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橄欖油
橄欖油在地中海沿岸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後”,“地中海甘露”, 原因就在於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可供食用的高檔橄欖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欖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壹以自然狀態的形式供人類食用的木本植物油。它原產地中海沿岸諸國。人類對它的栽培歷史已有數千年之久。有人統計,《聖經》中,“油橄欖”——即“Olive”出現的頻數超過200次。
油橄欖在世界上是具有悠久歷史的壹種著名的樹種,在植物分類學上油橄欖(Olea Europaea L.)劃歸木犀科(Oleaceae),木犀(Olea),常綠小喬木.地中海沿岸具有油橄欖生長所需的最適宜的土壤和氣溫、日照、空氣濕度以及降水量等氣候條件。除地中海沿岸外,其它地區只能在適生區零星種植.油橄欖是長壽之樹,栽種4-5年後開始結果,盛果期可長達50年到100年.果實為核果,外形很像我國的棗.每年的3至6月,是油橄欖樹開花坐果的時間,7至10月果實開始發育並且成熟,
果實從綠色,過渡到紅色,紫色,最後變黑.11月是果實的采摘季節。油橄欖果的物理特性和果肉的化學成分由於不同的品種、成熟度、地理環境、土壤質地以及種植方式而有所不同.例如,產於希臘克裏特島的橄欖油就由於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條件而擁有最好的品質.
世界上橄欖油產量最高的國家是西班牙和意大利,橄欖油品質最好的國家則是希臘,尤其是希臘克裏特島的橄欖油。全世界橄欖油的年產量目前只有230萬噸左右,而我國目前的花生油,大豆油等草本植物油年產量已經超過1700萬噸。橄欖油因為其產量和其上佳的營養成份成為世界稀缺資源。
在古希臘神話裏,女神們用橄欖果提煉出來的膏狀物具有壹種驚人的功效。當赫拉想要引誘宙斯時,她就在自己身上塗上這種神聖的膏狀物――橄欖油。壹直到荷馬時代結束,橄欖油才獲得經濟價值,然而也只有貴族和富人才能使用橄欖油,在某些特洛伊英雄的家中,它被視為壹種珍貴的軟膏。
羅馬人的沐浴文化中,橄欖油是健康和美容儀式的壹部分,他們先用橄欖油按摩,再用壹種彎曲的骨制刮刀刮掉。羅馬人對於橄欖油中抗氧化、抗發炎的神奇功效,格外感同身受。
古希伯來人認為國王必須塗上閃亮的橄欖油,才是名副其實的真命天子;新約《聖經》中,亞當乘著諾亞方舟歸來時,就是以綠色的橄欖枝作為標誌來減輕洪水的騷擾,所以從那時起橄欖樹被賦予了象征生命的復蘇與和平的涵義。
更主要的是,橄欖樹的文化影響了西方文明的發展。大約在15世紀的大航海時代,當時的海上強國西班牙,用輕快的帆船,把橄欖樹的文明載到了新大陸、南非、澳洲、美洲以及東方的中國和日本。對西方人而言,橄欖就是生命之樹的最佳代名詞,因為它不僅點燃了地中海文明,也為味覺、健康和青春帶來了幸福的感覺!
橄欖油的作用
“液體黃金”名不虛傳
橄欖油是由新鮮的油橄欖果實直接冷榨而成,不經加熱和化學處理,保留了天然營養成分。顏色呈黃綠色,氣味清香,是地中海沿岸各國人民的傳統食用油。由於橄欖油營養成分豐富、醫療保健功能突出而被公認為綠色保健食用油,素有“液體黃金”的美譽。
橄欖油當中含有較高的單不飽和脂肪酸(55~83%),即油酸。除了供給人體所需的大量熱能外,還能調整人體血漿中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比例。其中的亞油酸和亞麻油酸為人體所必需,但人體不能自身合成,食用過量對人體也有害。橄欖油中所含油酸、亞油酸和亞麻油酸的比例正好是人體所需的比例,類似母乳,這也是其他植物油所不具備的;同時橄欖油富含豐富的維生素A、D、E、F、K成分和胡蘿蔔素等脂溶性維生素及抗氧化物等,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
研究表明,橄欖油如能長期食用,具有非常好的營養保健作用:
能夠降低膽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對由於膽固醇濃度過高引起的動脈硬化以及動脈硬化並發癥、高血壓、心臟病、心力衰竭、腎衰竭、腦出血等疾病均有非常明顯的防治功效。
能夠改善消化系統功能。有助於減少胃酸,防止發生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病,提高胃、脾、腸、肝和膽管的功能。刺激膽汁分泌,預防膽結石,減少膽囊炎的發生。橄欖油具有溫和輕泄劑的作用,早晨空腹服用兩湯勺對緩解慢性便秘具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能夠防止大腦衰老,預防早老性癡呆。有助於增強人體對礦物質,如磷、鋅、鈣等的吸收,減少類風濕關節炎的發生。
能夠對壹些類型的惡性腫瘤如前列腺癌、乳腺癌、腸癌、鱗狀細胞和食道癌有抑制作用。
能夠保護皮膚,尤其能防止皮膚損傷和衰老,使皮膚具有光澤。
對於肥胖者來說,經常食用橄欖油比少吃脂肪更能控制體重。
雖說橄欖油與其他植物油相比價格偏貴,但讓人愛不釋手的理由卻如此之多。當橄欖油的自然清香隨著地中海的蔚藍之風漸漸飄臨,以追求綠色健康生活為時尚的您還等什麽呢?
橄欖油之小學問
龍生九子,各有不同。這橄欖油更是小有學問,不同的品種往往決定了不同的最佳烹飪方式。我們只有認真了解,細心挑選,才能吃出獨特的地中海風情哦。
各有各的不同
根據加工方法的不同橄欖油可分為原生橄欖油(Virgin Olive Oil)和精煉橄欖油(Lampante Olive Oil或Refined Olive Oil)兩大類,它們無論是在價格、營養成分還是使用方法上都有區別。
原生橄欖油(天然橄欖油)。它是直接從新鮮的油橄欖果實中采取機械冷榨的方法榨取,經過過濾等處理除去異物後得到的油汁,加工過程中完全不經化學處理。此類橄欖油質量最佳,具有獨特香味,金黃色中帶有綠色,口感豐富,相當於壹種果汁,可以直接食用或用於涼拌、沙拉,突顯原汁原味。
精煉橄欖油(二次油)。從1993年開始,西班牙通過采用溶解的方法從冷榨後的油渣中提取橄欖油。在通過脫色、除味等提煉過程後,其酸性值壹般可降低到0.3%以下,雖然質量不及原生油,但味道也不錯,價格較為平民。作為廚房裏的常備油,煎、煮、烹、炸,隨心所欲。
目前我國市場上的食用橄欖油以進口產品為主,主要來自於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也有壹些國產的品牌銷量不錯。
橄欖油雖然價格偏貴,但是每次使用只要壹點點。所以整體來說還是既經濟又營養豐富。
背景知識
世界橄欖油主產國集中在地中海沿岸國家,主要為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突尼斯、土耳其、敘利亞、摩洛哥,這7個國家橄欖油產量占世界橄欖油總產量的90%。西班牙、意大利、希臘為世界最大的三大橄欖油生產商和出口商。西班牙橄欖油產量居世界之首,但出口量排在世界第二位,居意大利之後;意大利橄欖油產量居世界第二位,但卻是最大消費國、最大的出口國,同時也是最大的進口國。
冷熱皆宜,調出生活好味道
橄欖油營養豐富,冷熱皆宜,可用於多種烹飪方法:
直接作為冷餐油 。橄欖油直接使用會使菜肴的特點發揮到極致。在新鮮的蔬菜沙拉上或者炸好的牛排上淋壹點橄欖油,使食物的口感更為豐富,滋味美妙。如果再加上壹杯淳厚的葡萄酒,真是件快意之事。
用橄欖油煎炸。橄欖油可以反復使用不變質,它對氧化所引起的變質具有更強的抵禦能力,是最適合煎炸的食品。偏愛煎炸類食品又註重養生的我們盡可放心使用。
用橄欖油腌制。橄欖油是比較好的腌制原料,因為它容易滲進食物裏面,並將腌料的味道帶進去。
用橄欖油烘焙。將橄欖油塗抹在面包或者甜點上烘焙,那種香味,可遠非奶油能比。
維生素E
維生素E因與生育有關,故又名生育酚(tocopherol)屬於酚類化合物。天然維生素E有多種,其結構上的差異僅在側鏈R1、R2、和R3上。
維生素E與動物的生功能有關,動物缺乏維生素E時,其生殖器官損受損而不育;維生素E極易氧化,可保護其它物質不被氧化,是動物和人體內最有效的抗氧化劑,能對抗生物膜的脂質過氧化反應,保護生物膜結構和功能的完整,延緩衰老。
維生素E主要存在於植物油中,麥胚油、葵花油、花生油和玉米油中含量豐富;蔬菜、豆類和谷類中含量也多。壹般不易缺乏。
性狀與穩定性) 維生素E為微黃色和黃色透明的粘稠液體;幾無臭,遇光色澤變深,對氧敏感,易被氧化,故在體內可保護其他可被氧化的物質(如不飽和脂肪酸,維生素A),接觸空氣或紫外線照射則緩緩氧化變質。
(體內過程)生育酚內服後可經腸道吸收(需有膽鹽存在),如壹次口服2克,吸收率為55%。吸收後經淋巴以乳糜微粒狀到達血液,隨後與血漿β—脂蛋白結合,結合量可達血漿濃度的74%左右。正常成人血濃度大致為1.05±0.32毫克,吸收後分布於所有組織,其中以垂體,腎上腺和睪丸含量最高,在胸腺和子宮含量低。維生素E分布在這些組織和器官的線粒體和微粒體中。在組織中能氧化成生育醌,再還原為β—生育氫醌,後者與肝臟中葡萄糖醛酸結合,主要經膽汁分泌入腸,隨大便排出,在尿中甚少。
(藥物作用)(1)抗自由基:自由基是廣泛存在於各種化學反應中的活潑基團,對人體正常生理代謝具有重要的功能。倘若自由基過量,從而引起自由基鏈式反應,則將導致細胞膜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質過氧化,新產生的大量脂質過氧化物會損傷細胞膜及細胞內的大分子蛋白質與核酸,對機體造成損傷。維生素E的抗自由基功能是由於基自身結構是壹種苯駢吡喃的衍生物,在其苯環上有壹個活潑的羥基,具有還原性,其次在五碳環上有壹飽和的側鏈,這兩點決定了維生素E具有還原性和親脂性。當自由基進入脂相,發生鏈式把應時,維生素E起到捕捉自由基作用。維生素E對抗自由基脂質過氧化作用的效率很高。
(2)維生素E與抗衰老:已研究幾十年,目前各家說法不壹,總的來看,維生素E對群體衰老的最長壽命影響不大,但對平均壽命具有延長作用,故此維生素E的抗衰老作用只是壹種保健作用。
(3)維生素E與免疫:維生素E的缺乏對人類或動物的免疫功能均有影響,不僅是體能免疫降低,而且對細胞免疫也有很大影響。
(4)維生素E與心血管病:大量攝取維生素E可降低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病率,這可能與維生素E能阻礙動脈內皮細胞“泡沫化”及平衡內皮細胞膽固醇代謝有關。
(5)維生素E與肝臟的研究:80年代研究闡明維生素E是肝細胞生長的重要保護因子之壹。美國學者發現,肝細胞死亡的最後途徑之壹是肝細胞中維生素E的耗竭,且其機制不同於鈣離子,而是利用期自身於細胞上存在的形式來發揮其對細胞保護因子的作用。維生素E對多種急性肝損傷具有保護作用,對慢性肝纖維化有延緩作用。
(6)維生素E與皮膚:維生素E本身是壹種很好的抗氧化劑,它可以進入皮膚細胞具有抗自由基鏈式反應。從理論上優於氧化物歧化酶(SOD),在皮膚應用於預防角質化。
維生素E缺乏癥的表現是多方面的,但對生殖,肌肉,心血管和造血系統的各種作用最重要。
生殖系統:雄鼠由於長期缺乏維生素E而發生上皮變性,引起不可逆的不育癥。缺乏維生素E的雌鼠,妊娠約在10天內終止,此時胎鼠死亡。
肌肉系統:許多動物食用缺乏維生素E飼料後,導致肌營養不良。但人的肌營養不良沒有維生素E缺乏的證據。
心血管系統:因維生素E缺乏而引起的骨骼肌損害顯然也見於某幾種動物的心肌,雖然心臟通常受累較輕,較少見,但有時心肌損害合並心電圖變化,病理改變,甚至心力衰竭。
造血系統:維生素E缺乏與貧血相關聯。對於某些患者的貧血用常規藥物治療不能奏效時,大劑量維生素E可有效地治療。
(適應癥狀)作為非處方藥維生素E被認為是壹種營養的補充劑,可作為治療劑來治療由於自由基損傷所致的各種疾病。常用於習慣性流產,先兆流產,不孕癥及更年期障礙,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等。
(不良反應與註意事項)維生素E在壹定劑量下,相對無毒性。長期大量服用(壹日量400—800毫克)可引起惡心,嘔吐,眩暈,頭痛,視力模糊,皮膚皸裂,唇炎,口角炎,胃腸功能紊亂,腹瀉,乳腺腫大,乏力軟弱。
超量服用(壹日量>800毫克),個別患者發生凝血時間延長,改變內分泌代謝(甲狀腺,垂體和腎上腺),改變免疫機制,婦女可引起月經過多,閉經,性功能紊亂等,並可引起血栓性靜脈炎或栓塞的危險。
(藥物相互作用)(1)維生素E可促進維生素A的吸收,利用和肝臟貯存,防止維生素A過多癥。
(2)維生素E代謝物具有拮抗維生素K的作用,能降低血液凝固性,故應避免與雙香豆素及其衍生物同服。
(3)降低或影響脂肪吸收的藥物如考來烯胺,新黴素等,硫糖鋁,礦糖油等藥物可幹擾維生素E吸收。
(4)缺鐵性貧血,補鐵時,對維生素E的需要量增加。
(5)口服避孕藥可以加速維生素E代謝,可導致維生素E缺乏。
(6)維生素E可增強洋地黃的強心作用和華法令等抗凝作用。
(7)雌激素與維生素E並用時,如用量大,療程長,可誘發血栓性靜脈炎。
(用法與用量)口服。非處方藥常規劑量是壹次5—10毫克,壹日3次;較大劑量為壹次50—100毫克,壹日3次,壹日超過400毫克者,請去看醫生。外用:2%霜膏劑,壹日外塗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