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新都縣的地方特產

新都縣的地方特產

姜糖

姜糖始創於清鹹豐四年(1854),是新都區三合場的傳統食品。現由新都區國營食品廠生產。新都姜糖產於三河鎮,有200多年的歷史。據說清朝康熙末年,三河場有個馬婆婆,把糯米炒熟,磨碎,拌上姜汁和紅糖,揉成軟餅,切成小條,當作壹種糖來賣,取名姜糖。新都柚

新都柚是當地著名的特產。在1994、1996、1997、1998年連續獲得全國柚類“金杯獎”和1995年農博會全國銀獎。新都泡椒

新都泡菜的特點是“不變形、不酸、無籽、無風、無鹽”。品種豐富,色、香、味、形、器俱佳,以酥、嫩、香著稱於世。新番總編

棕織新工藝起源於清朝嘉慶後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據文獻記載,清朝嘉慶後期新繁衍的婦女,有“將嫩棕櫚葉解析成絲,織成草鞋”的傳統。在美麗的鄉村和農家庭院,隨處可見當地婦女用潔白細膩的棕色絲綢編織神奇的手工制品。特別是拖鞋,堪稱新棕織的壹絕。它們舒適透氣,美觀大方,輕便無汙染,防潮耐用,因此廣受消費者歡迎。新都米白蘇

新都白米酥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的傳統食品。它最早是在乾隆年間由民間攤販設立,後由新都區米根堂店老板創制。成品具有氣味香甜、渣質細膩、營養豐富的特點。白米酥是四川新都的傳統食品。傳說起源於200年前的清朝中葉。始於民間小販的營盤,具有氣味香甜、熔渣細膩、營養豐富的特點,逐漸成名。五香金鉤豆腐幹

新都縣新繁鎮愛戀春醬園的產品和另壹款杏仁甜豆瓣同時出名。因其制作精細,質地優良,色澤鮮美,獨具特色。多次獲得原四川省土特產促進會的獎牌和證書,並獲得民國四年(公元1915年)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世界博覽會金獎和證書,使這兩種產品名揚全國,享譽海內外。鳳尾酥

成都鳳味酥是著名的川菜之壹,據說始於明朝,是從宮廷宴會小吃演變而來的。外表淺金黃色,外脆內軟,趁熱吃味道鮮美。鳳尾酥的芯料隨季節變化。根據芯餡不同,可分為花鳳羽酥、龍蝦鳳尾酥、金鉤鳳尾酥等。蒜蓉水煮肉片

蒜泥白肉是川菜中非常受歡迎的壹道菜。這道菜在成都的竹林小吃和書院餐廳最有名。蒜泥和白肉講究選料和肥瘦連接的豬腿肉;講究刀法,要求切片薄而均勻,皮、肥肉、瘦肉相連;講究調味,要求色紅味濃,突出蒜味。品嘗這道菜給人壹種清爽肥而不膩的美感,適合佐餐用酒。芝麻醬鳳尾

鳳尾既不是鳳凰的尾巴,也不是雞的尾巴,而是萵苣的尖端。萵筍尖,四川稱之為萵筍的上部和葉部,兩廣稱之為油麥菜,長江以北常棄之不用。不要怪北方人吃不好。我是北方人,對北方美食有所了解。北方菜往往個頭很大,但是粗糙,不夠新鮮,比如萵筍尖,像嚼蠟,吃起來像柴火,真的不好吃。所以這道菜的生菜尖需要鮮嫩。另外,四川的萵筍尖壹般都有壹片萵筍,這樣既脆又嫩,味道還不錯。新都壽星柑橘

新都壽星柑橘是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的名優特產。本品果實圓形、扁圓形、長方形或倒橢圓形,顏色為橙黃色至金黃色。水果可以生吃,用蜜餞加工,藥用價值也很高。比如吃生皮可以止咳化痰。新都壽星柑橘是四川新都的特色水果產品,深受消費者喜愛。新都葉兒吧

葉,又名,是四川西部農民清明節的傳統食品。其特點是清香撲鼻,味甜爽口,荷香濃郁,菜品分鹹鮮兩種口味。葉,又名,原是四川西部壹個農民清明節的傳統食品。1940,新都天全齋小吃店精心制作艾沫,並更名為葉巴爾。因其風味獨特,名聲遠播。寶光素齋

寶光素食館,成都平原川西壩子上的人都知道新都寶光寺有家素食館。寶光寺的素食是眾所周知的。精湛的工藝,相似的色香味,甚至味道都是如此逼真,讓過往的食客無不驚嘆。寶光“蘇齋”簡介蘇齋寶光寺也是有名的,康蕾當然想再嘗壹次。素食食譜有30多種,“鍋巴片”裏的“鍋巴”很脆;“排骨”做出來,味道不錯。桂花絲

新都桂花肉絲百科內容來自:新都桂花肉絲屬於川菜,以豬肉、雞蛋、味精、澱粉為原料,工藝是油炸。牛肉可樂蛋糕

牛肉燒餅,炸點,特點:色澤金黃,皮脆肉嫩,香味鮮,餡嫩微麻。烹飪方法:油炸。本品是成都市新都區著名的特色小吃之壹,也叫牛肉餃包,尤其是三義園牛肉餃餅。四川海椒

盛產海椒,俗稱東山海椒。品種有大紅袍和二金條。色澤鮮紅,味道辛辣,是川菜的好調料。涪陵榨菜、郫縣豆瓣都是用東山海椒做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