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1371年-1433),回族,本名馬,人稱“太監”,雲南昆陽府(今晉寧昆陽街)人。中國是明朝的宦官、航海家、外交家。
鄭和早期的經歷不得而知。據推測,他是在平明滇戰中被明軍俘虜的。他於1385年隨傅有德等人前往北平,後進入的燕任職。後來因在靖南之戰中立功,被賜姓鄭,升為內官監太監。
鄭和足智多謀,知兵而學戰。從1405到1433,鄭和七下西洋,成就了人類歷史上的豐功偉績。鄭和第七次下西洋,於1433年(宣德八年)死於古裏。骨灰葬於南京弘覺寺地宮,現為南京牛首山鄭和墓或其衣冠冢。
相關經驗
他訪問過30多個國家,包括爪哇、蘇門答臘、蘇祿、彭亨、真臘、古裏、暹羅、邦格拉、阿丹、田放、佐法爾、胡魯穆斯、穆古都舒等。目前已知他最遠到達了東非和紅海。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只最多(240多艘)、水手最多、航程最長的壹次,比歐洲各國早了半個多世紀,是明朝繁榮昌盛的直接體現。
鄭和下西洋遠超近壹個世紀後的葡萄牙、西班牙等國,如麥哲倫、哥倫布、達·伽馬等人。他是“大航海時代”的開創者,也是唯壹的東方人。他甚至提出了比馬漢早500年的海權論,據說是鄭和首先發現了美洲、澳洲和南極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