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我也是個十指不沾陽春水的人。樂得悠閑自在,不願操心費力。
剛結婚時,壹陣心血來潮跑去包水餃。搟餃子皮兒這個難度系數最大的活兒我很小就會了,獨立包餃子應該沒問題。
我壹邊給自己打氣,壹邊做餡和面,忙得不亦樂乎。
包了壹會兒發現餡多面少,就又去和面。又包了壹會兒發現餡少面多,又去做餡。
到最後,餡和面依然不能正好,我湊合著做了個餡餅,終於大功告成。
收拾完畢,已是深夜時分。腰酸背疼眼又花,我真的再也不想包餃子了!
後來不甘落後的我,又開發了個新項目—煎蘿蔔絲兒。方法很簡單,就是把蘿蔔切成絲兒,加上面粉和雞蛋,攪拌壹下用電餅鐺做餅。
這個不受數量限制,只要能攪拌到壹起,忙活到深夜的概率基本為零。
然而新的問題很快又來了,火候的掌握讓人抓狂。煎過火了就成了黑鍋巴,火候不夠就會外焦裏生。
真是難伺候!我壹邊埋怨無辜的蘿蔔絲兒同學,壹邊恨恨地表達著對自己的不滿。
費時費力還什麽都做不好,幹脆去家裏老人那裏蹭吃蹭喝吧!
臉皮厚點就做得到,關鍵還是免費噠!
(二)
幸福的生活總是過得很迅速,眨眼間,我迎來了更加幸福的生活——當媽媽了!
媽媽這個角色,極大地激發了我身上的母性。
兒子剛出生時我奶水不足,他卻不喝任何品牌的奶粉。為了下奶,我咕咚咕咚喝下了壹碗碗聞著味道就會惡心的豬蹄湯。
每當兒子吃飽了滿足地微笑著看著我時,壹種被需要的幸福感油然而生。
原來我這麽棒!小小的兒子這麽需要我,喜歡我。
隨著加輔食等壹系列技術工種的不斷需要,我開始磨刀霍霍向廚房了。
事實證明了,妳真心想幹成壹件事時,所有的困難那都不叫事兒。
兒子味蕾雖然刁蠻,但作為親媽我很快掌握了他的口味要點。
壹是他是個典型肉食動物,沒有肉壹切免談,有肉什麽都好商量。
二是喜歡吃卷餅。不太愛好的素菜,只要卷進了餅裏,那基本都照單全收。
三是喜歡色香味俱全的。外表不美的,他不認為口感會好——簡直是外貌協會的。
四是得調劑飲食。任何好吃的東西,第二頓再吃他就認為發黴了。
掌握好這幾點,才能有的放矢。有空時琢磨個菜譜,回家做給兒子吃。看他大快朵頤的樣子,真是讓人開心。
在我契而不舍地努力培養下,兒子終於成長為壹個小吃貨。
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是人生幸福的基石。
(三)
想想自己原來那麽討厭廚房,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內心沒有責任感。
現在的我,最大的感受是:廚房,就是我的陣地!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對味蕾的滿足,也是釋放壓力的重要途徑。縱然現代人的工作比較忙碌,但是科技的發達也不斷地幫助我們提高了效率。
比如,各類廚房小家電就是專為懶人設計的,操作方法都巨簡單。
早餐粥,豆漿,米糊、蒸米飯這些暖心暖胃的,小家電都可以自動控制,妳只需往鍋裏加適量米和水即可。
若說我睡不夠,起不來,也不是問題,有預約功能嘛,想幾點吃就幾點熟。
各類炒鍋、平底鍋、燉鍋、砂鍋、高壓鍋、烤箱功能各異,十八般武器各有用處,只等妳出手。
科技工作者們給我們設計了這麽多好用的東東,妳再說不會做飯,那真是站不住腳啊。
回家做飯,短時間內來看,好像是增加了工作量,確實不如吃外賣省時省力。但從長遠來看,身體棒棒的,千金不換。
在國人的飯局上,輕松快樂的時候比較少,多少都會帶點目的性。
菜肴看上去華麗麗的光鮮,可是熱熱鬧鬧的推杯換盞之間,有幾口菜吃著坦然自在呢?
倘若妳有個愛做飯會做飯的另壹半,那妳上輩子壹定是拯救了銀河系,三生有幸。
倘若妳的另壹半不熱衷於在廚房忙活,那妳趕緊給他普及壹下知識,做飯也可以有樂趣有情調,好好做飯,吃出健康,吃出壹家人的和和睦睦。
倘若另壹半就是天賦異稟做不了飯,那妳就自己做吧。誰會都不如自己會,所謂藝不壓身,會照顧自己也是生存能力強的重要體現。
天天吃外賣,廚房裏冷鍋冷竈,不是過好日子的樣兒。
若是奔四的人了還天天去父母家蹭飯,那只能說是巨嬰成長為老嬰了,趕快長大吧,老北鼻!
以廚房為陣地,遠離添加劑地溝油,健康快樂地生活,也是壹種平淡而難得的幸福。
將生活過得有滋有味,把日子過得甜甜蜜蜜,還要有壹顆浸透人間煙火的心。任何精致的杯盤也抵不上壹顆熱愛生活的心。
生活,在人間,在塵世,在廚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