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瓜子300克,青椒,味精,油,蔥花。花椒油和芝麻油合適。
制造工藝
1.將海瓜子洗凈;2.鍋裏放油,燒熱後放入蔥花和海瓜子。當海瓜子八成熟時,加入青椒翻炒。待口熟,加入味精、花椒油、香油。肉質鮮嫩,味道鮮美。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17.8克脂肪3.8克糖1.6克鈣354毫克膽固醇140毫克熱量112千卡。
原料:大井海瓜子400 g。
調料(香精):食用油、紅辣椒絲、鮮醬油、紹興酒、味精、姜絲、姜末、蒜末、蔥絲、胡椒粉。
產量:1。將炒鍋放入大火中,用清水燒開。將海瓜子放入炒鍋中焯水。炒鍋放底油,將姜末和蒜末略炒,倒入海瓜子翻面,即加入紹興酒、鮮醬油、味精、胡椒粉,然後快速翻面出鍋,盛入盆中。
2.將蔥絲、姜絲、紅辣椒絲放在瓜子上,倒入八成熱油。大量的海瓜子產於遼寧營口,被營口壹帶的人稱為“泥滑”,表示海瓜子生活在泥灘的習性。
以前營口人壹般生吃海瓜子,也就是鹹泥。
原料:海瓜子適量。
調料:鹽(大量)、花椒、大料、適量蒜、蔥、姜、紅辣椒。蒜瓣搗碎,蔥切段,姜切片備用。
制作:首先,制作鹵水。先在鍋裏加入適量的水,水量要以最後的鹵水過不了瓜子為準。放鹽、花椒、大料、姜、紅椒等。放入鍋中,加大大火燒開,待鍋燒開,鹽全部融化後,將鍋取下,晾涼備用。
然後找壹個容器,比如盆或者罐子。將洗凈的海瓜子放入容器中,然後將冷卻後的鹵水倒入容器中,鹵水量要少於海瓜子。然後依次放入蒜和蔥段,蓋上容器,腌制24小時左右,鹹泥就鹹了。泡好的泥巴稍微縫壹下,用手指甲就能掀開蓋子為宜。如果腌制時間過長,泥已經開了口,說明時間太長了,已經碎了,不能吃了。
這種生吃海瓜子的方法,主要流行於營口六七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初。到了後期,因為人們已經意識到這種吃法不科學,容易生病,所以這種吃法已經被大多數人摒棄,但還是有相當壹部分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