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索拉烏特·基蒂班霍恩(Sorawut Kittibanthorn)的團隊用雞毛制作了幾種特殊的食材:深紅色的“牛肉”和鹹水“魚”...精心上菜後,看起來和曼哈頓餐廳的其他菜沒什麽區別。“優質的肉總是鮮嫩多汁,入口即化。我希望我做的肉也能這樣。”Kittibanthorn在描述他的創新蛋白質替代品時說。
我們都知道雞毛是不能被人體消化的,因為它是由大約91%的角蛋白組成的,但正因為如此,雞毛中含有多達八種我們每天需要的氨基酸,卻因為不能被人體利用而被送去了垃圾填埋場。
得知每年大約有200萬噸雞毛被丟棄,這位來自中央聖馬丁藝術與設計學院的學生決定挖掘這種不尋常成分的潛力,挑戰人們對廢物的認識。其實早在2018就發現,使用從家禽羽毛中提取的角蛋白作為運動補充劑,可以增加使用者的去脂體重。正是這種營養價值很高的蛋白質引起了Kittibanthorn的註意。他與英國雷丁大學的食品科學家合作,通過清洗、粉碎、酶消化、攪拌、過濾、冷卻等13個步驟,使雞毛中的角蛋白易於消化和食用。
但是Kittibanthorn說羽毛“肉”沒有味道,所以需要用調味料調味。此外,Kittibanthorn還嘗試了各種粘合劑,希望模仿優質肉類的質地、顏色和稠度。今年夏天,在獲得“米爾斯工廠組合技術風格和可持續發展獎”後,Kittibanthorn表示,他的下壹個計劃是與廚師合作開發新的食譜。
雖然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雞毛是壹種很好的蛋白質來源,但由於文化障礙,很多人可能無法接受這種食物,而且新的食物需要長達9個月的風險評估和授權,所以我們可能不會很快品嘗到“雞毛食品”。
Kittibanthorn表示,無論如何,我們對“廢物”的觀念需要改變,像羽毛蛋白這樣的“零廢物食品”將為可持續發展帶來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