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去景區、不住酒店,還能怎麽玩?假期裏,很多人選擇逃離城市,來到草地、海邊、大山裏以露營的方式度過無人打擾的兩三天。帳篷、 草坪、復古的天幕、花色的毯子、煤油燈,甚至篝火。餐廳 美食 的吸引力遠比不上DIY的趣味,當夜幕降臨,燃起火堆,和朋友促膝交談。再遲些,郊區、山野上空繁星滿天,躺在簡易的床上,呼吸著和城市不同味道的空氣,安靜地睡去……
酒是露營必不可少的單品
露營,把家搬出去
夏日露營
露營不僅需要配備昂貴的裝備、制定專業的路線,對於體力、知識儲備的要求等都讓普通人望而卻步。“我曾經與比較有經驗的朋友壹起開車自駕去大山裏,到了地方,他們進山紮營,還要防火防蚊,晚上做飯更是繁瑣,雖然感覺很新鮮,但是這樣靠譜的朋友不是每次都能遇到的。”擁有露營經驗三年的張晗如今周末也會帶家人壹起出來露營。
除了搭帳篷,張晗還會帶上壹切能在戶外用的東西。“我是那種很喜歡把家搬出去的,希望在外面跟在家裏壹樣舒服自在。”洗菜、切菜、做飯,還會從流經帳篷旁邊的溪水裏盛水泡茶喝,這些都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在家裏的壹點小事,對張晗來說,在外都變得饒有趣味。
好友壹起“DIY”露營
在野外,煮白米飯也不簡單。有次,張晗試著用鋁飯盒煮米飯,她就像用電飯鍋似的,放入米和水,然後把盒飯扔進火裏。結果鋁盒燒焦了,裏面的米都沒熟,“我以為放進去它就能熟,自己都覺得自己特別天真”。不只是用鋁盒悶飯,她還試過做烤肉串、烤牛排。壹次讓張晗崩潰的露營經歷,是她沒帶卡式爐,只能被迫吃自熱火鍋和冷的沙拉。“我露營的理念是‘把家搬出去’,沒有帶爐子就等於沒有把廚房搬出去,這樣的‘家’是缺壹部分的。露營有點煙火氣,用卡式爐做點東西吃,在戶外讓人感覺蠻溫暖的。”
回歸原始,擁抱真實的生活
星空露營
小飛“五壹”假日期間帶著全部的露營家夥什到城市邊上的草坪上,到了以後便跟著壹群朋友忙著 搭建帳篷和做飯,剛剛享受了壹會兒就下起了瓢潑大雨。
“那天只有我帶了壹塊天幕,大家都擠在裏面談天說地,無形中拉近了之間的距離。但大雨下到晚上10點半還沒停,很多人開始擔心起安全問題。我作為組織者為了穩定軍心,宣布假設大雨11點還不停,就把所有東西留在原地,開車出去找民宿過夜。”11點整,大雨居然就如同被關掉了壹樣,戛然而止了。他們歡愉雀躍,帶著壹種劫後余生的喜悅,又聊到了很晚才各自睡去,大雨在夏日裏帶來了涼爽,大家都睡得特別好。露營是壹種回歸本真的生活體驗,不帶“電”的時候,人們會變得更有創造性。比如說照明時候會用到各種傳統的方法:油燈、氣燈、燭臺、燈籠……千奇百怪的款式特別有趣。
家庭露營(組圖)
沒有電的時候想要聽音樂就得自己彈唱了,這也是音樂最初、最直白的狀態。沒有電也會讓人比較少用到手機,大把的時間都是在擁抱真正的生活。在城市之外露營,枕山海喧囂入眠。露營,不僅僅是壹次體驗,它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方式。這兩年,上百個營地如雨後春筍般冒出,散布在城市的邊緣,樹林及山野之間,與城市生活構建出壹種逐漸親密的關系,衣食住行和生活美學可以延展至戶外,人們在自然中攝取到靈感和體驗,也會塑造、影響著城市生活中的種種審美。
據安徽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