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肋事件,曹操攻打劉備,親自領兵攻打漢中。由於自然條件和當時的客觀環境,曹操進攻並無益處,怕被人恥笑,影響自己的權威。這是壹個兩難的選擇。
那天晚上的口令,曹操隨口說了壹個雞肋。本來難度只有曹操自己知道。偏偏楊修說:“雞肋吃起來像肉,但是丟掉了就可惜了。曹操已決定退兵。”。
楊修作為領導的秘書,猜到了領導的心思,應該幫助領導解決這個困境。這個時候,楊修應該想想曹操下了壹個臺階,需要壹個事件來解釋退兵的合理性。
聰明的楊修反其道而行之。他沒有幫忙解決問題,而是把領導的問題告訴了大家。這種行為只能說明楊修很聰明,但並不聰明。從這件事來看,楊修是壹個缺乏大智慧的人。
曹操作為軍隊的最高統帥,是軍隊的靈魂。曹操向來賞罰分明。將軍出征,要罰無功,而這時候曹操又不能進攻,這是對領袖智慧的極大考驗。
進攻無法推進,劉備在守地形。而且在漢中,軍隊補給困難,曹操怕影響權威,撤退很重要。
這時,楊修又在他背後捅了壹刀,使他失去了尊嚴。曹操心胸不開闊,楊修的行為讓曹操無法忍受。
擴展數據:
楊修家族:
楊修是楊震的曾孫,楊彪的兒子,出生在壹個世代相傳的家庭。後漢書說,“從震至彪,第四太尉”。好學有才,建安年間升任孝除大夫,後任丞相曹操主簿。
當時曹操軍務多事,楊修主管內政外交,正合曹操心意;《世說新語·吳傑篇》載有關於楊修才能的四件事,他的才能是曹操曾經感嘆過的。
楊修彬彬有禮,知識淵博,極其聰明。建安年間(196-220)被選為孝廉,不久當了大夫,後改丞相府曹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