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姓簡介
支姓起源單壹,起源於東周。曾經是1,晉國清朝六部之壹。是壹個古老文明的中國名門望族,祖先是莊子荀壽。晉獻公托管大臣荀的幼孫荀壽,因功被封於知縣(今山西永濟市西北),卒為“莊”,史稱知縣莊子。公元前10年,支莊子之子荀茍成為晉國漢軍元帥,以其父支夷為氏,拜其父支莊子為祖。從此,史鷙代代相傳。春秋末期,晉國的軍政大權掌握在誌、漢、趙、魏四大清族手中。當智伯成為清朝的官員時,智已經成為晉國最大的家族。智伯欲復興晉國霸權,主動向國家捐萬戶,並要求漢、魏、趙三家效仿。漢魏兩界都照辦了,唯獨趙氏不肯割地,於是智伯聯合漢魏兩家攻打趙氏老巢晉陽城(今太原市),並答應事後在三族中瓜分趙。就在晉陽城快要被淹沒的時候,趙家用上了雙重間諜。公元前453年3月3日(農歷3月23日),韓、魏臨陣退縮,與趙串聯擊敗智伯。正如左魏所言“誌伯滅,三晉卻強,三晉分七國。”史鷙的失敗導致了晉國被韓、趙、魏瓜分,晉國的分裂最終導致了周朝的滅亡。玉讓為了給他的師父智伯報仇,留下了“士為知己者死,婦自悅”的千古絕唱。現今支系人口約9萬人,主要分布在河南、山西、河北、內蒙古、山東、江蘇等省。歷代名人有春秋時的智伯、漢代的零陵郡太守智思、唐代的騎都尉智淵、宋代的禦史大夫智尊、元明時期的大將軍、元明時期的秀才、國子監的編修、民國時期的教育家智誠等。有開國少將智勝元,福建省委書記智世昌,第五代導演雷枝。