆和紅薯的能量、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含量差不多。很多人覺得紅薯很甜,而且熱量和糖分肯定很高。其實紅薯的熱量和含糖量都比土豆略低。讓我們看看維生素。紅薯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100克含有125微克視黃醇當量,而等量的土豆只有5微克視黃醇當量。在維生素B6中,紅薯仍然略高於土豆。至於維生素C的含量,紅薯和土豆基本相當。在維生素比賽中,紅薯贏了。我們再來看看礦物。土豆中對人體健康貢獻最大的礦物質是鉀。可以抵消鈉攝入過多帶來的危害,穩定血壓,保護心血管系統。當然,鉀含量最高的食物是土豆。100克馬鈴薯含鉀342毫克,而紅薯含量豐富,但只有130毫克。這些營養成分不能代表全部。研究發現,紅薯和土豆中還含有大量的植物化學物質,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根據美國農業部2007年的報告,紅薯的抗氧化能力比土豆高26%。紅薯中的紫紅薯抗氧化能力較高。總之紅薯和土豆很有營養。只要健康做飯,長期堅持對身體有好處。買的時候要買整個皮,仔細擦洗,最好連皮壹起吃,因為貼近皮膚的部分很有營養。
問題8:紅薯和土豆的區別在於,土豆是塊莖,紅薯是塊根。
塊莖和塊莖
塊莖,如土豆,有芽眼,即“節”。播種時,它們可以芽眼為單位切成片。只要它們有芽眼,就可以無性繁殖,繁殖成新的植物,如上圖。土豆和馬鈴薯是土豆的別稱。
塊根——比如紅薯,如果要用塊根繁殖,就不要切成塊,而是播種整粒,如下圖所示。地瓜地瓜是地瓜的別稱,有的叫地瓜。
塊莖和塊根是植物儲存養分的器官,大部分藏在地下。區別除了有沒有節點不同。壹個塊莖可以產生和節壹樣多的新植物,而壹個塊根只能萌發壹個新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