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可能會疑惑,吃怎麽能屬於藝術的行列呢其實我想告訴妳的是,吃其實是可以和藝術結合的,特別是清朝皇宮裏的宴席,非常精致,自然可以稱之為藝術品..
清代的宴席沿襲了前代的規格,但在此基礎上增加了自己的特色。因為是宮中宴會,規矩是很重要的壹部分。這些規章制度包括名稱、等級、地點、桌椅規格、就餐順序,甚至承辦酒席的單位等壹系列部分。可以說是面面俱到,整個過程有條不紊,不會出錯。
清朝作為中國最後壹個封建王朝,文化的繁榮促進了飲食文化的繁榮,而這些飲食文化不僅僅是食物本身,餐具也是文化的壹部分。這些精美的餐具體現了皇家的風格,具有皇家的豪華和高貴。
除了最昂貴的金銀器皿,還有骨頭、瓷器、陶器等。不管是什麽材質,這些器皿的造型都非常獨特。除了用作餐具,它們還擅長裝飾,具有濃厚的藝術氛圍。當然,除了這些最常見的材料,清宮裏還會用到玉、琺瑯等來制作食具。這些器皿的制作非常精美。當然很多也不能真的當餐具用,但更多的是裝飾性的。
如前所述,清代宮廷的許多餐具是用金、銀、琺瑯、玉石等制成的。這些餐具有許多圖案,非常具有裝飾性。然而,雖然它們看起來很漂亮,每壹個看起來都很精致,但這些器皿中的壹些對我們這些不知道如何做的人來說仍然是壹樣的。然而,其實這些乍壹看似乎差別不大的器皿,也是有講究的。各個階層使用的餐具的質地和裝飾都有明確的規定。如果不小心用錯了,很可能是壹種懲罰。
清朝宮廷禦膳主要是從三個地方菜系發展而來的,即滿族菜、魯菜和蘇杭菜。滿清美食自然是為了滿足剛入主中原的滿清貴族,基本都是野味和各種肉類。隨著時間的發展,這些滿族菜系也有了新的變化,不再粗放。蘇杭菜最重要的是乾隆皇帝喜歡。正是因為他的喜愛,蘇杭美食迅速在宮中流行起來,成為宮廷?餐飲業?三巨頭之壹。當然,宮廷裏並不是只有固定的飲食習慣,只要看皇帝喜歡吃什麽就行。就像剛才提到的乾隆皇帝喜歡蘇杭菜壹樣,宮裏的蘇杭菜開始流行。除了乾隆皇帝,溥儀退位後喜歡西餐,宮內還建有西餐餐廳,供溥儀吃自己喜歡的西餐。
皇宮裏的食物是給貴族吃的,所以這些皇家的飯菜不能馬虎。從選材到加工都不能馬虎,口感和營養都達標。連造型和搭配都要讓貴族們覺得舒服,更別說菜名了。玉白玉湯比白菜豆腐湯還貴。
故宮的選材非常細致,從產地開始,別說質量了,就連尺寸和使用的零件都有嚴格的規定。野味,比如熊掌,鹿茸,必須用在東北,鮑魚只能選在山東,魚翅不適合男生,連水也只能用在玉泉山,而鯉魚只用壹斤半,所以大小都很嚴格直接過關。
清朝的宮廷裏有許多宴會。除了每個朝代幾乎三個節日之外,還有其他種類的生日宴會。有前朝就有的宴席,也有前朝沒有的宴席。這些酒席無壹例外都不是隨便組織的,都有壹定的規定。嬪妃的壽宴自然不如皇後的壽宴。
現代人很喜歡吃火鍋。其實他們在清宮也喜歡吃火鍋,甚至宴席上也有火鍋。比如清宮的宴會就是火鍋大會。在這場宴席上,清宮會根據參與者的不同身份等級,設置銀、錫、銅三種不同質地的火鍋供使用。
除了千宴之外,清廷冬季的很多宴席都離不開火鍋,這其實也有歷史的因素。清朝皇室是滿族,大部分居住在中國東北。東北天氣寒冷,火鍋是最好的餐具,集炊具和餐具於壹體。吃的時候也是暖暖的,自然就有人愛了。
清代有兩種火鍋。壹種火鍋配有爐竈。這種火鍋的爐子燒的是炭火,可以直接把鍋裏的水燒開,從而把菜煮在水裏。另壹種比第二種復雜得多。第二種是組合式,由鍋、鐵架、圈組成。爐盤和酒精碗不僅可以烹飪食物,還可以用作烹飪鍋來加熱冷食。
清宮火鍋的質地也很豐富,比如上面說的三種質地,當然琺瑯也是大頭之壹。除了各種質地,清代火鍋的造型也非常豐富。形狀多為吉祥紋飾,如梅花、八角等。除了單獨使用,很多都是組合使用,很神奇。
清朝最喜歡吃火鍋的人應該是慈禧。壹般來說,火鍋是冬天吃的,但是慈禧不壹樣。她壹年到頭都吃火鍋。曾是慈禧禦用侍女官的德齡說,慈禧吃火鍋前很興奮。就像壹個即將赴宴的鄉下人?。
清宮的宴席很多,隨之而來的是它的食具非常豐富。如前所述,清宮的餐具非常豐富多樣,餐具的種類除了質地和質量之外,也是千差萬別。
除了碗、盤、刀等等,甚至還有冰箱!這款冰箱的全稱叫景泰藍琺瑯珍花大冰箱。是乾隆時期的冰箱,現在在沈陽故宮,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沒有電的時候,這個大冰箱是怎麽降溫儲存食物的?這個冰箱內部是鉛的,和搪瓷之間有壹層木頭作為夾層。木頭和鉛都有很好的隔熱效果。使用時可以放冰塊進去降溫,存放食物。同時,這個大冰箱的下部有壹個排水孔,不用擔心盒子裏的冰塊融化積水。這個大冰箱的上部還有兩個通風孔,夏天可以放入冰塊調節室溫。可以說壹箱多用,非常方便。
除了這些各種用於食物的餐具,酒具也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餐具!其實清朝的宮廷宴席並不像很多朝代那樣,要壹醉方休。清代的酒席講究三巡酒。三輪過後,音樂停止,皇帝基本退下,酒席散了。但即便如此,酒在清代宴席上的作用還是很高的,所以現存的酒器很多,不亞於普通的食物和餐具。這些酒器多為金銀制成,上面鑲嵌著許多寶石和玉石,非常漂亮。除了金銀之外,此時的酒器也有水晶、瑪瑙、琺瑯等材質。這些酒器的形狀多種多樣,除了最基本的方形和圓形,還有六角形、八角形、平口桶等等。
除了吃喝,壹些酒席上也會有遊戲,比如點酒。要用酒來籌錢。《紅樓夢》裏有壹個壹群人喝酒的場景。這樣的場景在清宮也是存在的,但壹般都是小型宴會,大型盛大宴會之上幾乎不允許出現這樣的場景。
除了酒之外,茶也是清代貴族們喜愛的飲品之壹。中國有著悠久的飲茶歷史,到了清朝,茶文化已經非常豐富和完善。清代茶具最繁榮的時期應該算是康、甘時期。此時,景德鎮瓷器與宜興紫砂器同名,成為清代最常見的茶具。單就有竹節形、石榴形、瓜形的茶壺。除了中原當地的茶具,還有來自西藏的茶具。
清朝皇室與西藏的關系非常密切。除了藏傳佛教進入皇室,很多藏式物品也進入了清宮,比如多木壺。Domu壺最初是用來裝酥油茶和其他飲料的。後來進入清宮,從最早的用於追封、祭祀的器具,逐漸成為實用器械。當然,配套的奶茶也自然成為了清宮的日常飲品。
而且奶茶不僅很受現代人的歡迎,也很受清人的歡迎。到什麽程度?當時明文規定,從皇帝到妃子,每個人每天的奶量都是固定的。當然和現在的毫升計算是不壹樣的。當時是按牛數算的。皇帝每天可以有65,438+000頭牛奶,而皇後有25頭。至於下面的小妾,自然是越來越少了。當然,除了日常飲用,奶茶也是宴席上的重要角色,而且奶茶不僅在宴席上出現的頻率很高,在祭祀上也是如此。妃子服喪期間,要用奶茶三次,以示敬意。
清廷的宴席種類繁多,就連所用的器具也非常多樣,從今天遺留下來的眾多文物中可以看出當時宴席的奢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