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菜譜大全網 - 菜譜 - 有壹種上海菜叫烤麩,它的做法是什麽呢?

有壹種上海菜叫烤麩,它的做法是什麽呢?

五香烤麩

產地:中國上海。

成因:五香烤麩,因用多種調味制成,故名。因它是上海功德林素菜館的特色名菜,故又名“功德烤麩”。

歷史:當時上海壹般菜館的烤麩,都是用豆制品工場制成的熟面筋,加調味燒制而成。它吃口雖軟,但不入味。功德林素菜館從1933年開始就自設工場,自制熟面筋。其烹制方法也與眾不同,可使烤麩更為入味。這種烤麩質優味佳,頗受人們喜愛。著名愛國防大學士沈鈞儒、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都曾是功德林的座上客。史良生前有《懷念功德林》壹文,說到“七君子”對功德林素菜推崇備至。

特點:用熟面筋炸至硬脆,再加調味燒制而成。成菜呈栗色,香味濃醇,烤麩軟糯,甜鹹適口。

工藝:將熟面筋順著路用手撕成5厘米長、1.5厘米厚的長條,經沖洗後壓幹水分,入花生油鍋中炸,至呈深黃色、發脆時取出。炒鍋內留余油,放醬油、白糖、桂皮、八角、姜塊、味精、紹酒、素鮮湯和炸脆的烤麩,燒沸後,轉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使烤麩吸足鹵汁,入味即成。

紅燒烤麩

紅燒烤麩

介紹

著名上海素菜。烤麩是用面粉加調料發酵後,上籠蒸熟成面筋。壹般面筋不易入味,上海著名素菜館"功德林"創造特種面筋,燒菜質味俱佳,深受歡迎,至今盛名不衰。

原料

燒麩500克,筍200克,香菇100克,豆幹250克,金針25克,木耳30克,姜、香油各2克,八角3克,醬油85克,酒15克,糖5克,胡椒粉、味精各1克,油80克。

烹飪方法

1.燒麩用水清洗後擠出水份再用手撕成小塊,油燒至八成熱時,投入撕好的燒麩炸至呈金黃色,撈出瀝油;

2.筍去皮切片,香菇泡軟對切,豆幹每塊斜切成3塊,另外將金針、木耳泡軟;

3.鍋內放油,將香菇、豆幹、筍片、金針、木耳放入炒鍋,最後加入炸好的 燒麩,淋上酒後加入醬油,酒、糖、胡辣粉、味精、香油、姜片及八角,然後加水用中火煮至汁幹,淋上香油食用。

烤麩

烤麩是由面粉加調料並且發酵後,上蒸籠旺火蒸熟成面筋,再經烤制而成。以其為原料加醬油、白糖等調料燒熟後,即成菜肴。"功德林"在30年代就設立工場,自制熟面筋,蒸制各種菜肴,由於這種烤麩質優味佳,所以很快就揚名全市,至今盛名不衰。

栗子烤麩

材料:

烤麩5個,新鮮栗子300克,姜2片。

調味料:

醬油3大匙,糖1大匙,清水1杯。

加工方法:

1、烤麩撕成條,放入熱油中炸黃撈出。

2、栗子用水泡掉外膜,另用清水煮20分鐘,然後撈出備用。

3、用2大匙油炒姜片,再放入栗子和烤麩,並加入所有調味料燒入味。

4、湯汁稍收幹時即盛出。

重點提示:

1、買不到新鮮栗子時,可用幹的,但因質地硬,因此要泡久壹點,先蒸熟再用。

2、買烤麩前先聞壹下,若有酸味即已變質,另外市場有已炸好的,但還是自己炸比較安全。

四季烤麩

材料:鮮烤麩、花生豆、黑木耳、黃花菜、香菇、蔥。

調料:生抽、白糖、鹽、色拉油、辣豆豉醬。

制作:

1、黃花菜、黑木耳和香菇放入熱水中浸泡至全部發起,再將木耳掰去底根,黃花菜沖洗幹凈,切去根部,切成寸段;香菇切絲。

2、花生豆放入烤箱中烤熟,去掉外皮;烤麩用溫水泡軟,切成塊備用。

3、炒勺內放油,燒熱鍋中的油,待燒至六成熱爆香蔥絲,放入豆豉醬炒出香味,放入木耳、黃花菜、香菇、花生豆煸炒,加生抽、鹽、白糖調味,加入少許水,再放入烤麩翻炒均勻,收汁即可。

什錦烤麩

主料:熟面筋400克

輔料:花生米、水發木耳、胡蘿蔔、冬筍、水發黃花菜、香菇

調料:鹽、醬油、白糖、桂皮、姜片、料酒、雞精、素鮮湯、食用油

烹制方法:

1、將熟面筋切成均勻大小的方塊,再分別將香菇、胡蘿蔔、冬筍、黃花菜都切成丁。

2、坐鍋點火加入油,至5成熟時放入面筋炸至深黃色發脆,再將香菇丁、胡蘿蔔丁、冬筍丁、黃花菜放入過油,撈出後控油;

3、坐鍋上火,留余油,先放入姜片、桂皮翻炒壹下,再放入過好油的香菇丁等,再放入木耳,加適量清水,依次加醬油、雞精、白糖、鹽,出鍋時放少許枸杞即可。

特點:成菜栗色,香味濃醇,烤麩軟糯,甜鹹適口。

營養價值: 面粉 - 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纖維素及維生素e。吃全麥食品是健康、減肥的新潮流。所有面粉菜譜

四鮮烤麩

四鮮烤麩

當時上海壹般菜館的烤麩,都是用豆制品工場制成的熟面筋,加調味燒制而成。它吃口雖軟,但不入味。功德林素菜館從1933年開始就自設工場,自制熟面筋。其烹制方法也與眾不同,可使烤麩更為入味。這種烤麩質優味佳,頗受人們喜愛。著名愛國防大學士沈鈞儒、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都曾是功德林的座上客。史良生前有《懷念功德林》壹文,說到“七君子”對功德林素菜推崇備至。

主料:面筋

輔料:木耳、黃花、胡蘿蔔、冬筍

調料:鹽、雞精、料酒、醬油、白糖、雞湯、香油、蔥段、姜片

做法:

1、將面筋切成片,木耳、黃花用溫水泡發,去掉根蒂,反復清洗,胡蘿蔔洗凈去皮切成斜象眼片,冬筍切成片;

2、坐鍋點火放入油,油熱倒入蔥段、姜片炒出香味時,放入醬油、料酒、雞湯、雞精、白糖、面筋,待鍋開後大火改為小火10分鐘再放入木耳、黃花、胡蘿蔔、冬筍炒勻,淋入香油出鍋即可。

特點:鹹中帶甜,味香可口。

天天提示:烤麩易幹,所以此菜可放底油稍多壹點。

材料:烤麩2斤、脫衣花生仁2兩、香菇6-7只、竹筍1支、金針菜1把、姜、茴香、香蔥

調料:料酒、醬油、白糖、麻油、植物油

做法:

1、烤麩切成3厘米長2厘米寬的塊,放開水中煮10分鐘左右,取出在清水中洗去白色粘液(必須煮透、洗凈,才能除酸味),瀝幹備用;

2、花生放沸水中煮15分鐘繼生;竹筍切片;香菇、金針菜水發後去蒂洗凈,香菇壹切為二(大的話壹切四),金針菜切成3厘米左右的段;

3、炒鍋內倒入植物油,燒到七成熱時,倒入烤麩翻炒至發硬,外表呈淡黃色,盛起;

4、炒鍋內再加少許植物油,爆香姜片,再下香菇、筍片、金針菜,炒勻後加烤麩和花生,加醬油、白糖、茴香及清水(水面蓋過烤麩),用旺火煮沸後加料酒,再用文火燜至汁變稠厚,加白糖,用中火不斷翻炒,邊炒邊將麻油沿鍋四周淋入,炒至汁緊裹,烤麩紅亮,加把香蔥,起鍋即可。

7》四鮮烤麩

用料:

面筋、木耳、黃花、胡蘿蔔、冬筍、鹽、雞精、料酒、醬油、白糖、雞湯、香油、蔥段、姜片

做法:

1、將面筋切成片,木耳、黃花用溫水泡發,去掉根蒂,反復清洗,胡蘿蔔洗凈去皮切成斜象眼片,冬筍切成片;

2、坐鍋點火放入油,油熱倒入蔥段、姜片炒出香味時,放入醬油、料酒、雞湯、雞精、白糖、面筋,待鍋開後大火改為小火10分鐘再放入木耳、黃花、胡蘿蔔、冬筍炒勻,淋入香油出鍋即可。

特點:鹹中帶甜,味香可口。

天天提示:烤麩易幹,所以此菜可放底油稍多壹點。

8》五香烤麩

產地:中國上海。

成因:

五香烤麩,因用多種調味制成,故名。因它是上海功德林素菜館的特色名菜,故又名“功德烤麩”。

歷史:

當時上海壹般菜館的烤麩,都是用豆制品工場制成的熟面筋,加調味燒制而成。它吃口雖軟,但不入味。功德林素菜館從1933年開始就自設工場,自制熟面筋。其烹制方法也與眾不同,可使烤麩更為入味。這種烤麩質優味佳,頗受人們喜愛。著名愛國防大學士沈鈞儒、鄒韜奮、李公樸、沙千裏、史良、章乃器、王造時等都曾是功德林的座上客。史良生前有《懷念功德林》壹文,說到“七君子”對功德林素菜推崇備至。

特點:

用熟面筋炸至硬脆,再加調味燒制而成。成菜呈栗色,香味濃醇,烤麩軟糯,甜鹹適口。

工藝:

將熟面筋順著路用手撕成5厘米長、1.5厘米厚的長條,經沖洗後壓幹水分,入花生油鍋中炸,至呈深黃色、發脆時取出。炒鍋內留余油,放醬油、白糖、桂皮、八角、姜塊、味精、紹酒、素鮮湯和炸脆的烤麩,燒沸後,轉用小火煮1小時左右,使烤麩吸足鹵汁,入味即成。

9》什錦烤麩(圖)

用料:

熟面筋400克、花生米、水發木耳、胡蘿蔔、冬筍、水發黃花菜、香菇、鹽、醬油、白糖、桂皮、姜片、料酒、雞精、素鮮湯、食用油

烹制方法:

1、將熟面筋切成均勻大小的方塊,再分別將香菇、胡蘿蔔、冬筍、黃花菜都切成丁。

2、坐鍋點火加入油,至5成熟時放入面筋炸至深黃色發脆,再將香菇丁、胡蘿蔔丁、冬筍丁、黃花菜放入過油,撈出後控油;

3、坐鍋上火,留余油,先放入姜片、桂皮翻炒壹下,再放入過好油的香菇丁等,再放入木耳,加適量清水,依次加醬油、雞精、白糖、鹽,出鍋時放少許枸杞即可。

特點:成菜栗色,香味濃醇,烤麩軟糯,甜鹹適口。

10》烤麩

用料:

面粉2.5公斤,水發木耳15克,水發香菇50克,凈冬筍100克,植物油900克(實耗允100克),香油100克,鹽、味精各5克,凈姜25克,白糖15克,料酒、醬油各15克,糖色少許,雞湯400克。

作法:

(1)將蔥破開切成段,姜切成大片。香菇壹切兩半。冬筍切成片。木耳洗凈。然後,將香菇、冬筍與木耳壹起放入開水鍋中氽透,撈入涼水中,涼後再撈出,把水控幹凈。

(2)制面筋。將面粉放入盆中加入鹽、1公斤清水合軟,再加些水用手反復揉搓面團,使面滋潤,直到揉透後醒30分鐘。再將面團放入大盆中,加涼水反復搓洗,當水變混時,把水倒出換入清水繼續揉搓,直到搓至水清時即成為面筋。壹般可出500克面筋。

(3)炒鍋上火,把植物油燒至7成熱,將面筋塊放入,炸至金黃色時撈出控出油。

(4)用原鍋把香油燒熱,先放入蔥、姜,煸炒出香味,再烹入料酒、醬酒,加入雞湯、鹽、白糖,並用糖色把湯調成金黃色,湯開後把浮沫撇去。(5)把炸好的面筋、冬筍、香菇、木耳均放入湯內,用水火麩到面筋已軟,轉大火收汁,加味精,揀出蔥、姜、晾冰即成。

特點:味甜鹹香,鮮美可口。

11》四鮮烤麩

用料:

烤麩100克,花生仁100克,香菇25克,筍肉50克,金針菜15克,姜5克,茴香l顆,黃酒、醬油、白糖、麻油、味精各適量。

制法

1、烤麩切成5厘米長、3厘米寬、2厘米厚的塊,入沸水煮10分鐘,取出後在清水中捏洗,洗盡白色粘液。撈起瀝幹,並用凈布吸幹水份。

2、植物油150克燒熱後降至七成熱,倒入烤麩翻炒至勻,見外面略呈淡黃色、發硬,盛起。

3、花生仁入沸水煮約15分鐘,見斷生,撈起去衣。筍肉切片,香菇、金針菜水發後去蒂,金針菜切成段。

4、炒鍋加入熟植物油25克,爆香姜片,下香菇、筍片、金針菜,炒勻下烤麩、花生仁,加入醬油、白糖、茴香及清水,水面以蓋沒為度,用旺火煮沸,烹上黃酒,用文火燜至汁稠厚,加入白糖,用中火,打不斷翻炒,邊炒邊將麻油沿四周淋入,見炒至汁緊裹、烤麩紅亮、發硬,調入味精,炒勻起鍋即成。

特點:硬香耐嚼,鹹中泛甜。

12》紅燒烤麩(圖)

材料:

烤夫12個、筍1支、香菇數朵、木耳4兩、芹菜4兩、胡蘿蔔1/2條、醬油3大匙、糖1大匙、味精少許、麻油2大匙、香菇水3/2碗

作法:

1、烤夫切成4片,入油鍋中炸至金黃色。

2、香菇泡軟、切片,筍煮熟、切片,木耳撕成片狀,胡蘿蔔煮熟、切片,芹菜洗凈、切寸段。

3、起油鍋,用3大匙油炒香香菇,再入筍片、木耳、烤夫及調味料壹起燒開,改以小火燜至汁液快幹時,加入芹菜及胡蘿蔔片拌炒,淋下麻油拌勻。

13》浙江菜烤麩大包

特點皮質松軟,膨松飲滿。

原料

白面粉500克,鮮酵母半塊,發酵粉少許,烤麩300克,水發黑木耳50克,姜末5克,醬油少許,精制鹽6克,白糖20克,鮮味王2克,水澱粉40克,香麻油25克,花生油75克

制作過程

1、將烤麩與水發黑木耳分別剁成碎末,放在壹起加醬油、鹽、白糖、鮮味王、姜末、香麻油、花生油攔勻後,再放入水澱粉攔勻,呈烤麩餡心備用。

2、白面粉加水和面、發酵(參照青菜包)後,加發酵粉揉透,揉至三光後,搓成條,切10個小面團,逐個撳扁放上烤麩餡,拉捏成褶紋口捏緊;排放蒸格內稍停片刻,醒發後放蒸鍋上,蓋嚴蓋,用旺火急蒸12分鐘左右,蒸熟後端格離鍋取出。

制作關鍵:

1、酵面必須發透,使制品膨松飽滿。

2、烤麩要剁細如肉茸,用油量要大。

粉蒸烤麩

時間

60分鐘

材料

香菜少許、烤麩10塊 粗、細蒸肉粉各壹包

調味料

辣豆瓣醬3大匙、糖、酒各2大匙醬油、味素各壹大匙

要領

烤麩蒸時可噴灑少許水,使蒸好的烤麩不致太乾。

做法

A、烤麩切成厚片,香菜切細末,與蒸肉粉混合倒在碗中備用。

B、烤麩炸至酥黃後,加所有調味料拌勻,並浸腌20分鐘。

C、腌好的烤麩壹壹沾蒸肉粉,放入蒸籠蒸約40分鐘,取出撒上香菜末即完成。

四喜烤麩

將烤麩切成2cm見方的小方塊,在開水鍋裏煮1-2分鐘,再用清水沖洗,用力擠幹水分;

水發黑木耳摘蒂洗凈,掰成小片;筍、胡蘿蔔切小長片,蔥切段,金針菇水發,香幹切粗絲,花生油炸後去衣;

在熱油鍋內大火將烤麩炸成四周略帶焦黃撈出;

在少許油鍋內煸蔥段,下筍片、胡蘿蔔片、木耳、金針菇、香幹翻炒片刻,再下炸好的烤麩,加鹽、醬油、少許醋、糖、1-2片八角茴香、少許黃酒、約壹杯雞湯或高湯,大火燒開,小火煮10分鐘,讓烤麩入味,再大火收幹汁,撒上花生,淋上香麻油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