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如何用青梅燒菜

如何用青梅燒菜

青梅 600公克

綠茶葉 10公克

麥芽糖 200公克

細砂糖 200公克

熱開水 200cc

鹽 適量

水 適量

[制作流程]

1.將青梅放進耐酸的容器中,用水蓋過青梅,加入1~2大匙的鹽,浸泡2~4小時,以去除熟青梅的澀味。

2.用耐酸的鍋子煮開半鍋水,放入1大匙的鹽,再加入青梅煮約3~5分鐘(去除澀味並使熟青梅軟化),撈出青梅,放入冷水中冷卻。

3.將冷卻的青梅瀝幹水份後去皮去籽,再將綠茶葉用熱開水泡開。

4.將青梅果肉放進耐酸的鍋子中,加入泡好的綠茶(茶葉也壹起倒入)用中火煮滾。

5.轉成小火並加入麥芽糖繼續熬煮,熬煮時必須用木杓不停地攪拌。

6.待麥芽糖完全溶化後便可加入細砂糖,繼續拌煮至醬汁呈濃稠狀即可。

青梅蜜餞與涼果的制作

家中若有現成的梅子酒,也可將梅子挑出做成果醬,制作時可省略作法1及2,直接將泡過酒的梅子去皮去籽後便可放進鍋中熬煮。

望梅止渴” 青梅富含檸檬酸、蘋果酸、維生素C和鐵、鈣、磷、鉀等礦物質,以酸味爽口逗人,能生津止渴。由於青梅的酸味過濃, 很少用來鮮食, 而是用於蜜餞和涼果加工適應性良好的原料, 其產品能保存青梅的營養特點和較好的適口性。 “青梅蜜餞” 是由鮮梅經食鹽和明礬腌漬脫苦去濕和保脆處理後,直接用白砂糖腌漬而制成產品。 “青梅涼果” 大多是先將青梅經食鹽和明礬或石灰腌制後曬幹成梅坯,再由梅坯經浸洗脫鹽、 幹燥後調入以甘草等甜味料為主的配料和其他香料, 調制而成的產品,亦稱“加料蜜餞”。 青梅蜜餞和涼果的制作,因原料品種、果實成熟度、果形大小、 制作方法和用料配比、幹濕狀態不同而異。 壹、青口梅 以青綠色、肉質肥厚的大青梅、葉裏青等品種, 立夏至小滿期間采摘加工。 備料:青梅100公斤,白砂糖100公斤,水50 公斤,食鹽6公斤~8公斤,明礬1公斤,綠色食用色素適量。明礬能使果肉質地松脆,並有媒染的作用, 使果肉在染色時容易著色;食鹽能脫去果肉的苦、澀和部分酸味, 經腌漬處理過的果肉在糖漬時,糖分滲透快。 綠色食用色素采用蘋果綠或葉綠素銅鈉鹽, 也有采用靛蘭和檸檬黃按3比7配制成綠色,忌用其他毒性強的非食用色素。 腌坯:先將青梅洗凈,食鹽和明礬溶解在水中, 再將青梅倒入,充分翻拌使青梅著鹽均勻,每天翻拌2次,腌2天~3天後取出,每個青梅沿縫處割壹刀, 深及核,將核挖出後回入鹵中。 脫鹽:去核後的果肉,在鹵中腌1天~ 2 天後取出,用清水漂洗,每6 小時~8小時換水1次,將鹽分與苦、澀味漂淡為止。 染色:將漂淡後的梅坯撈出瀝幹,另取用糖總量 30%的白砂糖和加入適量的綠色食用色素,充分和勻, 拌入梅坯中,隨著糖和色素著水溶解,被果肉均勻地吸收。 糖漬:將著色的果肉取出置入另壹缸中, 取用糖總量20%的白砂糖蓋在面上, 再將著色的糖液淋在糖上,待面上的糖充分溶解後,每天翻拌2 次,並將糖鹵取出,另用不銹鋼鍋加熱濃縮,而後回入,再將用糖總量 20 %的白砂糖蓋在面上,待糖溶解後再取鹵濃縮, 然後將剩余的20%白砂糖和入,使青梅果肉吸足糖分, 果實變得圓滿充實有光澤,糖分濃度達到65 %~75%, 水分含量為18%~20%,可以 缸,面上用潔凈的?壓緊, 產品隨時可取出包裝。 二、梅坯腌制 梅坯是加工話梅、陳皮梅和甘草梅等涼果的半成品。 選用大葉豬肝梅和花梅等有色的品種為原料。每100公斤青梅經清洗 後加鹽10公斤、 石灰 125克,腌制7天左右,腌後出曬,直至梅坯表面起鹽霜,此時約8成幹,隨即放入籮筐中,蓋上麻袋,存放在陰涼處, 使梅坯內外水分均勻,待梅果回軟時再取出曬幹備用。 三、話梅 選用大小均勻的梅坯,經清水漂洗脫鹽12小時, 其間換水3次, 至梅坯中鹽分殘留量約為1%~2%,在近核處略帶鹹味為度。 梅坯經漂洗後取出直曬至7成幹時備用。 配料:話梅的用料配方各有較大的區別, 通常為每100 公斤梅坯的浸液,水25公斤,甘草4公斤~6公斤,白砂糖10公斤,精鹽4 公斤, 檸檬酸 200克,糖精鈉500克,肉桂、丁香、豆?和茴香粉各50克,香草素適量。 浸液:先將甘草洗凈後打碎,用水10公斤, 煮後取出汁液,再加水10 公斤煮後濾取2汁,加水5 公斤煮後濾取3汁, 然後將濾取的甘草汁混在壹起,加入其他配料,加熱至80℃左右,趁熱倒入梅坯翻拌均勻,以後每隔2 小時翻拌壹次,經24小時後取出曬或烘幹,烘時溫度60 ℃~70℃。倘若浸液未被梅坯吸幹, 則在出曬或烘至半幹時將梅坯回入缸中吸幹,或取出汁液拌入梅坯中, 後曬或烘至8成幹,取用量為0.1%的香草素拌入,密封貯存,使配料風味滲透均勻,即可取出包裝。 四、陳皮梅 以備用的梅坯為主料,用陳皮醬、 甘草粉等為配料調制而成。產品分帶核和去核兩種, 食之有生津開胃和化痰潤肺的效用。 陳皮制醬:采用2年~3年陳的紅桔皮或用甜橙、 ?柑、蕉柑、溫州蜜柑等果實的陳皮均可。 亦有采用鮮桔皮為原料的,雖然制作方法大體相同, 但成品的風味和效用?然有異,傳統的制作方法不同鮮桔皮。 脫苦:陳皮中含有柚皮甘和精油等苦、辛物,須經熱水反復煮制。 糖煮:脫苦辛味後的陳皮,打成漿, 加用陳皮量壹倍的白砂糖,加熱炒制,直炒至醬體糖分含量達65 %以上取出備用。 梅坯脫鹽:梅坯用清水洗凈後,浸漂4小時,換水後浸漂6小時, 取出瀝幹。梅坯醬漬:脫鹽後的梅坯加等量的白砂糖,60 %的陳皮醬,5 %的鮮姜漿和勻後漬7天~10天,取出, 在不銹鋼鍋中用文火炒煮,待7~ 7.5 成幹時取出,按每100斤梅坯加3%甘草粉,另加丁香粉250克、五香粉 500 克和勻,即得成品隨時可供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