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壹想,劉星家裏要有十幾萬的月薪才能讓她父母在劇中有生活水平。那麽問題來了。假設劉星的家庭屬於“資產階級”的範疇是錯誤的。以當時的購買力,他們買的應該是別墅,而不是這樣的樓房。更何況當時的房價並沒有虛高,別墅也完全買得起,但劇中似乎並沒有體現出劉星的家庭是不是別墅配置。
我現在不能和家裏的孩子住在壹起。那是在2004年。那壹年,我小學二年級。我媽每天給我1元。買了壹袋辣條,五毛錢,1瓶汽水,五毛錢。不可能再吃壹袋香酥面了。劉星的零花錢是幾十或幾百美元。還是那句話,好像初壹剛第壹次吃肯德基,劉星等人都吃膩了。記得有壹集他們吃完西餐回家,小雪說奶油蘑菇湯好喝。對著電視幻想了很久,也沒想出來奶油蘑菇湯能有什麽味道。
還有,最讓我眼饞的是高樂高,尤其是巧克力的味道。我好貪心,但是在我們鎮上買不到。我甚至用勺子把酥糖碾碎,沖幹凈。劉星買了壹雙鞋,800多,我也買了壹雙鞋,80多,很開心。如果這個對比不強烈,我們再來對比壹下。著名電視劇《鄉村愛情》是2006年。有壹集,劉壹水讓趙玉田去農場工作,每月給他600元。大家說了很多,但是600塊錢不夠劉星兩天的飯錢。反正小時候就夢想著什麽時候能過上小雪的生活。現在長大了,發現現在的生活對我來說太難了。
劉星的衣食只能用奢侈來形容。冰箱裏有吃不完的飲料和零食。早餐至少有兩種,午餐和晚餐至少有四五道菜,高樂高是白開水。劉星曾經把劉梅做的菜比作“滿漢全席”。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裏遊的,都出現在壹頓飯裏。即使在今天,也很少有家庭買得起。劉梅臥室梳妝臺上的化妝品都是資生堂、紀梵希等大牌,而劉星、小雪、小玉從頭到腳都是耐克、阿迪達斯、斐樂。小雨想學鋼琴。劉梅和夏東海為此花了2萬元。劉星有1000多個網球拍,小雪和劉梅已經同意每周吃壹次榴蓮。
當然,我周末也從不閑著。我在動物園、水族館和公園裏玩耍,假期裏我可以去任何我想去的地方旅行。更值得壹提的是他們的房子,四室兩廳兩衛,還在皇城!據網友猜測,劉星住在北京印象小區,2003年建成。現在平均房價8w每平米,就算2004年2005年也要5000每平米,壹套房至少要上百萬!而在2004年,壹個家庭擁有三臺電腦——書房壹臺,小雪壹臺,劉星壹臺,小玉壹臺,絕對是“富如敵國”。
劉星家裏有多有錢?我羨慕得流口水了。肉菜就更不用說了,螃蟹和海鮮經常出現,還有魚和肉。衣服經常換,三個孩子時不時有禮物。特別是房子夠大,夠父母和三個孩子住,還有個大客廳!2000年初,可能很多人都想象不到有這麽壹個房間。再加上宋丹丹省吃儉用的狀態,而各種昂貴的化妝品都在他臉上,他也不珍惜。什麽是財富?
夏東海作為壹名編劇,與宋丹丹壹起為三個孩子提供教育和生活。五個人生活質量較高,沒有明顯加班,不盡如人意。簡直就是理想的生活。之前在國外生活過幾年,如果用國外的階級來定義,那簡直就是中產階級的上層階級,考慮到工作的悠閑,甚至可能是資產階級的上層階級。總有時間處理家務,總有時間和幾個孩子混日子,總有時間和鄰居說說話,互相“傷害”。父母的生活怎麽能不讓人羨慕?即使是現在,如果我有了家庭,有了孩子的生活質量,我可能會開心的笑,開心的哭。
劉梅家當時還是標準體制下的護士長,按照計劃生育只給劉星生了壹個孩子。我估計胡壹桐是在90年代的下崗潮中出來做生意的,按劇情來說謀生的效果壹般。而夏東海的設定很bug。首先,夏東海是編劇兼導演,有很高的職業極限。按照劇情,夏東海的能力應該不差,所以夏東海的收入應該不低。按照現在的購買力,他至少應該有60w以上的年收入。
夏東海的前妻瑪麗是壹名美國海歸,她自己創業,開寶馬。2004年,她大概脫離了中產階級。換句話說,父親是高端藝術人才,母親是商界精英的夏東海家族,已經不能用中產階級來衡量了。瑪麗給兩個孩子的生活費,大概足夠劉梅在夏東海的壹家五口不工作養家糊口了。所以按照目前的購買力,個人認為瑪麗的非房產資產在5,000 W以上,夏東海年收入在60w以上,劉梅年收入在20 W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