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描述:
有誰知道海帶和海菜怎麽分出來?
解析:
海帶是海岸植物中個體較大,質柔味美,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較高的壹種海藻。不僅含碘量高達0.2-0.4%,可做為藥用,而且是優良的海產蔬菜。每百克海帶幹品中含有胡蘿蔔素0.57毫克;維生素B1 0.09克;維生素B20.36毫克;尼克酸1.6毫克;蛋白質8.2克;脂肪0.1克;糖57克;無機鹽12.9克;鈣2.25克;鐵0.15克;粗纖維9.8;熱量262千卡。海帶是壹種經濟價值很高的工業原料,特別是所含的糖類、褐藻酸、甘露醇等。
海帶原產白令海峽和日本北海道壹帶,我國山東、大連等海區也有養殖。1958年南移福建省試養成功,並突破海帶人工育苗和海區與室內渡夏難點,培育出成熟的種海帶,進行生產性育苗和大面積養殖。
海帶藻體壹般長度為2-3米,最大長度可達5-6米,寬約20-30厘米。藻體分為固定器、柄、葉片三部分。固定器位於柄的基部,由許多圓柱形假根組成,假根未端生有吸著盤。柄部幼期圓柱形,表面光滑濃褐色,長成後扁圓形,壹般長度5-6厘米。葉片帶狀,無分枝,褐色而富有光澤,葉片中部形成“中帶部”。
海帶生長適溫範圍為1-25℃,最適溫度為5-10℃,當水溫升至15-20℃時,藻體葉片上出現孢子囊。光是影響海帶生長的主要原因之壹。海水中氮素營養含量多少,也影響海帶養殖生產的產量,要求養殖區硝酸氮含量須在20毫克/立方米以上。此外,潮流、風浪對海帶生長也有較大的影響。
海菜,是壹種水生植物,長年生長於水中,其根伸成莖,莖伸為藤,藤生化為獨片鵝掌形闊葉,四季輪開黃蕊白瓣小花,夏季結爪形肉質“菜果”。其葉翠綠欲滴,莖白如玉,花朵清香宜人,是壹種蛋白質豐富和富有多種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的天然野生水菜。食用方法包括炒、氽、燴、煮等多種方式。
在民間,常吃的菜譜如:“龍鳳呈祥”湯。即在臘豬骨熬湯中,先放進蠶豆米煮化,再裝入洗凈不切的海菜藤莖,其味鮮爽甘香,食後能明目養肝、止咳化痰,是中老年人常吃的壹種湯菜。另外“龍袍加身”這道菜也很不錯。做法是以鮮海菜配火腿丁炒得半熟時,加澱粉及作料,兌酸醋燴燜片刻後出鍋,其味酸香鮮美,對心血管疾病與尿頻有輔助治療作用。還有“龍爪拱目”、“龍藤碧海”等海菜的營養價值都很高。
海菜這種“富貴”菜,生長條件苛刻,只能生長在純凈的活泉水中,水質稍有汙染或農田裏施有化肥都會影響其生長。所以人們往往把是否生長海菜來判別水質是否受到汙染。環保部門稱其為“環保菜”。凡是泉水中成長著海菜,其水質壹定是高標準的。在鶴慶像新華村這樣的龍潭有18個,個個都生長著豐茂的海菜,當地人把撈摘到海菜作為招待客人的壹種美食。
下圖就是海菜,生長在洱海,有白色的花,用蒜蓉炒著吃味道不錯。
chanel2.u111/My%20Webs/images/旅行/雲南/DSC0064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