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般墻面抹灰的操作流程是怎樣的?
壹、工藝流程:基層處理→磚墻濕潤→掛垂直線→貼灰餅→做沖筋→抹底層水泥砂漿→抹面層灰→抹踢腳線→質檢→成品保護。二、操作要求:1、先將基層清理幹凈,混凝土基層用純水泥漿噴成顆粒狀,便於粘結;磚墻基層應提前澆水濕潤。2.打底用水泥砂漿的配合比為:水泥1:砂3:粉煤灰0.5:石灰膏0.5。面層用紙筋灰摻10%白水泥。3.砂漿采用機械攪拌,投料順序為:先砂→石灰膏→水泥→最後粉煤灰。攪拌時間不小於120分鐘。4.砂漿應攪拌均勻,抹灰砂漿的稠度壹般為7-10 cm。水泥砂漿應在攪拌後3小時內用完。5、出廠日期超過三個月的水泥不得使用。河沙要過篩,用清水攪拌。紙質鋼筋灰不得含有結塊(硬塊)。6.第二遍底灰七成幹時,即可刷頂灰。如果等到完全幹透了才擦蓋子,就需要提前壹天澆水。7.頂棚抹灰前,應在四周彈好水平控制線,並貼好灰餅和沖筋,然後抹兩遍底灰,並用刮尺刮平。8、梁底和梁側應貼灰餅,做沖筋。使梁底水平,梁側垂直;陰陽角是方的。多跨連續梁要用拉緊鋼絲的方法釘。9.所有的柱角、墻角、門窗角都要做成護角:即墻角(轉角)要用比基層砂漿等級高的純水泥砂漿粉刷。10,同墻基礎要壹次性完成。避免同壹面墻上出現接縫不平整、基層砂漿顏色不壹致的情況。11,所有水平面都應該是水平的;所有立面應垂直;所有的陰陽角都應該是方的。嚴禁幹燥後表面產生裂紋。12,填充墻頂與梁底之間的裂縫,在正式打底前,要用微膨脹水泥砂漿填縫、塞緊、壓實,防止以後出現裂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