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臘月
臘月三十是武漢最重要的節日,俗稱過年。這壹天,全家人聚在壹起,吃了壹頓豐盛的團圓飯。年夜飯壹般用三種餅(全雞、全魚、全鴨)、三種餅(魚餅、肉餅、年糕)、三種丸(魚丸、肉丸、蓮藕丸)。近年來,人們在桌子中間放壹個火鍋,熱氣騰騰,增添了節日的氣氛。
通常在天黑前開飯,有時在晚上。飯前,老成持重的人都要先祭祖,擺上壹些碗筷,邀請祖先入座。祭祖儀式結束後,大家開始吃飯。魚是不允許吃的,這樣才能祈禱壹年以上。
第二,正月初壹
眾所周知,在傳統習俗中,正月初壹壹定是長輩或者鄰居,壹般不會去很遠的地方拜年。據傳說,每到除夕,動物們就會出來作惡。經過壹夜的守夜和午夜放鞭炮,人們嚇跑了動物,所以人們在第壹天的第壹天早上開門互相祝賀。
第三,正月初二
正月初二也是拜年,但是這壹天出嫁的女兒要帶著女婿壹起去。其中,新婚夫婦回家有很多規矩。比如,成雙成對帶禮物。娘家接受不了全部,回婆家還要帶壹部分回去。
第四,正月初三
正月初三被認為是老鼠嫁女的日子,晚上要早點休息,不要打擾老鼠嫁女。有很多老鼠不讓我過壹天好日子,我讓它們難受壹整年。如果我打擾老鼠娶女兒,老鼠會害了這個家。
第五,正月初四
正月初四是祭祀財神的日子。以前老板要炒人,這壹天不請自來拜神,對方心知肚明,收拾東西走人。另外,據說竈神這天會來查戶口,不宜出遠門。
第六,正月初五
正月初五,也叫“破初五”。這壹天對商人來說是壹個大日子,這壹天是祈禱壹個富裕的壹年,並歡迎財神。壹般這壹天商店都會開門,放鞭炮。
七、正月初六
正月初五,財神迎進門,初六,窮神送走。在送窮神的那天,我們要在家裏做壹次大掃除,把所有的垃圾,沒用的破布之類的都扔掉。此外,還應該喝壹份素湯,由菠菜、青菜等七種蔬菜熬制而成。
八、正月初七
正月初七又稱為人民勝利日、人民慶祝日、人口日、人民七日。傳說女媧在創世之初創造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然後在第七天創造了人,所以這壹天是人類的生日。
漢代就有人開始遵守日常習俗,魏晉以後才開始重視。古代有穿人得勝的習俗,人得勝是頭飾的壹種。從晉代開始,就有了為花剪彩,為人剪彩,或為人們貼上屏風,戴在頭發上的金箔。
九、正月初八
正月初八是星星的下界,所以做小燈籠來燒和祭祀,叫順興,也叫獻星或受星。另外,據說初八是小米的生日。如果這壹天天氣晴朗,今年水稻將會大豐收,但如果天氣多雲,收成將會很差。
十、正月初九。
正月初九是太陽,俗稱天上生。據說這壹天是玉帝的生日。因此,主要的習俗是祭祀玉帝,通過道觀祭天等等。天氣晴朗時,婦女們會準備香花和蠟燭,放在院子門口的露天裏,祭天,祈求上帝的保佑。
十壹、正月初十
正月初十,所有的碾、磨等石器都不能動,甚至祭品賞石,怕傷莊稼。又稱石不動或十不動。在早期的庫雅,壹個瓦罐被凍在壹塊光滑的石頭上,十個男孩或女孩輪流搬運。如果石頭沒有落到地上,就預示著那壹年的豐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