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正月初壹到正月初七,每天吃什麽如下:
大年初壹吃餃子春節第壹天要吃餃子,而且壹定是三十晚上年夜飯剩下的餃子,寓意年年有余。特別是在北方,餃子作為過年過節壹定要出現的美食代表,外形好似壹只元寶,既有包容之意,也有多福進寶的意思。
年夜飯的餃子裏常常會包壹枚硬幣、壹枚糖果,人們相信吃到硬幣的人會在新的壹年事業順風順水財源廣進,吃到糖果的人會在新的壹年生活甜甜蜜蜜幸福相伴。
大年初二吃面條春節的第二天要吃長長的面條,寓意著生活長長久久、順順利利。雖然這壹天有很多地方是出嫁的女兒回門的日子,家裏都會像除夕年夜飯似的準備壹桌豐富的菜肴,但老人都會在主食上為家裏人準備壹碗熱氣騰騰的面條。
大年初三吃合子春節第三天吃要吃合子。北方朋友應該不陌生,但南方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合子是什麽。合子其實就是壹種可葷可素,與餃子有相同特征,只不過要比餃子大很多的壹種帶餡小餅。初三吃合子寓意海納百川、生活美滿、財源滾滾來。
大年初四吃烙餅攤雞蛋春節的第四天要吃烙餅攤雞蛋。在北方小年(臘月二十三)這天民間有祭竈送竈王爺上天庭述職的習俗,為了讓竈王爺能夠多多美言,人們往往會準備香甜可口的竈糖,讓竈王爺吃了糖果之後再去天庭述職。
而大年初四這壹天,就是迎接竈王爺回到人間的日子,這時候要做烙餅、攤雞蛋,因為烙餅和攤雞蛋的時候,經過油鍋的烘烤,食物會蒸騰熱氣,如同神仙騰雲駕霧壹樣,迎接竈王爺回來,再加上烙餅和攤雞蛋都是家常菜,也是傳達出大家飲食樸素,依然能夠獲得幸福的意思。
大年初五捏住小人嘴春節的第五天要吃包餃子。據說這天包餃子的餡料壹定要自己剁,把不順的東西全部剁掉,新的壹年順順利利。包餃子要用手使勁捏住餃子邊,俗稱“捏小人嘴”,老人說這樣做可以規避流言蜚語,初五這天吃的餃子壹定要用水煮,燒開水煮餃子寓意財源滾滾來。
大年初六吃驢打滾春節的第六天要吃驢打滾。大年初六,又叫做馬日,在傳統民俗中,是壹定要祭送“窮神”的,也就是“送窮”。民諺有雲:“夏天備春耕,窮氣送出門”,說的就是要在這壹天把窮氣趕出門,寓意人們對美好、富裕生活的期待。
大年初七吃長壽面春節的第七天要吃長壽面。漢代東方朔在《占書》上記載,傳說中女媧初創世後,按照“壹雞、二狗、三豬、四羊、五牛、六馬、七人、八谷”的順序,依次創造了蒼生,於第七天創造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