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時長:4分鐘左右。
這個階段的寶寶精力充沛,喜歡探索很多東西,不停地走動。父母也會在這個時候和寶寶互動,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學會自己吃飯穿衣。
那為什麽要培養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呢?手眼協調真的很重要嗎?
有時候孩子總是三心二意,有時候根本沒辦法集中精力做壹件事。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沒有耐心是很正常的。
但這是手腳協調的問題,不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消失。這是壹種需要學習慢慢變好的能力。
但是很多家長根本意識不到手眼協調不好的影響。孩子能吃能跳,也沒有什麽不好的表現。
誠然,生活中沒有什麽特別突兀的事情,但在壹些小事上,父母其實也發現了,只是不代表手眼協調的問題。
以彈鋼琴這件事為例。家裏有孩子學琴的家長,孩子需要看總譜才能彈曲子嗎?如果把譜子去掉,孩子根本不會彈,盡管譜子已經記在心裏,但是沒有辦法彈完整首曲子。
這時候家長只會認為孩子學習不夠努力,不會認為是因為手和眼的協調性不好。
其實孩子2歲就可以發展手眼協調能力,只是很多家長忽略了這壹點。
媽媽可以給孩子多種選擇,比如:把孩子的衣服拿出來,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讓孩子試著觸摸衣服的面料。並告訴寶寶裙子是藍色的,摸起來很滑,引導孩子自己去探索。
選擇幾何玩具,比如積木,可以鍛煉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豐富大腦思維能力和想象力。讓孩子自己去感受,促進手眼協調發展。
踢足球不僅可以鍛煉孩子手腳的協調性,還可以鍛煉孩子的視力。孩子們會隨著球的移動而奔跑,眼睛盯著球。
但是如果寶寶學不會跑,媽媽可以拿著壹個球來吸引寶寶的註意力。讓寶寶想去摸媽媽手裏的球。
盡量不要用尖銳、不衛生的玩具來吸引寶寶。拿到手後,寶寶會放在嘴裏咀嚼。這也是媽媽需要註意的,這樣才能保證寶寶視線內的壹切都是安全幹凈的。
家長可以將兩種顏色的豆子混合在壹起,給寶寶看,引導寶寶察覺不同顏色的豆子。
這樣既鍛煉了寶寶的手眼協調能力,也鍛煉了寶寶的耐心。
父母是寶寶最先模仿的對象,他們在言行上對寶寶有非常有效的影響。父母可以經常在寶寶面前疊衣服,收玩具,這樣可以壹起學習。
有時候有些家長會拉著寶寶的手,拍著手掌,跟著唱。這種無意識的行為是為了鍛煉寶寶。讓寶寶跟著媽媽的節奏唱歌。
2歲的父母鍛煉寶寶的肌肉和協調能力最重要。雖然和孩子玩遊戲的過程很幼稚很無聊,但是孩子的回歸是很可貴的。引導孩子循序漸進,不要操之過急,給孩子壓力。在這個時期,妳只有在父母的陪伴下,才能有質的進步。為什麽父母不以此為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