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如何指導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

如何指導學生在大量閱讀中提高寫作能力

在"聯系群眾讀書寫字育人"現場會上的講話。

教師和學生:

今天,我們聚集在西關小學,觀察和學習西關小學是如何實施“海量讀寫育人”工作的。今天的現場會準備得很充分,文藝演出突出了閱讀和寫作的主題。這個節目是由老師和學生編寫和表演的。素材展示的內容真實、豐富、有新意;文學社團活動和寫作課體現了高效課堂的精神,以學生為主體,學以致用的原則,為學生將閱讀知識轉化為寫作和表演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也活躍了學生的生活。摒棄讀死書、讀死書的現象,其經驗值得全市推廣。

“海量讀寫育人”工作以75號文的形式進行了安排和部署。全市各單位都開展了這項工作,但進展參差不齊。下面我結合我市實際情況談幾點看法:

壹是高度重視“大閱讀大寫作育人”工作

國民讀寫能力是壹個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誌,關系到國家的發展和民族的未來;它是人們實現人生目標、發展知識和潛能、參與社會活動的最基本技能。培養中小學生的讀寫能力是推進教育改革、實現教育目標、培養合格公民的基本任務之壹,我們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

我們都在思考如何自己去實施,從環境氛圍建設、圖書保障與借閱、校本課程開發、學生閱讀書目指導、閱讀指導、時間保障、寫作改革、文學社建設等方面。,根據我們發布的閱讀目標,

檢查寫作目標,制定並落實切實可行的改進措施,積極推動此項工作的開展。

第二,要處理好三個關系

1.處理好成績和成長的關系。如果妳只有成績,妳可以過今天的關,但過不了明天的關;長大了就過了明天的關,過不了今天的關。把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既有助於提高成績,又能促進學生的成長,可謂壹舉兩得。

處理好課外讀物和教具的關系。我們認為教輔書的價值取向指向分數,課外閱讀指向人文科學素養的積累,與分數有關,但相關性不高。所以,組織大型閱讀不是向學生推薦教輔書,教輔書和課外讀物不壹樣。控制教輔書的過度訂閱,不會也不可能影響大規模的閱讀活動。

處理好用書和訂書的關系。在和家長接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其實很多家長對推薦給學生的書是反感的。好用,受家長歡迎和支持。允許學生訂什麽書不重要,關鍵是要關註允許學生用什麽書。

三、做好幾個方面的工作

壹種是為讀者找書,為書找讀者,解決讀什麽的問題。學生讀什麽?需要根據其生長規律定制壹份“營養菜單”。目前閱讀市場魚龍混雜,尤其是壹些低俗口袋書充斥市場,不僅沒有滋養學生,甚至毒害學生。家長和學生有時候也不知道。前幾年我們也發過幾本閱讀推薦書籍。學校可以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結合自身實際,對圖書進行編輯,推薦給家長,讓家長和學生知道什麽時候讀,讀什麽內容。該菜單必須可用。

權威。家長可以拿著這個東西,可以按圖索驥,也可以知道孩子缺什麽補什麽。要利用學校櫥窗、網站、報紙等陣地宣傳作品。

學校要根據實際情況選取壹部分內容,自行編輯壹些校本讀物。我覺得西關小學編的《清泉》不錯。小學人力物力不足,建議幾個小學聯合分工編輯,或者由教委辦公室牽頭組織人員統壹編輯發放。這樣才能降低費用,提高質量。

二是組織圖書漂流,解決去哪裏讀書的問題。壹位詩人曾說:“天堂就像壹個圖書館。”近年來,在學校設備問題上,我們始終把圖書館(室)作為重中之重,努力為學生打造壹個現實的、校園版的“天堂”。然而,我們遺憾地發現,許多學校在建設和使用的問題上是脫節的,圖書館成了故作姿態的“門面”,天堂之門被人為地關上了。如何讓書貼近學生,讓學生與書零距離,是我們最近思考的重點之壹。“圖書漂流行動”應運而生。開設閱讀課和閱覽室;開架借閱,全天候開放;完善教室和辦公室建設,以圖書角為必備內容;在樓道內設置開放式閱讀區;壹個帶去學校,壹個帶回家;讓學生有機會接觸到書籍,讓學校圖書館成為學生喜歡的空間。

三是開設閱讀課,解決如何閱讀的問題。如何讀書是有規律的。讓自己去讀書,會影響讀書的效率和效益。開設中外文閱讀鑒賞課的地區。課程是學校提供給學生的最好的產品。這樣做的目的是通過課外閱讀的課程系統地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課外閱讀課要形成鑒賞課、指導課、推薦課、示範課的體系,已經開展了壹些研究課、示範課。很多學校也把課外閱讀作為科研課題,深入推進閱讀課程建設。

進入。此外,中外文都把推薦課外閱讀作為學科教學的要求,實現了課內課外閱讀的壹體化。

四是擠出閱讀時間,解決什麽時候閱讀的問題。在當今浮躁的社會,很多人感嘆自己沒有時間學習。所以淺閱讀和快餐閱讀大行其道。事實證明,淺閱讀很難幫助人實現人文積澱。在課程滿滿、作業做不完的現實語境下,師生的閱讀時間從何而來?魯迅說,他是在讀書中與人聊天喝茶度過的。時間是擠出來的。西關小學通過早讀前幾分鐘背經典,下午自習寫經典,下午自由活動課閱讀,寫作課和閱讀課相結合,減少課本,增加閱讀作業,有效保證了學生的閱讀時間。

我們也有相當多的學校引導家庭每天有固定的家長和孩子的閱讀時間,告訴家長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是空洞的口號,而是落實到實際行動中。與其動手,不如坐下來談。

五是探索激勵機制,解決好讀書問題。讀書的動力在哪裏?如何避免只有三分鐘熱度?對壹件事形成持久的關註,需要興趣和習慣的支撐。興趣和習慣需要和別人分享,需要被同齡人欣賞。我們可以在學校開展各種活動。如讀書節活動,讀書會會員卡活動,會員卡、銀卡、金卡升級;閱讀和評分活動;學生成長檔案中閱讀成績的記錄等。,都是給學生提供壹個展示成績的平臺。

為了打消壹些老師對實施大閱讀不會給考試成績帶來太大變化的擔憂,我們在今年的期中考試中實施了“變臉文考”的考試評價體系改革。

中外文卷子的巨變,讓那些教書教死的班露出了本來面目,而那些真正促進閱讀的班,卻在這樣的卷子面前享受著成功的喜悅。

我認為,沒有評價體系的跟進,海量閱讀很難走到“深水區”。

第六,讀寫要有效結合,解決讀寫問題。讀寫結合是語文教學的基本策略。真正的讀與寫的結合,不是簡單的讀與寫的疊加或混合,而是壹種有機的結合,追求壹種相互促進的境界。要實現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就要立足教材,提倡大量閱讀,優化訓練方法。堅持“學以致用,讀寫並重”的原則,有效促進閱讀與寫作的融合。簡單的初期方法是:在寫作前壹周安排學生閱讀壹些與此寫作內容相關的文章,讓學生在寫作前有針對性地閱讀。

平時學生要養成“無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閱讀時,他們要圈出書的輪廓,寫眉毛,評論等。在閱讀的同時,他們要提煉書中優美的文字和精彩的句子,充分積累語言材料,不斷豐富自己的語言儲備。引導學生利用積累的語言材料完成相應的寫作練習,從而轉化為實踐能力。教師在指導學生閱讀和練習寫作時,要教會學生綜合運用精讀、略讀和瀏覽的閱讀方法,快速收集寫作素材和方法。

學校要搭建閱讀練習的訓練平臺,如讀書博客群、讀書沙龍、校報學生作品專欄、讀後感征文比賽等。成立文學社團,學生自己辦報,出版學生自己的作品;寫壹個教科書劇本,讓學生在教學中表演。今天西關小學表演的幾個節目都很不錯。

同誌們,都說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了。事實上,我們的海量讀寫活動也進入了深水區。很多現實問題擺在我們面前,需要我們去思考,去探索出路。比如電子書包時代的到來,智能閱讀遲早會成為課外閱讀的主要形式,學校未來的圖書館建設如何適應這種變化等等。希望大家以此次現場會為契機,本著對學生長遠發展負責的態度,認真學習,認真總結,回來後查找自身不足,完善措施,全力推進“經典誦讀、海量讀寫育人”工作,為滕州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最後,祝大家工作順利,事業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