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賞燈是壹種古老的中國民俗文化,壹般在元宵節舉辦活動,按字面理解為觀賞燈。東漢順帝時沛國豐人張道陵在四川鶴鳴山創“五鬥米道”而舉行的“燃燈祭鬥”儀式,要算迄今了解到的最古老的原始燈會。
2、押舟,亦稱“壓舟趕鬼”,是流行於粵西地區,特別是化縣地區(今化州、吳川)壹帶的民間習俗活動,該民俗活動壹般於正月十五各地正年例夜舉行,該民俗傳統已流傳了近千年。
3、猜燈謎又稱打燈謎,是中國獨有的富有民族風格的壹種漢族民俗文娛活動形式,是從古代就開始流傳的元宵節特色活動。每逢農歷正月十五,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彩燈上供人猜。
4、耍龍燈又稱舞龍、龍燈舞,是中國獨具特色的傳統民俗娛樂活動。從春節到元宵燈節,中國城鄉廣大地區都有耍龍燈的習俗。經過千百年的沿襲、發展,耍龍燈已成為壹種形式活潑、表演優美、帶有浪漫色彩的傳統舞蹈。
5、踩高蹺,是漢族傳統民俗活動之壹。 踩高蹺俗稱縛柴腳,亦稱“高蹺”、“踏高蹺”、“紮高腳”、“走高腿”。
是我國北方民間盛行的壹種群眾性技藝表演,多在壹些民間節日裏由舞蹈者腳上綁著逗,武蹺則強調個人技巧與絕招,各地高蹺,都已形成鮮明的地域風格與民族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