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端村的經濟

端村的經濟

種植業:小麥、玉米、水稻等作物在當地都有種植,關城稻在保定地區小有名氣。但今年因為水量減少,當地人很少再種稻。

養殖業:草魚、青魚、白鰱、河蟹養殖繁盛。主要通過河塘和網箱兩種方式養殖。所以白洋澱中好多網箱。當地養鴨業發達。

漁 業:捕撈業是當地傳統產業。下網捕撈、魚鷹捕魚壹直是當地祖祖輩輩的“手藝”。但白洋澱生態環境惡化使當地漁業資源逐漸減少。捕魚業受到限制。

餐飲業:當地水產品豐富,過去又是船來客往之地,所以端村人很會做菜很會吃。並發展出了自己的菜譜,酥魚片、小蝦糊餅、炸蝦酥等美食妳在別處肯定找不到。當地人在縣城、旅遊區等地開的分號壹般都打出端村的牌子。很吃得開。端村的廚子壹般都有自己祖傳的拿手好菜。(這裏是筆者搜到的壹篇回憶端村小吃的文章

另外:席子、葦箔是當地的特產,主要用於建築裝修。但主要是傳統的家庭作坊式,妳可以翻看《荷花澱》裏水生嫂編席子的情景,當地的婦女同誌們現在依舊那樣織席。近年來,當地的蘆葦工藝畫方興未艾,正在形成產業。

特別值得說的是,早年能闖蕩的端村人把水裏撈上的魚鱉背到保定、京、津等地去賣,今天他們已經成為這些城市中水產供銷、副食品加工產業公司的老板,端村人分別合夥去長春、成都、甚至烏魯木齊等全國各大中城市設點,倒賣海鮮(不再是白洋澱的水產品),蔚然成風。如今全國水產商會中很多會員都是端村人。現在許多不上學的男孩子都會考慮走上他們叔叔哥哥走的這條路,去外面闖蕩和發展。

旅遊業:安新縣的旅遊規劃並沒有把端村劃為旅遊區,村容規劃欠佳,旅遊業不發達,到端村旅遊的外地人並不多。主要老家是端村熟門熟路的人。

交通:位於是安新縣12鄉鎮正中,重要的交通樞紐,有碼頭通往澱南、圈頭等地,很繁忙,安新縣的NO.1路車從端村鎮至大王鎮,穿過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