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初,清河門歸易縣管轄,實行區村制。清河門是第七區,下轄100個村.主村18,隸屬66村。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五月,廢道制仍屬奉天義縣管轄。同年年底,東北奉天改為遼寧省,清河門歸遼寧省義縣管轄。
民國二十五年(1936),日偽當局廢除“區村制”,實行“村制”。易縣清河村。民國二十七年(1938),5438年6月+10月,“村制”改為“街村制”,易縣清河門街。
民國二十壹年(公元1932年),日本侵占東北三省後,建立偽滿洲國,改遼寧省為奉天,清河門屬奉天義縣管轄。
民國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二月,日偽實行新省制,將東北定為14省,設立錦州省。清河門隸屬錦州市義縣。
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日本投降,中國光復。同年9月,中共遼西地委成立,清河門歸遼西地委義縣管轄。
民國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三月,國民黨軍隊占領清河門,清河門屬遼寧義縣管轄。
1947 165438+10月,東北民主聯軍解放清河門。1948年初,熱河特區北府邑縣聯合政府在清河門成立,隸屬熱河省熱河特區,為北府邑縣第9區。
1948年初,熱遼特區北付逸郡聯合政府在清河門建成。北付逸縣被分成17個區,清河門是第9區。
1949年5月,北付逸郡聯合政府撤銷,清河門改為遼西義縣管轄,定名為第九區。
1954年6月19,遼西、遼東兩省合並為遼寧省,清河門歸遼寧省義縣管轄,定名為義縣9區。
1955年3月易縣9區撤銷,易縣清河門鄉成立。
1956—1958,清河門隸屬於遼寧省金州區義縣,是義縣清河門鄉、清河門鎮、清河門區。
1959年8月劃歸阜新市,成立阜新市清河門人民公社。同年6月調入阜新市郊區辦事處,10。
1978年3月,阜新蒙古族自治縣蜘蛛山公社芹菜溝大隊、驛馬圖公社吳家窯大隊劃歸清河門鎮人民公社管轄。
1980人民公社撤銷,改為清河門鎮人民政府,仍屬阜新市郊區。
2月21,1983,清河門區經遼寧省政府批準成立。
9月20日,1983,清河門區籌備組正式對外辦公。
1984年3月31日,清河門區人民政府成立,隸屬遼寧省阜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